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对手 苏宁“线上线下协同”战略遭疑
资本冷静了,但电商市场的竞争却疯狂了。
8月8日,在苏宁易购召开的半年营销战略发布会上,苏宁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直接向对手“开火”,京东商城用低价拉动销售来吸引投资者的经营模式不是营销,而是“传销”。
在谈到苏宁易购如何在下半年狂飙150亿的销售目标时,苏宁易购祭出了“品类攻略、服务攻略、地区攻略”,并称,如果下半年销售能达到季度递增70%的环比增长水平的话,年销200亿的销售目标可确保。
一方面是苏宁易购对于强敌京东商城经营模式的质疑,另一方面,自身能否在下半年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以及三大战略实现年度销售目标这一问题上,苏宁易购得到的同样是行业的质疑。
豪赌电商
7月31日,苏宁电器发布上半年业绩快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1.91亿元,同比增长6.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4亿元,同比下滑29.49%;基本每股收益0.2494元。
净利润下滑同时,苏宁传统的线下门店经营也显示些许疲软。快报显示,报告期内,苏宁在内地新进地级市8个,新开连锁店79家,期内置换/关闭连锁店74家,门店总数净增5家。境外市场门店布局也有调整,在香港地区置换/关闭连锁店2家;在日本市场新开店1家。
截至6月底,苏宁在内地已进入264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1689家,在香港地区拥有连锁店28家,在日本市场拥有连锁店11家,共计拥有连锁店1728家。
在保证传统业务的规模优势情况下,苏宁将资本豪赌在了易购的发展上。
7月,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将个人股权质押,向弘毅融资47亿元。记者了解到,弘毅决定投资苏宁关键因素不是易购本身,而是看中了苏宁千亿元的线下销售收入、1900家店、能够配送1500亿元的实体规模。
家电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门店置换、关闭或是苏宁优化线下业务的具体表现,是对规模布局战时期遗留问题的清理,而目前苏宁的业务结构也到了调整的关键期,一则是梳理线下门店布局,加速渠道下沉。二则是推动零售业务向线上迁移。
除了对自身业务结构的调整外,行业发展的趋势也使苏宁将更多的资本押在了电商的发展上。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3C及家电类网上交易规模达到1870亿元,相当于苏宁电器当年主营收入的两倍。
正因如此,苏宁此前更是提出了到2020年,线上营收要达3000亿元的目标。但是,现实还是浇了苏宁易购一盆冷水。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宁易购营收为52.8亿元,仅为年销200亿目标的1/4。
柯达之鉴
对于在下半年如何完成剩下的150亿元销售任务,苏宁易购选择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来高调推出应对之策。
“苏宁这是在革自己的命,直击左右手互搏的要害。” 对于苏宁“将在北京率先试水线上线下协同模式,3C品类将首先实现门店和网络同价促销”的这一尝试,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认为。
“线上线下同价最多只能在某些品类上在特定的区域进行尝试,而不可能在苏宁集团整体业务上形成统一的经营模式。”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两线协同在具体执行效果上只能是杯水车薪,不可能解决苏宁易购的发展之渴。
面临电商对传统连锁零售业务的价格优势,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商只能尝试通过自身规模优势向供应商施压,来博得企业的利润空间。
对此,新七天电器CEO左英杰认为,失去绝对价格优势的传统家电连锁商希望用“同价”的方式,倒逼供应商。左英杰举例说,假设进货价1000元的手机,门店要卖到1200元,其线上只能卖1050元,和京东保持差不多的价格。线上线下协同后,统一销售价为1050元,刨去成本后,实体店将无利润可言。
“苏宁尝试两线同价的目的就是要倒逼供应商,要求调高京东的售价,比如调高到1100元。但供应商愿不愿意这么做,就要看苏宁的掌控力和话语权了。”左英杰表示。
而为了支撑电商业务,苏宁的物流平台建设也一直在加码。苏宁上半年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苏盐城物流中心投入使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计投入使用物流中心9家,已进入施工阶段9家,另完成签约储备28家。
而实际上,随着苏宁易购成为传统零售商涉足电商的典型“代表”,对于苏宁未来经营模式、业务重心的发展,行业也提出了担忧。
苏宁会成为另外一个柯达吗?当年,柯达担心数码业务会抢食了其胶卷生意,左右互搏,最终因为战略的摇摆而一落千丈。如今,苏宁的线上线下如何权衡?显然,这些问题也是摆在苏宁集团面前的现实问题。
(中国商报 超市周刊 记者刘朝龙)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