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万达总部迁址上海冲击波:王健林很喜欢上海

  万达总部迁址上海冲击波

  “万达将迁址上海!”5月8日,一则据称被多个信源证实的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该消息称,新晋亚洲首富王健林要把万达集团总部从目前的北京搬到上海,现阶段公司正在选地,未来将建造新的总部大楼。

  长江商报记者就此向万达集团武汉分公司求证,该公司武汉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正式消息公布。此前,万达集团财务部人士曾向新华社记者证实,集团确有迁址打算,今后“逐步”迁移至上海可以说是大概率事件。

  万达集团总部为什么要迁址上海?专家表示,万达正在进行第四次转型,走轻资产模式之路,迁址到上海是执行转型战略的表现,更有利于集团走市场路线,也利于向海外拓展业务。

  早在7年前,万达集团已进行过一场搬迁总部的行动。

  2008年,王健林将万达集团总部迁址北京。万达集团官网上的描述是,“2008年9月份,集团将总部由大连迁往北京CBD万达广场”。王健林当时对外表示,“公司注册地不变,实际上是在北京设立营运中心。”

  现在,王健林看中了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据了解,万达旗下万达电商已把业务总部放到了上海,而万达金融也已经基本敲定落沪——今年3月24日,万达互联网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4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万达集团总裁、上市公司万达商业董事长、总经理丁本锡。

  “王健林很喜欢上海。”一位接近万达集团的人士向媒体透露,集团未来的总部很可能落在上海浦东。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开发商改变城市,实际上政府才是城市的天然主体。”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殷跃建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达如果要迁址,既跟商业利益直接相关,也是出于淡化政商关系的考虑。

  “开发商是跟着政府导向做事情,万达如果迁到上海,是政治上远离。”武汉市合生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庄表示,万达是为了转型做纯粹商业地产,上海走在城市前沿,同时展现了引领全国的姿态。

  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会长叶学平也表示,政商关系在反腐倡廉背景下比较敏感,迁址上海可以淡化这种关系。另外,从商业角度上分析,利益是一切发展的导向,迁址上海必定是利益的驱使。

  万达集团官网数据显示,2014年,万达集团纳税金额高达274.2亿元,这相当于一个中型房企全年的销售额。由于万达集团是纳税大户,总部搬迁涉及注册地及纳税地区的更改,牵动着地方政府的神经。就此问题,万达集团财务部人士曾对新华社记者表示,集团确有迁址打算,今后“逐步”迁移至上海可以说是大概率事件。

  近日,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了万达集团武汉市场相关负责人,她表示:“如果集团要发布消息,会第一时间在官方平台发布。”

  迁址上海或成定局

  总部迁址上海,更符合万达的发展布局。

  此前,万达已经经历了三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在1993年,王健林带着万达团队从老本营大连转战广东,实现了从一个区域公司向全国公司的转变;第二次转型是在2000年,万达从一家单纯的房地产公司,开始转向其他领域和产业;第三次转型是在2008年,万达开始着力于集团在物流行业的发展,开始形成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和未来发展战略。

  “转型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话题,不变就要被淘汰。”在近期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王健林强调了万达的第四次转型:转向以服务业为主,走轻资产模式之路。

  “万达商业地产转型轻资产后,万达广场快速扩张,儿童娱乐场所就会越开越多,电影院线也能发展更快。”王健林表示,这几年,万达一直想寻找一个儿童综合业态公司跟随万达广场发展,这样万达广场就能做到各个年龄层全覆盖,“在重资产模式下,万达一年开业20多个广场,转型轻资产模式后,万达明年就可以开业50个广场,我们的最高目标是一年开100个。万达在上海已开业7个广场,我们打算开业到20个,但也只能影响上海几分之一的人口。”

  知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万达最近在做的轻资产模式,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众筹模式,王健林亲自主抓这一块。

  “万达在市场发展战略上比较领先。”叶学平分析,在商业地产呈现过剩的情况下,万达计划将上海的万达广场扩张至20个,表面上很矛盾,实际上作为地产商业巨头,万达肯定是做过市场调研,看准了其中的商机。

  “迁址到上海是对转型轻资产目标的执行。”叶学平表示,结合万达的发展历程观察,对于每个特定阶段的战略调整,万达都在业内属于领先。在当今房地产行业由暴利增长阶段,进入微利运营阶段的情况下,房企需要掌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结合互联网信息背景,以及当今市场对住宅和商业地产的个性需求,适时变革。

  为转型轻资产模式铺路

  民企巨鳄偏爱上海滩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有关资料发现,由北京迁往上海的企业案例并不少。2008年,卡夫完成中国总部由北京至上海的搬迁;2010年,宝龙地产宣布将总部搬迁到上海;2010年,铃木中国从北京将总部迁到上海;2010年,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总部从北京迁到上海;2012年,东风标致总部由北京迁往上海;2015年,民生人寿将总部搬迁到上海,目前上海总部的网络设备正在招标中。

  王健林在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到2020年集团服务业收入、净利占比力争超过65%,房地产销售、净利占比低于35%;二是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如果万达集团将总部从北京迁到上海,将更利于业务向海外拓展。

  在国内城市中,北京与上海一直是吸引国际大型企业总部最多的两大城市,不过,后者的国际开发程度更高,利用外资额远高于其他城市。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市的跨国公司总部数量为445家,北京则只有142家。

  “由政治中心迁到金融中心上海,可以更好地跟资本市场对接。”关于迁址的可能性,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总监李国政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上海更市场化,更亲近市场,更容易按照国际规则做事。”一家在港上市的大型企业市场总监刘丽(化名)表示。

  一项由识局智库提供的报告指出:上海经济市场化程度更高,市场秩序更为公平,资本和金融业更为便捷和发达,人力资源更为丰富。上海聚集了国际一流的咨询、会计、律师事务所和认证机构、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这些配套衔接的乙方服务公司能让企业更方便地开展业务。

  “搬到上海,都是冲着上海的资本而来。”识局智库统计发现,很多企业要转向金融发展时,会很倾向于将总部搬迁到上海,或者这家公司有融资等需求时,也会主动将总部搬迁到上海。搬迁到上海的房地产企业也有很多,该行业原来是一个政府资源密集型行业,现在纷纷迁到上海来,说明该行业也从重视政府资源转变到更重视资本。

  上海有各类丰富的金融业态,企业融资、上市很容易。同时,上海聚集了众多金融领域的集团总部,方便彼此拓展业务,这种氛围非常重要。

  除了政策优惠,上海地理区位条件的优越性亦是跨国公司入驻的重要原因。最初的总部经济是基于市场设立的,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消费水平最高,辐射能力最强,自然成为跨国企业的首选。

  此外,上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更合适商业人士生活。从历史上看,上海曾是“远东第一都市”,其国际化程度、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度都超过北京。据统计,目前常驻上海的外国专家超过8.8万人,约占全国的1/6,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达12万余人。

  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近期的一次评选中,上海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四项一级指标中均摘第一,在18个二级指标中取得15个第一。至此,上海已经连续三年获得“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之首。

  对于民企总部现在在上海的高占比,识局智库分析称,民企需要钱(上海是金融中心),需要融资成本低的钱(上海有自贸区通道),需要接轨国际规则(上海这块自然有优势),所以大型民企搬迁到上海的越来越多。另外,跨国企业总部聚集地的浦东也释放信号,表示在2015年以后,其工作重心将放在吸引民企龙头到浦东,这势必将吸引更多像万达这样的大型民企迁到上海。

  万达的转型之路

  第一次转型

  1993年

  王健林带着万达团队从老本营大连转战广东,实现了从一个区域公司向全国公司的转变。

  第二次转型

  2000年

  万达从一家单纯的房地产公司,开始转向其他领域和产业。

  第三次转型

  2008年

  万达开始着力于集团在物流行业的发展,开始形成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和未来发展战略。

  第四次转型

  2015年

  万达将全面转型服务业企业集团,全力打造商业、文旅、金融、电商四大支柱产业。
  (长江商报 记者 龚妍)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发表评论

新闻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