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苏宁孙为民:一家互联网零售商的谋略
从不被看好的红孩子、PPTV两宗大型并购,到半年报亏损,再至京东、国美等一干商业“伙伴”间的关系,关于苏宁,你还想了解什么?孙为民有问必答。
能将一双皮鞋爱护12年还宛如新品的男人,他会向外界传递出怎样一种信号?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在接受《投资时报》记者专访时,在8月闷热的南京城,在比邻中山陵这一风水宝地的徐庄总部,不经意间释放出了自己工作承压之外的另一面。
从上午10点直至下午2点半,长达四个半小时的面对面里,孙为民已尽最大可能向我们解释苏宁在路径选择时,面对的真实境况以及未来设立目标的合理性。他并不避讳提及,内部的人在转型过程中也很痛苦。而这种痛苦,近期无疑被加剧。
刚披露的半年报显示,苏宁业绩亏损7.49亿,舆论及投资界一时哗然。为何会有如此大的亏损?为何美国资本市场能包容京东的亏损,而国内投资者对苏宁的容忍度却很低?苏宁究竟如何给自己定位?苏宁究竟如何看待商业“伙伴”的竞合关系?
“面临不同资本市场的竞争,既不能偏激也不能保守,拿捏好很难。”这是孙为民对当下苏宁生态的叹言。
半年报亏损的解读
半年报的亏损,除了毛利率下降、成本上升,更重要的因素是转型中的超前投入。孙为民坦言理解外界的困惑,他们尊重投资者,也尊重社会评价,但并不会迎合。苏宁要遵守的,一是对顾客和消费者永恒的迎合、尊重;二是始终不违背零售本质
《投资时报》:今年是苏宁上市十周年,也是苏宁诞生24年的本命年,但作为苏宁的投资者,面对半年报亏损的业绩,恐怕很难唱“生日快乐歌”,你如何看待投资者目前的焦灼心态?亏损点主要在哪里?
孙为民:为什么做了十年,到今年上半年会出现亏损?这肯定是让大家感觉很突兀的。其实,这个问题恰恰是我们要分析的,无非是三方面原因。
第一,作为零售业,也不光是零售业,中国所有行业这几年,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每个企业自身运营的成本都相对提高不少,其中包括人力成本、房地产租金上升带动的成本。对我们来讲,同样身处这一趋势。
第二,苏宁从传统零售到互联网零售的转型过程中,从过去的线下竞争到线上竞争,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方位竞争,客观上,在如此高度竞争的时代里,毛利率水平也出现了下降。
《投资时报》:降幅有多大?
孙为民:我们毛利率下降了约4个点。4个点,就意味着几乎是40个亿。其实我们各项费率控制还算做的不错,但单个绝对值没有降低。更细一点讲,比如人工这一块,最近几年苏宁伴随着转型,在人员招聘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招的都是大学硕士以及更高一级。除了人工,还有一个上涨较多的是租金。现在苏宁在全国有将近1600个店面,租金上涨了约1个点。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这几年中国的商业地产、地租价格是直线上升的,为什么我们只增加了1%的成本?这涉及几个层面,从我们自身来讲,有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就是对租售点不合适、不合理的店面我们本身有转租,或是降租,或是调整关闭。我们有一套内部机制存在。
《投资时报》:你刚才对半年报亏损做了分析,原因分别是毛利率下降、成本上升,听上去,这都不是最主要因素,第三个因素是什么?
孙为民:最主要的因素,是苏宁在转型过程中的超前投入,可分三个方面看:
其一是资源的超前投入。整个转型过程中,尤其是吸纳科技型、技术性人员,包括在南京总部,在北京、上海、美国设置研发机构,都是超前投入的过程。而且,不是说人力资源投入立马就有结果和效果,你做一千亿,是这些人给你创造,做两千亿,仍然是这些人给你做。人力资源的超前投入,是转型必需付出的前期投入。
第二方面的投入包括数据研发、办公等设施,它也需要超前投入。
还有一项最大的投入,就是物流。苏宁的物流应该说在业内一直做的比较超前。早前我们的物流发展都以租赁为主,最高峰时我们在全国有280多个仓库。近些年,我们已把仓库数量压缩。实际上,我们是按支撑上万亿销售量来规划的物流投入。当然,现在实际的销售还覆盖不了这些投入。
人力资源、研发、办公尤其是物流的投入,对我们当期的效益影响显而易见。但对企业来讲,尤其对苏宁这样一家上市公司来讲,我们确定转型,本身就需要大的胆识和魄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2011年启动再融资,2012年董事长个人也做了大的投入的原因,都是为转型的超前投入做准备。投资者现在所看到的问题,我们在2011年、2012年已预见。
《投资时报》:我们关注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海外上市的公司不怕亏损。比如亚马逊上市多年还在亏,再如京东,尽管亏损,美国股票市场照样接受。为什么像苏宁,投资者就不能接受它的亏损,就会焦虑?
孙为民:苏宁在转型过程中间,除了自身发展遭遇成本、毛利、投入等问题,实际上,还遇到外部环境的挑战。一是中国和海外资本市场的规则不一样,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打破这样的先例,就是一家不盈利的公司能在中国上市。当然,亏损型创业公司上市现在已提上日程;二是一家已经在中国上市的公司,如果一年亏损、两年亏损、三年还亏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两种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你刚才提到焦虑,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焦虑之一,就是你亏损了,就意味着你没融资资格;你亏损一两年,就意味着上市不上市对你而言已无意义。我们不可能改变规则,只能在规则限度下尽量做最好发挥,比如高管团队这些年增持,自加压力,也为提振投资者信心。
除游戏规则不同,另一个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也不一样。海外资本市场对不盈利的公司估值,有几种方法,其一是根据你拥有的会员数量、用户数量来估值。现在一个用户的数量最高估值到150美元了,多一个用户就多150美元的市值,而这种估值方法在中国还没有采用。
《投资时报》:如果我们放缓物流的投入,报表会不会好看一些?其实,关于物流的问题很多投资者特别关心,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做电商的企业都在加大物流投入,比如马云搞“菜鸟”,京东也要大规模投几百个亿,苏宁的几百亿怎么投,投哪里?
孙为民:这样来说,物流投入基本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拿地,二是开始框架建设、土建,三是设备投入。三个阶段里,拿地得超前一点,为什么?因为先要有布局。建设我们实际上是有所控制的,这里面占大头的大型设备投入也是在重点市场上做,一般经济发达地区我们超前投,经济欠发达、市场基数小的我们往后投。
我们预测物流项目到2016年,大笔投入将往下走,因为那时布局已经做完。在全国讲物流,可以说没有哪一家的布局广度和深度能赶得上我们。
很多投资者也很关心我们的航空枢纽定哪儿?如果建四个枢纽的话,中部的河南郑州是目前比较明确的接点,郑州一带适合做物流,它的优势在于一年365天飞机可降落的天数较多,因为雨雪少。从航空角度来讲,距离,已经不重要了。
《投资时报》:你在家里是不是会在苏宁易购上买东西?大概每个月消费多少?
孙为民:那肯定的了。但我的数字没代表性,我买的太多。我也会在别的电商平台买东西,比如在亚马逊买电子书等等。
我从一个用户角度来讲,看一年多下来苏宁易购有什么变化。以前,我真的不爱逛(苏宁易购),东西可选的太少了,这一年多来,我自己逛的都有点流连忘返,因为真的有很多东西值得你看、值得你买,会不知不觉买很多东西。
变化在于,我们人为的把自己做的东西砍掉,将苏宁易购转成开放平台。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要给消费者好的体验,赢得消费者才能赢得市场。比如说,我们把图书这个单元转为开放平台了。其实图书的总投入不大,跟家电投入比不算什么,而且它粘性非常强,但图书是个高度长尾的品类,现阶段做需投入大量人力,特别难做规模经营,会让战线拖的越来越长,反而容易让用户体验不好。
转型过程中,我们自己也需要有一个从思维到手法的转型过程。怎样给消费者带来好的体验?一是商品的丰富度,另外还不能经常断货。对我们来讲,满足一个地区的货物需求容易,要满足全国各个区域全品类的货物,难度相当大。所以我们用开放平台的方式来做,包括手机数码、电脑3C的产品都已开放,小家电就更不用说了,大家电的适度开放我们也在讨论。实际上,我们是在引起内部的相互竞争,这样一来,对销售增长会有一定的影响。但长远来讲,我们会看到会员的增长,客户黏性和整个平台的销售增长。
我们也理解投资者包括外界对苏宁的困惑,大家会说,苏宁你一会儿好像没有互联网业务,一会有了互联网业务但你业绩又下降了。我们尊重投资者,也尊重社会的评价,但是并不会迎合。有两条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一个是对顾客和消费者,我们永远要迎合、尊重;第二个,我们始终不能违背零售的本质。
过去大家是奔着销售额奋斗,现在已经不怎么谈这个指标。现在运营体系谈的是流量,是顾客投诉、顾客体验。人力资源部门的考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客观上讲,转型对销售、利润都会有一定影响,但我们是不是说这个转型就不是未来的方向?下结论前先要看消费者喜欢不喜欢,另外一个就是,怎样把我们企业的零售资源今后能利用起来,这与其他的电商是存在差异的。我们的零售资源既有线上、也有线下的店面资源,此外我们还有物流资源,这一块将来第三方会有很大需求。
我们面临着不同资本市场的竞争,既不能偏激也不能保守,拿捏好很难。
《投资时报》: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苏宁策划了很多活动,其中免费提供手机贴膜引发一片好评,股价还上扬了3.85%,管理学界甚至称之为中国微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为什么这件投入不见得有多大的事情,能撬动那么大的关注度?
孙为民:大家感兴趣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作为一家线下企业,苏宁怎样实现一个线下为线上引流的路径。免费贴膜这件事情确实不算什么,只是一家线下企业利用已有资源,利用门店人员24小时非满负荷的工作状况,为线上做引流;第二是引流成本越来越高,而贴膜的效益很高。
从两大并购到绸缪互联网金融
与BAT通过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构建O2O模式不同,苏宁现今给市场留下的印象只收购红孩子、拿下PPTV两宗并购案,其余多为自我研发,这会否低效?苏宁又为何想要打造自己的金融平台?建立以信用数据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做供应链金融是否就是它挥剑所指的目标
《投资时报》:从“BAT(百度、阿里、腾讯)”的战略看,这两年它们在构建O2O(线上到线下)时,更多采取的是并购,这也成为构筑O2O生态圈的一种主要手段。反观苏宁,6600万美元全资收购孕婴品牌红孩子以及2.5亿美元拿下PPTV是目前较著名的两次并购,更多还是靠自我研发,怎么看待这两种方式的不同?
孙为民:苏宁的定位是一家互联网零售公司,我们不是互联网公司或者电子商务公司。首先名词要区分开。这一点我们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其次,作为一家互联网零售公司,线上线下必须渠道做全。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流量和黏性,粘性最低的成本是商品,所以说要做开放平台,低成本获取流量、获得稳定的黏性。而全渠道、全品类的经营,这是一家互联网零售公司要做的。
第三是用互联网的技术进行梳理、改造。比如在我们定位的基础上,并购红孩子就是一个品类拓展所需要做的。回过头来看,苏宁易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女性用户群的黏性非常差,这可能因为大家电的购买以男性为主有关。对女性用户而言,黏性较好的,一是服装,二是母婴用品,而且母婴用品,有一定技术标准,且与我们原有产品关联性较高,这也是我们选择红孩子的主要原因。
《投资时报》:争夺客厅端口是过去一年最热题材,无论是乐视还是小米都有类似动作,同时BAT也各自完成了对于文化娱乐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苏宁对此持何种看法,PPTV之后是否还有动作?
孙为民:为什么要做并购PPTV这件事情?里面有双方的需求。一是对PPTV来讲,它在发展中遇到转型的挑战,就是要从过去的PC向手机、电视端转,这个变化对苏宁来讲也很重要,电视和手机是苏宁两大重要商品门类,而且是跟家庭消费、个人消费结合很密切的东西。现在所有的引流中,最容易的其实还是资讯、游戏加视频,它们的黏性非常强。
我们曾经算过一笔账,就是集两家公司之力推广,让用户形成一种习惯,大概每个人的开拓成本也就100多块钱,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并购,集中力量用最快速度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而如果通过其他方式让用户达到这样一种习惯,恐怕成本比并购要高。
具体来看PPTV。从视频行业本质来讲,开始朝电视行业渗透,渗透过程中,PPTV有两大优势。第一,它在视频应用方面具有优势;第二是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传输,PPTV的传输技术做得很好,能只用别人一半的资源来达到比别人更好的效果。
我们为什么想引入视频,坦率说,视频内容本身并非我们现在热衷的东西,我们感兴趣的是从渠道的角度、从流量入口的角度看待此次并购,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布局和应用。目前累计下来看,苏宁自身有一亿左右用户,PPTV差不多有3亿用户,活跃量远远大于我们。我们正在探寻如何将这些流量导入并转成我们的有效用户。
《投资时报》:我注意到很多媒体在采访你时都问到互联网金融,那么你们对进入金融行业到底如何考虑?
孙为民:苏宁做不做金融的问题已经不需要讨论,就看怎么抓住我们的核心优势、按规范要求做。我们也跟外部很多方面做过论证,下了一些工夫。苏宁为什么要做金融?其实这件事对苏宁非常重要,我认为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为什么?苏宁是互联网零售公司。一家零售公司,实际上是干三件事,第一个是做物流,这是永恒的东西,第二是信息流,第三是资金流。过去,我们做资金流是跟供货商,我们跟供应商之间的合同和交易来讲有两种,一是我给供应商预付款,另外一个销售完了我们跟供应商结算。
外界多年来质疑我们这个行业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其实,我们预付款的比例远远要大于销售完后结算的比例,所以,是供应商占用我的钱,这跟主流报道是相反的。我们供应商有很多大牌企业,如果不给预付款,给你发货吗?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进入到互联网零售阶段以后,资金流的情况有了变化,平台上销售商户会大增,比如现在有两万来家,未来可能会到十来万家。如果达到上万亿销售额时会是很大的资金流水。在这里头,我自己预付款的商户数量是少数,如果我有金融服务功能,对这些商户就有价值,也能帮助他们管理好沉淀资金。
苏宁的那些商业“伙伴们”
从腾讯、小米、阿里、京东再至国美,这些活跃在电商业界的伙伴们都已不小,且与苏宁或多或少都有交集,尤其国美、京东这两面“镜子”的存在,一直让苏宁清晰地比照着自身。而学心理学出身的孙为民,在阐释管理界名言“战略决定胜负”、“细节决定成败”时的暗喻,更耐人寻味
《投资时报》:刚才提到流量,不得不提到8月18日开始的苏宁易购“818”店庆大促,我们注意到,你们与腾讯有合作,这显然也是很重要的导流,是怎样一种方式合作?
孙为民:这次只是利用微信这种社交平台,将促销跟微信发红包结合起来,通过朋友圈进行传播,并非与微信本身有何战略合作。
《投资时报》:从过去多年的家电企业杀价,到现在演变进入电商平台,你说过价格是个永恒的话题,环境变了,这个逻辑还成立吗?
孙为民:成立。
《投资时报》:京东目前与苏宁最像,它的背后又有腾讯这样的股东。尽管它还在巨亏,但的确在美上市了,怎么看待苏宁与京东的关系?
孙为民:京东是一家互联网零售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讲,跟我们有很大的相似性。
我们跟京东之间实际上有两个差距。第一个,我是线下为主,然后逐渐转到线上,我们一开始是以家电3C为主,后来扩到全品类;还有一个不一样,苏宁一上来就是全国性覆盖,当然这也是后来我们做得比较累的方面,比如物流很多方面并不是马上能匹配上。而京东是有节奏的,从重点市场一个一个推,所以它后续相应的问题就出得少一点。
苏宁是线上线下两个战线的问题都要考虑。现在我们逐渐通过开放平台方式把一些问题进行了缓解,从我们现在的日均流量看,各方面已基本稳定了,客户投诉比以前好很多,这就是我现在看到的好的迹象。
《投资时报》:物流、效率上,你觉得京东和苏宁对比怎样?在全品类战场中,除家电外,两家在以后各有哪些侧重的王牌?
孙为民:从两家的定位来看,雷同会比较高一点,因为他也做全品类,也做开放平台,总的框架上大家差不多。
从覆盖的地域来看,我们肯定要比京东多得多。效率来讲呢,要分产品线看。大家电产品上,京东跟我们肯定不在一个数量级;速度各方面来讲,跟我们肯定也不是一个数量级;其他一些品类我们比他们强,有些品类可能他们做得好一些。
《投资时报》:你觉得京东上市以后,原有的策略会不会有所改变?
孙为民:任何一个决策者在做决策时肯定受两个方面影响。第一尊重行业规定、规则去做事情;另外一个,尊重投资者。可以跟投资者互动,但投资者的要求也要考虑。
《投资时报》:我们最近与一些机构投资者聊天时注意到,他们还是很关注苏宁的“老对手”国美,国美今年半年报表现也还不错。国美虽然也在线上有所扩展,但还专注于老本行这一块,苏宁与国美的竞争会不会有一些变化?
孙为民:其实,我们都是做零售业的,它们也做了二十几年,应该说所有做零售的企业都有这样一个好传统:勤奋、吃苦耐劳,否则的话,做不了零售业。另一个特点是,我们是为个人服务,一单一单积累,所以会很注重细节,零售企业都有这些共性特点,所以同行肯定都有这样的品质。发挥这样的传统,只要你下功夫去做,空间是有的。
管理界里有两句话,一句叫做战略决定胜负,一句是细节决定成败。
这两句话都对。但这两句话是在不同时点上说的,战略决定胜负是要看趋势,一个行业也好,一家企业也好,都不可能抗拒行业趋势,就像胶卷相机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不管你做到什么样子,如果趋势、风向变了,你抗拒不了。这个趋势由谁来决定?实际上是市场、消费者、社会大环境决定。
对我们来讲,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消费者一定是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网上购物一定会分流线下业务。所以,实体店面只有一条出路,适应互联网,按互联网的趋势去转型,这才是大趋势。当然,在大势问题上把握好了,你也能有细节。对苏宁来讲,细节包括互联网时代的网店怎么开、实体店面怎么变成互联网店,这里面有课题,有创新。
我们面临挑战,有很多课题要做。同样的问题对同行而言,由于大家会有不同的决策,想到的东西会有一些差异。
《投资时报》:很长时间里,你们两家企业像一面镜子一样,看到它就看到你,但后来,其中一面镜子出了一点问题,你就为自己找到另外一面镜子,结果,京东成了一面镜子。
孙为民:不管外面怎么说,我们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是从2011年开始,逐渐开始树立的新定位—互联网零售公司,谁的定位跟我相近,谁就是我的那面镜子。而京东在某种意义上讲,还不存在O2O的问题。我是做线上线下融合,客观上讲,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跟我参照的东西,不仅在中国,包括国外,也没有可参照的。国美和我们有交集,但定位上,已经不一样了。
《投资时报》:你进入苏宁后,那时苏宁的商业模式应该还有代理批发销售,但在1999年时,很果决地将批发业务砍掉了,这个举动也让百分之七八十的销售被干掉了。两厢对比,有些熟悉苏宁的人会说,你们现在对于线下业务的整合太慢、太迟缓,才会导致今天的被动。
孙为民:关店多容易,但如果你这么干的话,可能永远不会成功。
店不关,是我们在想象未来的消费者到底是什么样子?答案是“不确定”。
有些东西是有趋势的、是确定的,比如看人,问对方几个关键节点的问题,八九不离十能将对方勾勒出来。我们未来的消费者发展会有什么趋势?
第一,他们的收入是不是会提高,这是确定的;第二,可支配时间是不是增多,这也是确定的。这两个确定意味着今后消费者的生活是“有钱、有闲”,这样一群人一定需要场景化的氛围和环境。网上购物提供了便捷,但实际上很多人,还是喜欢逛,未来的场景不仅仅是购物,还是一个社交化平台。未来,实体店提供的更多是体验的价值,体验各种生活场景,比如吃玩健身等,而不纯粹为了购物。
我们现在想的是,怎么走出一条互联网路径来,不仅在线上,也包括线下。如果线上、线下都是全品类产品,对苏宁来说,如果做不出一万亿销售额的开放平台,这个平台,就没有影响力了。
(《投资时报》记者 邓妍 施南 记者付珊珊对此文亦有贡献)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