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连锁百强6大看点 销售十年首现下滑
从2010年1.66万亿元缩水至2011年1.65万亿,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自2000年统计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5月7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正式公布了姗姗来迟的“2011中国连锁百强”数据。
“今年的连锁百强统计工作更追求统计口径的严谨,力求数据更具可比性,另外还首次同期推出了不同业态的行业基准,这些都延缓了2011年度连锁百强数据的发布。”对于本次连锁百强数据发布的推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如此解释。
与往年百强排名的波澜不惊不同,除了百强总体销售规模的缩水外,百联集团重夺首席,国美、苏宁首次同居老二,大商、徽商退出前十,物美、百胜补缺,永辉、步步高、翠微百货、超市发、红旗连锁等增势强劲,“挤水”后的2011年度百强排位变化明显。
“不可否认,统计口径的变化是百强销售规模缩水的直接原因,但中国零售业以门店规模取胜的传统增长模式也面临着亟需改变的状况,挖掘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新增长点,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新课题。”郭戈平告诉记者。
统计难度在加大
以地产、生产资料销售、批发业务为典型等非零售业务在今年首次被排除在企业销售规模的排名统计中,这也在客观上加大了相当一部分以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准确销售数据的获取难度。
如此,百联集百团以1182亿元的销售规模,再次占据2011年度百强榜首。苏宁、国美销售规模双双较2010年缩水400多亿元至1100亿元,并列同居老二。
新的统计口径下,使得在2010年百强中以861.58亿元名列第四的大商集团不得不接受以上市公司的356亿元销售为准、第11位的连锁百强排位现实,这也是其首次滑出前10;在剔除生产资料销售外,安徽徽商集团在本次排名中下滑更为明显,该集团仅以150余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列第34,这也使其从2010年405亿元销售、排名第8中下滑了26位。
取而代之的是在2010年百强位列第11、14的物美、百胜,两者双双进入前10,百胜以434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列第8,物美控股以410亿挤到第10。
在今年发布的百强报告中显示,在本次数据统计口径上,上市公司销售按含税计算,企业内部配送业务的营收也不再重复计算,加盟店销售超过销售规模50%的企业不在连锁百强中排名,比如生产资料的销售、商业地产业务、批发等。
另外,百强发布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也坦承,“连锁百强”仍有待继续完善,也需要行业的支持与监督。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上报的初始数据中有较大水分,这一度使百强销售规模达到2万亿元,而最后公布的1.65万亿的销售规模,是在挤出近2成“水分”后得到的更为接近客观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连锁集团内的多元化经营现象越来越普遍,直营与加盟、上市与非上市、多法人主体运营等都增加了百强数据统计难度。”郭戈平表示,为了核实一些企业提供的数据真实性,今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还邀请了麦肯锡、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等企业的专家参与,尤其对于数据出入较大的企业,工作人员甚至直接到企业的上游供应链条环节进行调查核实。
行业增长现隐忧
与整体销售规模的缩水相反,连锁百强中的外资企业整体销售规模超过0.39万亿元,较2010年同一数据0.304万亿元,增长了900亿元;在百强企业中的占比也从2010年的18.3%跃升至23.6%。
然而,单纯的数据增长并不能掩盖外资企业发展中的单店经营绩效乏力。
这一点,可以从以单店绩效冠军大润发的发展看出来。百强数据显示,2011年,大润发在净增42家门店的基础上,销售规模从502亿元增长至615.6亿元。但其单店年均销售却呈负增长,由2010年3.5亿元的单店绩效降至2011年的3.3亿元。
卜蜂莲花的发展则更不乐观,单从市场规模来讲,近年来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在百强数据统计中,门店数从74家减少至52家,销售规模从136亿下滑至100亿元。
家乐福2011年度新开门店25家,销售增长30亿元,沃尔玛开店50家,销售增长30亿;好又多从2010年165亿元下滑至2011年130亿元,门店减少5家。
欧尚超市、易买得、百盛商业、新世界百货的情况则更为糟糕。百强数据显示,在增加4家门店的基础上,其销售规模却从135亿元下滑至126.9亿元;易买得从27家减少到16家,销售规模从40亿下滑至24亿元;百盛商业2010年销售165.6亿元,2011年在新开5家门店的基础上则降为164亿元;新世界百货2010年179亿元,2011增加2店的基础上销售降至155亿元。
与外资企业相比,本土企业中除了永辉超市、步步高、物美等少数企业通过快速布局实现增长外,大多数企业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
以三江购物为例,其2010年度门店数为146家门店,销售规模不足53.6亿元;2011年百强统计数据显示,其门店数在增长5家的基础上销售规模仅增长至56.7亿元。
其他企业的单店绩效增长,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以在2011年度发展相对较好的企业为例,永辉超市在2010年销售为159.8亿元,2011年增长至203.8亿元;翠微百货2010年销售43亿元,2011年为54亿元;红旗连锁近两年同一数据分别为54.4亿、66.2亿元。
百强报告中指出,当前各个业态尤其是超市、百货企业都在寻求差异化发展,来源于成本上升、客单价下滑、销售增幅减缓的压力明显提升;企业开始越来越多的发展高端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电子商务等细分业态。
需求应为新动力
百强数据显示,按新的统计口径计算,2011年连锁企业销售虽然获得稳步增长,但企业更多程度上还是依赖门店规模的扩大来提升销售。
但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差异化经营、业态的细分来应对目前由于成本上升和销售增幅减缓的压力。在三四线市场发展高端超市、便利店、专卖店、 网络零售、购物中心等业态成为企业开辟的新增长点。但同时,零售企业还面临着客单价下滑的态势。
对此,郭戈平认为,这表明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多年来,企业的发展都是被动式的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带来的门店规模的扩张;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现在企业开始向主动发展转变,而这种变化更多是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带来的。
“城镇化步伐加快、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消费重要力量、中产阶层数量的扩大,都要求企业有适合的应对策略。”郭戈平表示,同时这也意味着企业应该重视通过提升单店绩效来寻求新的增长点。
郭戈平还以超市发双榆树店为例,说明了抓住消费者需求对销售的重要性。2011年,超市发通过近两个月时间的闭店升级改造,使得这家“老店”重新焕发了新的增长点。“他们在对周边商圈需求进行调研后,果断地调整了卖场布局与商品品类,同时在购物环境上更注重了人性化、现代化的设计。这一举措不仅没有使超市发双榆树店的年销售额受影响,而且还增长了近30%。”
源于此,2011年的连锁百强发布的同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还根据不同业态典型店铺样本的情况,首次推出了《2011连锁零售企业主要业态门店基准情况表》。此前,基准情况表只是在企业内部发布,这是首次对外界公开。
郭戈平认为,由于门店所处位置、经营定位、商品组合等方面的差异,基准指标虽不能完全反映各业态门店的实际水平,但对行业和企业来说,还是具有参考标杆性价值。
2011百强6大企业看点
1. 最稳固的外资企业
从2008年到2011年,沃尔玛在连锁百强排名均是第9。我们可以理解为巧合,也可以看作是沃尔玛的不动声色,但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解读为这是沃尔玛在华稳健发展的一种战略。
从百强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沃尔玛在门店数量上早已成为外资企业的第一,甚至连内资企业在内,沃尔玛在大型门店的数量规模上已不输于任何一家企业。另外,加上沃尔玛购得的好又多近百家门店,这家跨国巨头事实上已完成了在华市场的首轮布局。
然而,这一切潜在的优势都被沃尔玛不进不退的排名淡化了,这或许也是其追求“以静制动”求未来的战略吧。
2. 最稳定的退步企业
卜蜂莲花,虽经易名,但依然不能遮掩其近几年来在华的颓势。从2008年连锁百强榜到新出炉的2011年百强榜,这家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主营零售企业排名依次为25,29,34,52。
实际上,卜蜂莲花在2007年开始启用新名后,就已经开始了重振在华业务的新战略。百店计划数次提及,然而至今依然只是目标。生活站、高端店、购物中心、标准店,为了弥补其大卖场业务在华的劣势,可谓是数措并举。
2012年来了,陈耀昌也来了。业界能否在一年后的2012年连锁百强榜单上,发现一个卜蜂莲花逆转的亮点呢?
3.成长最快的企业
曾被誉为“生鲜王”的福建永辉超市,如今已远不能再涵盖这家内资企业的优势了。2010年上市起来,永辉超市明显转入了全国布局的快行线。
从2010年度156家门店销售159亿元,到2011年204家门店203亿元的销售规模,永辉超市的增长的远远不是财务数据,更重要的是战略性成长。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永辉超市快速实现了从福建、重庆、北京三大市场向安徽、河南、河北、东北、四川等全国市场发展的跨越。
值得注意的是,此间永辉超市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生鲜致胜了,在服装、酒类、化妆品类等商品领域的经营突破,为其持续发力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根基。
4.“失而复得”的百联集团
对百联集团来讲,2011年度百强榜公布绝对是个好消息。在阔别榜首多年后,化零为整的百联集团终以1182亿元的销售规模登顶。
除了新的统计口径让苏宁、国美在百强榜上式微外,百联集团在2011年成功完成内部的业务整合,重新打造了以友谊股份为零售业务的主要平台不无关系。
另外,在巩固其传统业态有是基础上,百联集团果断收缩了旗下标超业务,转而加码药妆店、便利店等业态的发展。这些改变,但愿能够为百联集团的业务增长找到新的突破点。
5.“缩水”的苏宁、国美
从2010年1500多亿元的销售规模,骤降至1100亿元,新的统计口径成全了百联,却“牺牲”了家电两巨头占据头把交椅的机会。好在,百强的统计口径对这两位连锁家电业的领军企业是公平的。
其实,百强榜首的旁落也不失是给这些霸主级企业提了醒,再优秀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短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家电零售业2011年的发展态势。京东商城的不断膨胀,一直让苏宁、国美在网购市场迟迟不能实现预期发展。
6.“委屈”的大商集团
从2010年排名第四、年销862亿元到本次连锁百强以356亿元的销售滑至第11位,相信这样的排名不会让大商集团高兴起来。
356亿元仅是大商集团上市部分业务的销售,而对于非上市部分并未被列入本次统计当中。相信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其他企业的销售规模都是涵盖为上市部分业务的,这对于大商集团来讲显然是以局部应对全局。
据了解,百强公布方是经过多次与大商集团沟通,但对方仍不倾向将2011年度集团整体销售规模透露的。
连锁百强怎么看
虽比往年晚了一个多月,但百强的公布依然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
没有了销售规模、门店数的同比增长,没有了往年百强数据详尽的分析,但百强数据的发布依然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每年给行业送上的一份营养大餐。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2011年度百强企业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现了哪些新面孔?哪些老面孔又不在了?哪些企业成为年度行业发展的亮点?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关注、学习它们?
作为行业媒体,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与行业一起,来思考、挖掘、分析和回答好这些一年一度的课题。笔者相信,做好这些也是百强数据在帮助企业了解行业现状、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的价值体现。
值得注意的第一点,是今年百强在统计口径上的改变,这样更有助于百强企业站在同一个标准、一个平台上去“比剑”,也是今年连锁百强的一大亮点。
其实,在几日前百强数据公布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郭戈平会长就表示了,对于2011年度百强数据的统计,他们从人力、物力方面都付出了比往年更大的力度,目的就是力求在新的统计口径下追求数据的真实、准确。
本次百强数据的另一大亮点,当属第一次公开推出零售各业态门店基准情况表。但笔者以为,此举的最大意义还不在于表格本身的参考数据,而在于提醒了我们零售企业应该切实以科学的、系统的、指标化的理念去经营门店。
以大型超市为例,企业并不是要追求各项经营指标与此表中的各项数据一致,而是要力求各项指标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配比。其指导性、参考性价值远胜于其数据本身的价值。
实际上,为了更准确的反映行业实际情况,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几次对今年的“连锁百强”统计工作进行了专题讨论,最后才通过了“虽难度加大,但还是要继续发布”的决定。
然而,由于采取了新的统计口径,使本次百强数据无法与上一年数据进行同比;也有企业和专家建议,百强榜单中如果能统计到企业的盈利数据就更好了。关于这些,也正如郭戈平会长的坦诚:“连锁百强”数据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这更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配合与监督。
虽说操作起来确有难度,也算是业界对此的期许和目前还无法弥补的遗憾吧。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记者 刘朝龙)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