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探访苏果超市门店质量安全控制系统

来源: 联商网 2013-03-12 09:35

  联商网消息:杜衍是苏果黄金海岸购物广场的一名质量管理员,负责门店现场商品质量安全检查和管理是她每天的工作内容。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烘焙间查看当天的各项安全记录,有灭蝇灯清洗记录、热加工记录、销售记录、裱花间消毒记录。“每天例行检查的食品安全项目有五大项,一百多个小项,”她告诉记者。

  热加工记录可追溯到具体生产人员

  在面包烘焙后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身穿整洁的工作服,佩戴着口罩和专用手套在操作台忙碌着。杜衍告诉记者,门店烘焙产品是由现场人员直接操作,除了要保证后场的干净清洁之外,还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比如热加工记录是对每个环节的操作人进行记录,一旦发生问题可追溯具体人。“因为不同产品有不同的保质期,所以会有专人每隔6个小时对门店陈列的面包、糕点、蛋糕进行一次保质期检查,结果记录在销售记录本上。一般来说,对于临近保质期的,我们会打折销售,过了保质期的就下架销毁。”杜衍介绍。

  在杜衍的带领下,记者依次参观了生、熟加工间、清洗间等后场工作间,在生加工间,杜衍又检查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我们使用的添加剂是食品工艺中最基本的,也是国标中允许使用的,比如泡打粉、苏打粉等几种,用量精确到0.1克,这类东西也有专人保管,对存放位置也有要求,以免被混淆使用。”

  收货区要给冷链商品量“体温”

  收货区是冷链商品进入门店的第一道安检。在这里所有冷链商品都要经过温度测量后才能放行。“完成这项工作用的是红外测温仪,能快速读出车厢内温度和商品温度,比如冷冻食品要在零下18度以下,普通冷藏食品要在5度以下,非冷冻的肉类要在10度以下,按照这个标准测量后,不符合的将不予收货,为了便于追溯,每一笔进退货都有详细登记。

  杜衍还告诉记者,自前几年“瘦肉精”事件出来之后,国家对肉类的准入增加了一项“尿检”项目,也就是看是否含有瘦肉精。目前,所有进场的肉类,都要随车提供由国家相关部门核发的“票证”,其中包括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瘦肉精检验合格证,非疫区证明,有了这些证,就不可能让假猪肉、假牛肉等问题肉品混入门店。“公司目前实行的是中央采购制,对所有供应商实行严格的索证索票制度,有了国家相关质检、工商等部核发的有效证件,才能进入零售终端。”苏果质量管理部副执行总监田海峰告诉记者。

  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为加强动态监测,门店质管员还要每天对商品进行检查保质期,和感官检查,看商品是否有过期,胀袋、破损、外包装不洁等情况,及时下架处理。“以奶类为例,冷藏奶对温度和保质期的要求比较高,每截冷柜都有专人负责进行每天例行检查三次,并填写监督卡。有些顾客在挑选商品时随意性较大,不需要的商品不能及时放回原处,超出了红色冷风线外,就容易因温度不达标而变质。所以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及时整理商品排面,把商品归位。”杜衍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门店客服会把当天接到的质量客诉记录下来,通过内部系统上传总部,和其他门店共享。如果是偶发性问题,按常规客诉处理流程,如果多个门店出现同一问题,公司会立刻通知供应商,对该批次产品全部进行紧急下架。这也是公司对于食品安全的实时、动态监测过程。杜衍告诉记者。

  做好食品安全需要各方协同

  苏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组织保障制度,总部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和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在各门店建立驻店质量管理员,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监督控制网络。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每年还组织五万名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大考,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食品安全是社会问题,涵盖方方面面,从生产、加工、质检、运输,流通、销售,涉及上游生产商、供应商、政府部门、零售终端等各个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作为零售商,我们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但要想真正做好,必须靠政府监管部门、上游供应商、零售终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的提高、监管体系的完善等。”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