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日期代替生产日期 海口超市食品令人忧
海口超市一些食品“不清不楚”令人忧
开栏的话:
超市是人们日常消费购物的重要场所之一,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外资企业超市进入海口市场,超市在市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超市在为人们提供齐全、低廉的商品,舒适的购物环境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从关注超市食品安全卫生、价格、促销手段、购物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扫描”超市中存在不足的地方,以期引起社会、相关部门关注和重视,不断改进,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商品和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
这几年随着海口市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在超市选购食品越来越频繁,超市食品卫生问题与市民的健康也越来越息息相关。海南日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目前海口超市自制食品、散装食品等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地方,包括超市散装食品生产日期不详、自制食品添加剂随意标示、熟食存在卫生隐患等问题令人忧心。散装食品“生日”不详
“在超市里买的食品为什么只有包装日期,而没有生产日期呢?”今天上午,在海口明珠路一家超市买了一包散装橄榄的市民赵女士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海口很多超市散装食品很难觅到“出生证”。
记者今天在走访中发现,超市对待散装食品生产日期的态度,就像女士对待自己年龄,不愿清楚示人,甚至有将包装日期代替生产日期的情况。
在海口一家大型超市,散装的各种休闲食品如话梅、山楂等盛放在一个个食品罐内。记者挑了几种过秤后一看,打过包装的食品标签上只显示“包装日期”,而没有生产日期。记者询问超市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说不清楚这些散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只说一直都是这么标注的。
另一家超市,冷柜内的各种冷冻牛肉片、羊肉片、牛T骨等只有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连包装日期也不标注,让人无法知道这些食品的“生日”。在面包销售专柜,记者看到,柜台上销售的面包等食品张贴的标签中生产日期一栏标明的是“当天”。
记者从省工商部门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同时,《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要求由经营者重新分装的食品,其标签应按原生产者的产品标志真实标注,严禁更改原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自制食品配料标注遮遮掩掩
近期,媒体曝光了上海部分超市销售“毒馒头”事件,引起人们对超市自制食品的极大关注。记者采访发现,海口超市里虽然没有看到被曝光的“毒馒头”,但超市内自制的食品如馒头、烤鸡、糕点等食品究竟使用了哪些添加剂,超市多数是只字不提,这些不标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让人吃着不踏实。
在海口一家大型超市,超市自制的各式蛋糕让人垂涎三尺。记者注意到,几款蛋糕上的点缀物颜色特别新鲜,但这些色彩新鲜的蛋糕配料表中却没有标注使用了哪些色素,配料表中只是简单地写着面粉、鸡蛋、糖、油等。超市内自制的卤味凤爪、猪脚等配料表一栏中,也只简单地写明调味料等,具体调味料包含哪些并没有明示。
记者从省质监部门了解到,根据我国《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要求: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显然,部分超市自制食品标识的“不清不楚”并不合理。自制熟食卫生存在隐患
香味扑鼻的烤卤、五花八门的糕点、可口美味的各类凉菜……这些自制的熟食已经成为各大超市生鲜区的特色,但是一些超市在熟食的贮存和销售中,却存在着不少卫生隐患。
在海口一家大型超市,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没有设防尘设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记者今天在该超市看到,有两位消费者正在选购散装的卤味凤爪,两人边交谈边挑选凤爪,唾沫乱溅。有一位大妈在挑选散装猪脚时竟然用手捏了捏,还不停地翻看,而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则对这位大妈的“小动作”视而不见。
超市自制的面包、糕点虽然有防尘设备,但一些市民买完后并没有将防尘设备盖上,旁边的超市工作人员同样让这些直接入口的面包制品直接暴露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
记者了解到,商务部《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早有明确规定,制作好的凉菜应在4小时内销售完毕,并用明确指示牌告知消费者选购后尽快食用。这是因为凉菜是最容易滋生细菌并腐烂的。但记者下午走访几家超市时,均被告知凉菜制作于早晨,已经远远超过4小时。多数超市工作人员认为凉菜售卖期只要不超过一天就好。而消费者却认为,超市应该明确告知凉菜的出锅时间,便于消费者斟酌。
(南国都市报 记者程娇)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