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制表王国一家独大 日本德国品牌崛起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结婚时能有“老四件”嫁妆: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其中尤以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国产手表,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然而,时过境迁,曾经承载几代人集体记忆的上海牌、北京牌、海鸥等国产手表品牌大多已经默默无闻,目前,国际品牌已吞噬了整个国内手表市场。瑞士钟表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瑞士出口手表的平均单价为685美元,而中国却只有区区2美元。
虽然瑞士制表业独霸世界由来已久,但后起之秀的德系、日系手表依旧找到了突破蹊径。
日本电子手表撬动“钟表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全世界90%的手表都产自瑞士。然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格局发生了罕有的变化:瑞士手表产量明显下滑,从业人员也从8万减少到5万。其中1978年间,瑞士就关闭了172家手表厂。
究竟是什么力量撬动了瑞士制表王国?日本电子工业崛起后,认清了瑞士精密机械工业的绝对优势,日本制表业决定掉转方向,加速将电子工业的优势运用到手表制造中。
经过一番秘密研发,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新型的以石英震荡为时源、以微型电子为动源的电子手表开始大规模地投放国际市场。彼时在精工舍公司的率领之下,西铁城(Citizen)和卡西欧(Casio)等日本公司紧随其后,发起了争夺市场份额的迅猛攻势。
除了充分发挥电子手表固有的优势,如误差只有机械表的六十分之一,防潮、防震效果更佳之外,日本公司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效的营销攻势:迅速降低产品价格,在电子表的加工技术和外形设计上极力赶超瑞士高档手表,并通过大量电视、杂志等多种媒体广为宣传。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钟表生产国。
在日本石英表的冲击之下,瑞士制表业开始打起了艰难的卫冕之战。上世纪70年代后期,瑞士手表业爆发石英机芯革命,整个产业经历了痛苦的调整期,从过去对石英表的轻视到加强对电子表的发展;并将中低档手表的生产及装配转移到生产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仅在本土生产高档手表;此外,瑞士在加速电子表标准化的同时,在品种和花色的多样性上也下足了功夫,并且加强营销宣传。到上世纪90年代初,瑞士才重新夺回市场老大的地位。
德国品牌复兴
如果说日本手表业的崛起是因为洞见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先发制人,那德国手表业又是如何崛起的?
永俊表业负责人潘俊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德国表在中国市场有上升的趋势,据我观察,去年8月到10月,中国市场上德国手表的销售数量超过瑞士手表的三分之一。”
潘俊分析:“德国品牌的手表功能性很稳定,德国制表业在技术上也是可圈可点,在功能稳定的同时,价格方面又比瑞士品牌能让消费者接受得起,而且讲究审美的德国人对手表外形的设计也符合中国人的要求,如圆形表壳的流线型、方形表壳的立体感等,此外德国品牌的售后服务也做得比较好。”
早在15世纪时,德国的制表业就蓬勃发展,但二战的烽火让德国精密手表制造几乎荡然无存,直到柏林墙倒塌之后才开始渐渐复苏。上世纪90年代朗格(A.Lange&Sohne)等品牌的回归可谓是德国钟表复兴的标志。
在《精品购物指南》钟表主编康威凯看来,朗格的复兴更多的是资本的复兴,来自瑞士手表品牌的资本支持使得德国品牌在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与瑞士制表不一样的道路。
中国的手表老牌加上资本的复兴也能成功吗?潘俊认为:“每一个手表品牌的成功都不能借鉴,因为都是一步步的传承和创新累积的,中国的品牌没有延续性,因而没有传承的概念,也就没有工艺的积累和创新。”
“除了资本之外,中国品牌的崛起还需要技术与心智,瑞士的基础零件加工比中国领先30年,而瑞士手表如此成功还在于他们真正热爱制表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来做。”康威凯补充说,“制表是用技术手段来表达对人文、环境的理解,中国制表只是纯粹地造表,创新性不够,且没有一套长远的战略规划,营销能力也不够。”
相比瑞士手表出口的平均单价685美元和德国的100多美元,中国手表的2美元实在尴尬。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国际手表的成功与国家品牌的大力推广也不无关系,中国的廉价制造形象与瑞士的创意和知识、德国的高价值技术相去甚远。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郑爽)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