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美餐饮O2O反思:国内过分强调“优惠”
本期《天下网商经理人》做了一个餐饮O2O的专题,分别对Groupon、Yelp、Opentable做了研究和梳理。
这三个模式对应到中国,前两个都有对应的公司:美团对应Groupon、大众点评对应Yelp。Opentable谁对应呢?你会说,大众点评、美团也在充当部分Opentable的功能啊!但仔细思考下,真正对应Opentable的是另一拨产品:饿了么、淘点点!
美国的三个餐饮网站发展,各自都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和业务界限、不轻易把触角伸入对方的领地。比如Yelp,一直在点评这块精耕细作,到现在仍没有涉足团购业务;Opentable则专注订餐业务,靠收取商家的订餐佣金、收取餐厅管理软件的月租费等,至今没有涉足点评和团购业务。
而中国的餐饮O2O,每个公司的模式,竟然都囊括了美国三个网站的业务!比如美团,从交易环节切入,也兼具点评功能。现在你在美团上,也可以看到他人对一个餐馆的评价;大众点评以信息点评切入,团购业务早就展开。并且,大众点评已经开通了餐馆预定业务。
其实,不管是大众点评还是美团,最初的实物交易也好、信息点评也罢。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媒体平台。也就是说,你每天在美团上看到的所有团购信息,不过商家的广告而已!只是原来商家需要把这些打折信息发布到本地的都市报、电视台上,现在转移到了美团、大众点评上!商家原本花出去的是广告费,现在则是把广告费变成了回馈消费者的折扣。
商业模式的“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背后是用户群体成熟度上、商家的巨大差异。首先是用户,在订餐这件事情上,中国的用户成熟度要弱于美国。所以,像淘点点这样的订餐平台,要不断的用优惠“刺激”消费者,才能吸引到用户。而美国的Opentable,则是消费者每次预定,可以获得100点积分,兑换1美金,如果连续12个月未有订单消费,积分作废!相对理性。
其次是商家,中国的很多商户热衷于参加美团、大众点评的团购,因为参加团购可以为门店带来人流量。如果服务好了,这些新客可能逐渐会产生二次购买。但事实是,商户对团购容易产生团购依赖,团购一停,人流突然减半;而不停团购,毛利又有很大的损失,赚量不赚钱。
对比中美餐饮O2O,该反思的是:美国的网站更加聚焦和专业,中国的订餐O2O,“优惠”的口号贯穿始终!并不是说优惠都是坏处,而是不计成本、投资回报率的优惠,并没有持续性可言。这方面,Opentable做得就比较好,其服务的餐厅人均消费42.5美元,而餐厅服务消费者的的可变成本只有35%,相当于为餐厅增加了28美元的毛利润。对于餐厅来说,Opentable是一个回报率良好的平台。
而Yelp在点评上的功夫,做的更为细致。Yelp排名靠前的评论,写的一般比较长,这种长且详细的评论,对商家的意义极大。并且,Yelp鼓励商家对点评进行回应、和用户互动。而美团、大众点评的评论,基本都是单向的,只有用户在说,很少有商家的声音。
对比中美餐饮O2O,不是为了批判本土模式,而是已经把Groupon、Yelp、Opentable三种模式融为一体的中国餐饮O2O,能否进一步精细化运作?除了强调“优惠”,能否多一些其他吸引用户的方式方法?
(天下网商 王海天)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