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工匠宋雅懿的坚守与信念
编者按:本文系联商网特别策划“致敬零售匠人”系列文章。
———————————————————————————————————
宋雅懿,一个“纯正美好”的名字,却有着一个漫长而心酸的人生经历。
解放前,她父亲曾是宁波镇海中学校长,后来又担任乡长,长期生活在一个名叫“冷西”的小山村里。国民党从大陆撤退的时候,他选择了留下,因为他放不下家人。一个旧时代的文人小官,他以为没事。但没想到,“镇反运动”的时候,他成了镇压对象。
五十多年后,百岁老母亲依然很健康,还以“长寿”之躯为冷西村评上“长寿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时候,曾经的“生产大队”(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陌生的名称,这是从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队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村,由若干个小队组成)书记才告诉裁缝妈妈:她父亲死后两年,财政部曾有人来寻找她父亲。问了老妈妈才知道:他曾经接待护送过共产党干部,这位干部建国后大概当上了财政部的官。当时大队书记只说了一句话:人已经不在了!于是也就没有后续的事儿。
父亲走后,母亲把大女儿、二女儿、唯一的一个儿子都送到上海安排妥当,又回到山村,身边只留下最小的女儿相依为命。那时候,女儿6岁,母亲46岁。
1952年12月母亲在上海王开照相馆拍摄的那张照片,真是完美无瑕,那漂亮、端庄、坚毅,怎么也不像是一个刚刚失去丈夫、忍受极度悲痛、与三个子女分离的母亲,完全不像是一个来自小山村的家庭主妇。也许是因为家教的缘故,老母亲的父亲周甘堂曾在黄埔军校第四期、第五期担任会计室主管,深得老蒋的器重,上世纪三十年代从黄埔返回奉化老家时,老蒋还特地批了三千大洋给他,1936年在奉化造起了三间木结构楼房,至今保存完好。如图1。
图1 1936年建造的老房子
2006年,老母亲100岁,腰板有点微驼,脸上布满了皱纹,但不变的是那份坚定、坚强、坚毅与坚韧,还有那豁达与宽厚。
不过,今天要讲述的是那6岁的小女孩成长为宁波裁缝的故事。她为生活所迫,在裁缝这个手艺活上整整坚守了55年,更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这是一个裁缝工匠凄美而伟大的真实故事。
她19岁那年嫁给了亲舅舅的儿子,20岁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孩,21岁那年,比自己大5岁的丈夫因“反革命罪”被判入狱16年,先是在浙江省第一监狱临平采石场服刑,两年后被发配到青海德令哈农场服役。那可真不是一个“金色的世界”。
儿子与父亲同属虎,小时候,没有父亲的孩子常被别人欺负,长大了,父子之间也很少接触。儿子对“父亲”的印象完全是概念上的。孩子出生前曾算过一挂,说小老虎比大老虎厉害,所以,小老虎一出生,大老虎就被“赶走”了,等大老虎回来,小老虎又外出工作了。
孩子的父亲偶尔也会讲一些那边的故事。那时候青海湖边上的河沟里到处都是鳇鱼,马淌水过河就会踩死很多鳇鱼,鳇鱼是用鳇鱼干当柴火烧着吃的。可见那时候的鳇鱼之多。有一年,服刑中的丈夫来信急求家里寄一本《毛泽东选集》过去。后来才知道,那边发的那本被大老虎卷烟叶吃掉了。他们曾发生过一起脚踩毛主席像被枪毙的事件。他把毛泽东选集的薄纸当卷烟纸烧了的事实一旦被认定,也肯定是死罪。他与人家打仗,最后打得人家说:这个浙江来的年轻人别惹他。他还试图逃离那鬼地方。第一次逃出去以后被抓回去,第二次再逃,就是用勺子挖泥墙逃出去,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所用的手法一模一样,结果出来以后自己回去了,外面全是戈壁滩,确实是“金色世界”,但无法逃出去。儿子问父亲:假如逃出来,你最想去哪里?父亲说:回家!是啊,家才是最好的港湾。儿子、妻子、父母、姑妈,兄弟姐妹们全盼望着他早日回家。
因生活所迫,丈夫被捕第二年,也就是她22岁那年,撇下不满周岁的孩子,孤单一人来到上海,在虹口区虬江路找到一家私人作坊学裁缝手艺。师傅姓周,家庭成分不好,只能靠手艺为生。
在上海,她只学了36个小时的裁剪,没有时间学缝制,就返回了奉化。爷爷奶奶照看孩子,自己专心做裁缝。尽管生活很艰难,但笑得依然很阳光,孩子三岁那年的1965年元月所拍的照片背后写着——幸福日子是创造出来的,与坚强、坚毅、意志分不开的。如图2。
图2 幸福日子是创造出来的,与坚强、坚毅、意志分不开的
开始的时候经常做坏衣服,剪坏了就偷偷地买布料来重做一次。一方面写信向上海的师傅求救,另一方面自己买衣服拆了做,做了拆!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次“拆了做,做了拆”,才会独立做成一件“中山装”。中山装对称工整,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裁缝师傅的基本功。
后来就担着缝纫机挨家挨户地给人家做衣服,每天工钱1.6元,其中1元钱要交给生产队换每天6个“工分”,从而分得口粮与其他农产品。男人强劳力每天记10分,女人最强也就只能记6分,完全凭体力分配就只能定出这样的规则来。1975年,老裁缝花290元买过一块进口的梅花表。我一直纳闷: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表?后来老裁缝告诉我:为了掌握时间。她还对我说,那时候抬着缝纫机挨家挨户地做衣服,开始的时候只知道拼命地干活,十多年下来积累了经验,就非常需要一块手表来掌握时间,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慢慢来。那时候的手表凭票供应,但进口表不凭票,所以就买了进口货,自从有了手表,做工就悠闲多了,既不少做也不多做,适可而止。师傅做到得心应手,能够自如地控制工作的进度,才有资格慢慢来。可见,慢是需要资格的。这世界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会经历“快慢变化”。从前做徒弟的吃饭特快,而做师傅的则可以慢悠悠地先喝上一杯老酒再吃饭。师傅没有动筷子,徒弟是不能先吃的,等师傅喝完了酒,徒弟要给师傅盛饭,如果师傅吃完了徒弟还在吃,那就是不守规矩。小徒弟为了不挨饿,学艺的第一步就是要练就“飞快吃饭”的本领。当自己做了师傅,也就慢慢地来了,做工吃饭都可以慢条斯理。那手表、无敌牌缝纫机、拷边车,都有30-50年的历史了。如图3。
图3 “无敌牌”缝纫机已跟随老裁缝50多年
挨家挨户做了十几年以后,小裁缝变成了老裁缝,就在生产小队的祠堂边上开了一个裁缝小店。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这个店依然开着。如图4。
就这样边学边做,边做边等,希望儿子快点长大,能够有出息,期盼着丈夫能早日归来。这一等就是20多年啊!丈夫在劳改农场实际服刑不到16年,那一年他们种植的小麦全国产量最高,队长到北京领奖以后,就把他们的刑期都减了。裁缝的丈夫还有一年刑期,就减了一年。但刑满以后还是不能回来,要留场继续“工作”。老裁缝通过做手艺认识不少好人,最终通过奉化市公安局、浙江省公安厅、青海省公安厅,终于把丈夫弄了回来。1983年,丈夫回来后,在老房子边上造了两间楼房。那一年,他们唯一的儿子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一所高校任职。
图4 那店铺曾经是一家人的希望
孩子的父亲为一个错误“信念”毁了一生。但他也做过两个正确的决定:第一,没有让妻子加入“反革命组织”。第二,这个团伙曾经想杀害当地派出所所长,也是他阻止了。前一个正确的决定 ,给这个家庭留下了一丝希望;后一个理智的决定,给自己留下了一条生路。
孩子读小学前,裁缝妈妈首先把儿子的名字改了,把看起来很俗气的“禄”字改为“勇”字,给自己一点勇气,给孩子一点信心!
尽管改了名字,但仍然免不了被人欺负。有一次孩子的脸上被同学用铅笔刀划了一个很大的口子,鲜血直流。第二天孩子发现,那个划他一刀的孩子脸上也多了点东西。从此以后,班级里就再也没有人敢欺负那没有父亲的孩子。如今快五十年过去了,裁缝儿子的脸上仍留着淡淡的刀痕。
最让裁缝感动的一件事情是——1976年,孩子初中毕业准备升高中,在那个一切都看“家庭出身”的年代,成份不好连高中都不容易进。大队书记真是一个大好人,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得让人感恩三辈子。书记说:我儿子读书不好,如果你家孩子不能进高中,我家的名额就让给你们。既然书记都这么说了,最后两人都进了高中部。
让裁缝妈妈最揪心的一次记忆是——有一次孩子玩裁缝剪刀,不小心把剪刀掉落到了地上。几乎在剪刀落地的一刹那,孩子逃走了。找了一天仍然没有找到,最后在公交车站被人发现送回了家里。孩子知道:剪刀是这个家庭最最重要的东西,摔坏了剪刀,那就是天大的事儿,所以,才感觉自己犯了天大的错!面临着一个过不去的坎!其实,裁缝妈妈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爷爷奶奶外婆也都未曾打过孩子。孩子从懂事的哪一天起就想着如何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但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终于有一天,他获得了一个肯定——在高中阶段,以搬砖头压坏两个脚拇指为代价,获得了一个“劳动积极分子”的荣誉,这也是他在整个小学、中学阶段所获得的唯一一个奖状。从此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让裁缝妈妈最纠结是1978年。到那一年,做衣服已经15年,手艺已经得心应手,还培养了上百名徒弟。但那一年孩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先是跟着其他徒弟一起学裁缝,接着是学木匠,最后是学油漆匠。学过了这些手艺,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这才最后决定:学手艺不如考大学!这是裁缝妈妈最英明的决定。
1979年,裁缝妈妈的儿子以332分的成绩被杭州商学院商业企业管理本科专业录取。那时候,孩子的父亲还在青海劳改农场。一家人像做梦似的,感恩“重在个人表现”的好政策,才能使“反革命”的孩子也能上大学!
孩子大学毕业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一家人团聚了,父子俩在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前拍了一张黑白照。如图5。2007年11月,父亲70岁,孩子给父母拍了一张合影。如图6。
图5 1983年:父子在杭州灵隐寺合影
图6 2007年11月:老裁缝夫妇俩的欢笑
如今,老裁缝早已“退休”,先是买了“农保”,后又买了“社保”,还拿到了“退休证”,每个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夏天有冷饮费,冬天有年终奖。感觉浙江对老年人特别关照。
老裁缝还常常帮亲戚朋友做一些老人的“寿衣”,也算是力所能及。如图7。
图7 这张桌板、这台缝纫机伴随裁缝妈妈一生了
她,不仅仅是历时五十多年才磨炼出来的裁缝工匠,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编后语:2017年,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物种不断涌现,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沸腾的零售热土。但是,创新不能“忘本”。在新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之奋斗一生的零售匠人。
鉴于此,《联商网》特别策划《致敬零售匠人》,回归本质,传承匠人精神。我们致敬零售匠人,唤起全社会更好的弘扬零售精神,共同尊重和传承零售匠心。
(作者系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