药店回归直营扩张?
工商合作,共建健康商业模式已成为上下游的共识。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等,双方在合作中还存在掣肘。工业希望准确了解连锁药店的直营力,以保证品种上量。连锁药店则希望客观地了解到OTC品种在终端的真实销售情况。双方急切需要一个平台为他们提供这些信息。而“中国药店经营2010排行榜”的主办方正是希望藉此榜单,为上下游打造共享信息的崭新平台。
最近,重庆市636家零售药店关门退市。据了解,退市的636家药店,绝大多数是加盟店。它们之前多为经营状况不太好的单体店,加盟较大型的零售连锁店后,因自身运作不善等原因,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收益而选择退市。
事实上,加盟店退市的新闻在业内已不鲜见。今年上半年,武汉也有81家零售药店加盟店关门退市;在河南,该省药监部门近年来一直在整顿“连而不锁”的情况,要求连锁100%统一配送,2007年、2008年共计有近2000家加盟店从连锁剥离,变成单体店,于是该省已有“加盟时代即将过去”的呼声。
相比庞大的医药市场,国内医药零售领域的集中度还很低,仅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因此,规模竞争、业态整合、优胜劣汰仍是市场主流,而相对一些区域市场里加盟药店出现“退市”的现象,我们更关注整个中国连锁药店圈已到集体回归直营之时。
硬扩张:回归直营
不久前,就在本报记者对“中国药店经营2010排行榜”进行数据收集时了解到,西安怡康连锁目前有260家直营门店和140多家加盟店,而该企业正在对加盟店进行“回购”。“到今年年底,西安怡康的所有门店都是直营店。”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事实上,对加盟店做减法、选择直营扩张是今年药店发展的主流。据云南鸿翔一心堂的数据显示, 2010年上半年,一心堂新增门店150家,其药店数量已经达到1280家,门店增长速度堪称全国连锁药店之最。
在云南排名第二的健之佳,也一直没有放弃直营店的扩张。截至今年上半年,其零售连锁分店已达600家。
在竞争激烈的南京区域市场中,许多知名连锁企业,也都在大举发展直营门店。加盟店要么接受连锁店收编,要么被淘汰出局,竞争力无从谈起。
话语权:直营力说话
作为连锁的不同形式,直营和加盟本没有高低之分。在企业发展初期,以吸纳加盟店的方式进行扩张,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然而,随着企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直营就显得更省心、更稳妥。
在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的大趋势下,不少连锁企业逐渐对“加盟店模式”发挥的实质作用持保留意见,在企业看来,与其让连锁总部花大力气与加盟店创造“共同价值”,不如精耕细作于直营店的经营。在采访中,不少上游厂家代表也认为,拥有多少直营店,是连锁企业有多少话语权的最直接体现。为此,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连锁药店委员会主任委员徐郁平表示, “中国药店经营2010排行榜”是连锁真正实力的展示,对于上下游了解到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进而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意义重大。
正因为如此,从整个产业链来考察“直营力”势在必行。而对于连锁和工业而言,直营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连锁总部对旗下连锁门店的把控能力。随着连锁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提升,对门店的把控能力更多体现在直营门店上。因此,连锁药店需要关注“直营力”;另一方面,上游企业考察终端渠道的话语权,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在直营门店数量以及直营门店对OTC品种的推广能力上。因此,从工商合作的话语权来看,连锁企业也必须加强“直营力”。
未来:规模为王,直营取胜
回顾近几年各类排行榜,单从名次上看,在药品零售行业占主导地位的仍是非国有资本。而今年以来,众多药品零售企业背后的国有股份都正在 “被优化”,国有背景的连锁开始发力。
今年上半年,新上药登场后,华氏大药房这个平台上的零售整合依然让人关注。2009年上半年,华氏大药房上海本地直营店增至578家(全国范围内有1130家),成为上海地区的门店数量老大。而今年,国药控股旗下的连锁门店也在各地开花,上半年在进军重庆后又成功进驻贵阳,正向千店目标进发。重庆两大国有资本背景的和平、桐君阁也在悄然拓展直营店,收缩加盟战线。
可以说,长期以来,或许是药品零售市场尚未达到一定规模,大型国有资本和外来资本对药品零售板块一直缺乏足够的兴趣。而今天,国有资本依靠强大的资金力量正在奋力直追,同时风投基金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些现象都预示着,未来的药店竞争在资本力量的主导下,将是规模为王,直营取胜。
(医药经济报 黄丽丘)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