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万达不妨慢下来 想一下做电商要干什么

来源: 联商网 2014-08-28 16:30

  最近有国外媒体报道称,万达将与百度、腾讯成立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此消息将于本周五时公布。据称,三方对这家公司的总投资额为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各持股15%。管理层和企业结构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这年头,大街上卖烤串肉夹馍的都号称带有“互联网思维”,又何况是财大气粗的万达呢?看来他们想做电商已经想得有些迫不及待了。2012年时,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还和阿里的马云打赌电商会不会占整体零售的50%,如今却大举向电商靠拢,估计王健林已经看到了电商的潜力和趋势,更看到了它的商业前景。近一年多,万达电商的雷声挺大,不光是大量招聘相关人才,下达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命令,而且之前还向马云示好。不过阿里并没有在媒体上回应,这次万达选择和BAT中的另外两极腾讯和百度联手,这样一支“电商梦之队”的即将出炉,想必王老板会十分满意和期待。

  好了,再严肃一些,笔者从万达的角度来说说对他们搞电商的看法。万达作为传统企业,旗下传统的百货业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电商的冲击,上马电商业务势在必行。但他们缺乏互联网基因,想做电商的话,与互联网大佬联合,是个明智的选择。其实不光如此,万达想做电商,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万达所在的商业地产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去年国内的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净利润增幅还不到两成,从今年发布第一季报的131家地产企业的业绩看,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不足50%。就连王健林也承认,当城市化率和自有住房率均超过八成时,新房市场必然萎缩,毕竟“地产行业不能够永久兴盛”。

  远虑说完了,再说说近忧。去年万达百货的收入第一次未完成指标,只完成了计划的91%,这也是万达集团唯一一个未完成任务的业务,其实,这块业务一直在亏损。原因明摆在那里,万达在全国各地大搞商业地产,兴建万达广场,作为配套,万达百货也在各地纷纷落地。与地产“旱涝保收”的效果不同,百货业务是与商家和消费者紧密相联的,据笔者了解,分布在各地的近百座万达广场,大都生意清淡,在二三线城市的万达广场,甚至售货员比顾客还多,甚至连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也不例外。急速扩张,商铺空置,招商不养商,地盘铺得过大,过早透支市场等等,是万达被诟病最多的原因。所以说,万达急于做电商的核心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是想迅速盘活存量资产,将百货、酒店、餐饮、电影院线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的商业网络。

  笔者的疑问也因此而来,从各地的万达广场开业的信息中看,其中的万达百货,总以“奢侈定位、高端精品”为主线,可是大家需要知道,像奢侈品这类的玩意,基本上是不与电商一块玩的,动辄上万几万的商品,谁会从电商网站上看看就直接下单了呢?买其它高档的商品也是如此啊。如果说万达电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电商平台,是服务于万达自身体系的平台,是“一卡通+大数据”的玩法,那笔者就更不明白了,万达口口声声说万达广场的客流能达到多少多少,可是很多地方的万达广场所处的位置并不那么繁华,并非是在城市核心商圈内,这是万达为了低价拿地的结果,在二三线城市,万达广场已经遇到了人流不足导致百货、影院等设施亏损的现况,那么万达的“一卡通”是给哪部分人群提供的?它又如何能为万达分析用户行为的大数据提供保障?而且,这些数据都是从入驻万达的商户而来,消费者又需要用“一卡通”获得优惠,那万达怎么处理同商户的利益分配?至少万达现在提出的这些,并不足以解决楼市分化加剧时,人流不足的问题。

  再者,万达可能的想法是,以线下的商业地产、百货超市、酒店影院等业务为依托,以O2O模式反哺线上。别的不说,O2O首先的一个问题便在于一个“人”字,O2O的区域属性较强,相关人才需要跟进到位,而这种有着浓烈互联网色彩的模式,却与万达的思维模式相悖。大家知道,万达是一个实行着军事化管理的传统企业,这种相对保守的企业文化,与讲究头脑风暴式创新的互联网公司文化完全不兼容。这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大量人才的流失,从2012年以来,已经有多位高管和大量的中层人员离开万达电商,其中中层的流失率据说高达50%。所以说,万达要做电商,要先从改变自身的做法开始。不然,与腾讯和百度合作的话,三方各怀心思,难以形成合力,效果会适得其反。

  还有,万达先要想清楚O2O的结构问题,线上与线下如何融合,这甚至关系到万达的主营业务——商业地产今后的规划和定位。此前万达运用传统方式做电商,并未收到效果,可谓吃了不少苦头。而王健林近期仍以军人姿态发布命令,称“电商业务仍然需要强有力的监督,要有考核目标”,可见万达的思维已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也让人尝出了浓厚的资本导向味道。写到这里笔者建议,万达不妨慢下来先想一下,不是想怎么做电商,而是想做电商要干什么。
  (IT时代周刊 村泉)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