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烧完6.3亿融资 生鲜电商呆萝卜正岌岌可危

来源: 联商网 林平 2019-11-22 16:03

联商网消息:又有一家生鲜社区电商平台陷入资金链断裂,岌岌可危。

近日有自媒体爆料称,生鲜社区电商平台呆萝卜出现拖欠供应商货款及员工工资事宜。

《联商网》通过呆萝卜内部人士了解到,该公司的确存在相关情况,并称“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公司日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

随后,呆萝卜官方微信发表声明称: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公司日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对此,我们对大家报以最诚挚的歉意。

过去3年来,我们承蒙各位用户、员工、合伙人以及合作伙伴的支持与关爱,才一步步走到现在。对于今天的局面,我们深感抱歉。最后,我们郑重承诺,呆萝卜将与各位一起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筹措资金,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屡被传出“关店”传闻 曾多次辟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呆萝卜第一次被传出危机。

早在今年8月份,就有多家媒体报道呆萝卜面临关店等危机。呆萝卜彼时曾对外表示:7月刚完成6.3亿A轮系列融资,根本不存在关店一说。门店升级早已完成,未来将会在全国开设更多门店。其中,9月份将要在全国新开门店300家。

呆萝卜还表示,此次舆论危机或遭遇竞争对手黑公关,竞争对手通过向媒体爆料不实信息、推动恶意评论等方式对呆萝卜进行恶意攻击。“生鲜战场颇多纷争,但我们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生鲜行业的变革。希望行业能够公平竞争,真正将心思放到做实事上,共同为消费者带去更好的产品以及服务。”

据了解,呆萝卜的定位是二三线城市社区生鲜,有着“线上订线下取,今日订明日取”的独特经营模式。自2016年第一家门店在安徽合肥开业以来,3年时间,呆萝卜在二三线城市发展迅猛,其团队成员多来自阿里巴巴、拼多多、有赞、永辉超市沃尔玛、盒马等互联网和线下传统零售公司。

呆萝卜称:“店要持续开,不仅在原有的城市开,我们还要拓展更多新城。让老百姓吃得好始终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呆萝卜将不忘初心,继续探索创新,优化供应链,真正推动中国生鲜行业互联网变革。”

截止2019年9月,呆萝卜已进驻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四省共19座城市,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月订单超过1000万单。呆萝卜官方表示,在各项数据对比中,其以95%的APP打开率,以及60%的次月留存领跑行业。

在官方证实出现资金链问题,陷入经营困难局面之前,呆萝卜创始人兼CEO李阳还说,未来呆萝卜将会成为一家科技零售公司。

而自7月13日宣布获得高瓴资本、晨兴资本领投,XVC跟投的6.3亿人民币A轮系列融资之后,呆萝卜再无新融资传出,目前正在艰难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筹措资金中。

为何出现危机?

实际上,多家媒体报道的关店情况并非空穴来风。

在呆萝卜起家的安徽合肥,最先陷入关店潮。许多当地消费者发现,最开始是蔬菜、肉类不供应了,再到后来整个门店都关闭了。

据江淮晨报报道,一位名为刘翠(化名)的呆萝卜门店店长透露,从2019年年初开始,公司要求所有店长要发展更多“合伙人”。当时的宣传方案是,合伙人出资15.6万元,15万元是门店的固定资产押金,6000元是每月500元的房租成本。而合伙人享受的权利和义务是,享受店面营业额8%的分红,但要承担门店员工工资+宣传推介+分拣成本+管理工作。

随后,刘翠在今年3月份被要求签订新合同,合伙人又变成了“区域合伙人”。合同约定,刘翠可以“最多管理10家门店,享受10家店面总营业额千分之五的分红”。刘翠说,实际上她并没有管理过10家店面,最多时管理了6家店面,所谓的“分红”也是按照“工资”名义打到她的工资卡,公司未给她购买社保。

今年5月,刘翠被动成了其中一家门店的法人代表,要承担一个店面的法人义务,但其表示并不知情。虽然入职超过一年,公司依然没有为她购买社保。

刘翠说,今年6月初,呆萝卜开始大量关店,“以前我们有100个店长,号称一个店长管理10家店,也是呆萝卜打出已经有了1000家店的口号。”她说,但是从今年6月至7月,门店在频繁关闭。

今年7月,刘翠说他们的劳动合同又发生了变化,公司要求他们签订一份“外包合同”,相当于她们是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合同,与呆萝卜实际上解除了雇佣关系。刘翠不愿意签合同,并递交了辞职信。

刘翠说,从工作的数据统计来看,仅仅在合肥的门店数量,也从今年四五月份高峰时期的近600家,到现在不超过400家,并且“关门依然在继续”。

和刘翠经历相似的,还有许多店长,他们也是从店员——店长——区域合伙人,直至未签订外包合同而辞职。据介绍,截至他们辞职时,公司未给他们购买社保。

实际上,自今年6月开始,呆萝卜南京、合肥、阜阳、马鞍山等地不少门店关门歇业,特别是合肥地区闭店数量较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生鲜领域而言,如果按照行业内标准计算:生产损耗费用10%—15%,物料包材费费用1.5%-2%,配送费3%-5%,综合费用率在14.5%-22%之间。然而生鲜领域20%左右的毛利润,并不能覆盖生鲜的运营成本,更别说后台费用以及合伙人8%的销售额分成。

实际上,这种亏本的生意不会长久。等到生鲜平台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后,肯定会摒弃这种模式。与共享单车类似,烧钱补贴到了一定程度,要么获得融资,要么崩盘,要么获得自己独有的运营赚钱模式。

呆萝卜和社区拼团模式相比,更像是升级版的社区拼团,本质上都是以销定采的预售制。两者的区别在于,呆萝卜不需要拼团的操作,通过极具吸引力的低价,引导用户进入APP购物。同时,以合伙人的方式,为小B端解决仓储空间。

目前很多人对生鲜流量的认知不够,社区零售,只要东西卖得便宜,就很容易有流量,流量可能就能带来更多收益,不过需要思考的是,这个流量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生鲜生意不好做

除了呆萝卜外,生鲜新零售品牌“云厨一站”也曾一度陷入经营困境。

今年6月11日,江苏永鸿控股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南京社区生鲜店“云厨一站”,因3·15谣言事件,正常经营出现阻碍,各生产经营流动资金出现缺口。永鸿控股方面表示,集团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努力,可谣言造成会员大量挤兑以及供应商恶意加价让公司经营出现风险。

为了维护集团下设各子公司正常经营以及集团股改重组同时保证广大投资会员利益,永鸿控股集团决定即日起将所有会员投资金额及云厨储蓄卡暂停兑付,于3个月后开始兑付及用户清退。同时永鸿集团称会尽快洽谈资本引入及内部重组。

实际上,生鲜这门生意虽诱人,但做起来十分不易。重投入方式,正是生鲜行业入局玩家的众生相。生鲜行业重投入,且盈利期漫长,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以“鲜生友请”为例,这家起源于杭州、已发展2年多的社区生鲜品牌被接连曝出拖欠工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随后宣告命运终结。这背后的原因是其发展过于快速,导致资金链和供应链紧张。从2017年到2018年,鲜生友请开设了130多家门店。而在2019年初到4月份,鲜生友情只开了3家店。

众所周知,生鲜是零售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很多线下的实体店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够慢慢做好。因为生鲜食品在物流、耗损、包装等环节上都要消耗很高的成本。有业内人士算了笔账,一般生鲜电商的成本要占到总价的30%-40%,而生鲜批发的毛利才有10%-20%。高额的成本,让生鲜电商基本上无利可图,行业内敢自称盈利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在业内人士看来,“生鲜的竞争本质上市技术的竞争。怎样提高生鲜链上的一个效率?就是要用技术的方式解决物流的问题、解决仓储的问题,把时间缩到最短,把仓储量缩到最少,把损耗缩到最小,用最快的方式送到消费者手里。

近年来,生鲜行业迅速扩张、电商巨头纷纷抢滩市场,生鲜已经进入全面整合、升级的时期。想要在生鲜行业立足或做大,最终还是赛道。毕竟得赛道者,得用户。

但不少企业由于急功近利,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型、一味追求流量规模而忽视自身的运营能力、盲目相信“烧钱”的互联网打法,导致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来源:联商网 林平)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