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被抵制的D&G中国生意真的会好吗?

来源: 联商专栏 赵花夕 2018-12-17 18:11

联商专栏:D&G辱华事件后遭抵制,最近有文章称其中国市场销售同比上涨,颇失望,又惹众议。

此事一分为二:其一,当时抵制,已表明态度,是舆情与文化抵制,若无重大弥补,D&G美誉度江河日下;其二,后续个别门店或促销拉动销售,是部分目标顾客与其买卖关系。

我也曾弃用建设银行,奈何后来的单位工资卡是建行,只能接受,不久几乎忘了这件事;我从来不是D&G用户,上一次虽不悦但未曾公开参与抵制;也曾转发怀疑刘强东私德,但毫不影响我京东超市购物,未必喜欢马云,但也愿在天猫下单购物。

由此联想、求证,上一次参与抵制D&G的人里,大概只有少量目标顾客与会员,所以他们并没有打脸或中国式遗忘;即使是曾参与抵制D&G设计师言论甚至品牌的顾客,过了风头,他们仍然有喜欢的款式与优惠;不唯独容易原谅D&G,人们对其他奢侈品或外资零售企业、国内外科技与零售、餐饮乃知其他重大事故都有遗忘功能?

退十步讲,来自个别中国门店的消息未经证实,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市场区域。这是真实、规模和代表性问题。

不久前,王志安在微博提出议题,引发讨论,大意是为什么很多热点不了了之,虎头蛇尾,而民众迅速遗忘,是因为没有严肃媒体负责刨根问底,不停追踪发酵。在此意义上,这次的D&G自媒体跟进弥足可贵,接下来,如果可能,有严肃媒体的跟进,企业方的发声、顾客心声、商场渠道意见,以及长达一年的跟踪。

另一个纬度,来自梁宁对品牌的专业铁三角:认知、关系、交易。照此模型,大部分企业在做认知,而奢侈品的受众相对精准,是把28原则发挥到极致的,他们在强认知的同时,关系相对密切,交易也高客单、少而精,美誉度一时受损——但非来自产品品质等核心要素。所以它既没有大众品牌如三鹿奶粉的问题严峻,更不是很多人得以参与与恐惧,所以交易端影响有延迟。

还有一环,上一轮的抵制够宏大、广泛,还少一些明确具体主张,若直接要求D&G当事人引咎辞职或退出中国市场,或其开有网点的中国商场闭店(商场失销售,但不违规——不可抗力),或有顾客代表声讨品牌,商家代表主动关店,则步步为营更见深入。

无论如何,D&G一段时间或今后多年会在中国主流语境中式微,因为没有明星和媒体会为她们站台。他们在文化和精神方面犯下错误,也必然在对应的国家民族地区市场渠道中受到惩罚性限制。这一点不必担心——年轻的潜在消费者也必大量减少或倾向放弃成为其粉丝。

韩国乐天超市终退出中国,部分网点被山东利群集团收购更名另运营。乃因其情节严重,国家谴责、供应商纷纷离场、员工人心涣散,顾客才不断流失。

若无重大弥补,D&G中国势能、生意终下降,而不必担心其部分店铺临时因促销而增长,以为抵制无效。

在商言商,以及顾客识大体与审美、喜好抉择,D&G需要为它的不当言论付出更多,它的生意不会好、也不该好。

(作者系联商专栏作者赵花夕,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中国式失忆?D&G辱华事件后 中国门店销售额上涨33%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