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眼中的大学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周勇
以下所说的人、事以及数据,完全真实,绝无编造。但只是从个案出发,是个人从教约40年的点滴感悟。本文所讲的虽然是大学的事,其实与每个人都相关。因为大学经费主要是由纳税人提供的。
(一)2021年的工资性收入
校园APP查到2021年6月份工资如下。
(1)总收入22180.91元。
(2)各种扣款7196.3元,扣款占总收入的32.44%。
(3)税金974.37元,占总收入的4.39%。
(4)扣款与税金两项合计占总收入的36.83%。扣款的主要项目是公积金、养老金、失业保险、年金、工会会费(不含202元党费)。
(5)总收入扣除各项税费后打卡金额为14010.24元,即实际收到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总收入的63.17%。
本人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所推行的“重在个人表现”的高考政策,才于1979年考入大学,1983年大学本科毕业以后进入上海财贸系统的一所成人高校任教,如今在上海一所从属于上海市教委的二本全日制普通高校担任三级教授。
大学教授分四级,一级教授一般是院士,二级教授一般是校领导(当然大一点的大学也有不少专业教授被聘为二级教授),在比较小的大学,专业教授被聘为三级教授也并不多。我曾经向校长提议:你们把二级教授名额都让出来给专业教师。校长很开明,他说:如果不够,就一定让出来。我说,即使有额度,我也不想申报了。
另外,原来有职称的副教授与教授自从担任行政以后,他们仍然占着副教授与教授额度,为了保住这个职称,每学期都要从系部分点课程。双肩挑,其实是两头都占位。这也是副教授、教授指标不够用的原因之一。
大学教师的工资,分两块:一块是财政工资,8484元,5号发放,打入浦发银行。这块工资每月都一样。另一块是校内工资,也就是所谓的“绩效工资”,每月18日发放,打入上海银行。很多项目都看不明白,也从来不看。但我做过一个简单的比较,行政工资远远高于专职教师。因为行政工资高,所以,很多专职教师做了行政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做专业教师了。当然做行政要坐班,做行政的同时还可以上点课,上课按课时支付讲课费。专业教师一般不用坐班,一个学期完成150节以内的讲课任务,就算基本完成工作量,但每逢周二必须返校,否则也要扣钱。当然,很多大学对教师还有科研要求,接不到科研项目、发不了所谓的“高质量论文”,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二)23年前的工资单
我找到了一张23年前的1998年1-6月份的工资单。当时是副教授,不分级,如今副教授也分级。
(1)当年1-6月份学校发放的各类报酬合计为23485.80元,扣除642元公积金、552.3元养老金、11.7元个调税,打卡净收入22279.80元,平均每月实际现金收入为3713.3元。
(2)按此计算,当时的扣款额占总收入的比重是5.08%,税金占总收入的比重是0.05%,两项合计占总收入的5.13%。
(3)从1998年到2021年,扣款与税金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5.13%上升到了36.83%,23年净增31.7个百分点,按算术平均,年均增1.38个百分点。当然公积金等扣款退休以后可以提现,公积金制度的完善也为解决购房难问题提供了一定的途径。
(4)当时月收入具体项目包括:基本工资548元、职务工资569元、教育津贴30元、校内津贴773元、书报费60元、奖金45元、节编奖91元、交通补贴150元、伙食费补贴100元、房租补贴2.5元、独保费2.5元。
(5)此外还有超工作量课时费,根据上课多少发放。
(6)那时候的每月扣除项只有三项,金额很少:公积金107元、养老金95.2元,个调税5.85元(固定缴纳,有些月份还不用缴纳)。
(7)这一年1月份发了3000元年度奖金,分为“其他奖金”“年度奖金”,各1500元。
1998年月均3700元属于“较高工资”了。那一年7月份我商调到上海一家大型连锁企业担任总经济师,直接进入五人班子,第一个月没拿到工资,因为企业不像学校每个月按时发放,旱涝保收,企业是先做后拿,我7月1日报到自然拿不到7月份的工资。等到8月份总算拿到了工资,才2000多元,远远少于学校的工资。但年终发奖金的时候,老板把班子里的其他四个人叫到一起说,全年年终奖每人6万,你来公司半年,年终奖减半3万。我觉得合情合理。加上这3万元,企业工资就高于学校工资了。令人感动的是:年终的时候,学校还发给我800元年终奖,说人均1600元,你做半年,给800元年终奖。也正是因为这800元年终奖,2007年学校邀我返校工作,我就欣然接受了。
按上述数据计算,2021年的月工资净收入是1998年的3.77倍,23年月工资净增2.77倍。公开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854元/平方米,2021年1-5月全国房价平均价10625元/平方米,房价涨幅是5.73倍,4.73倍。如果用现在的钱去买现在的房子,那就完蛋了。还好,过去的钱卖了过去的房子,如今的钱不用买房子租房子。尽管工资涨幅不大,但生活质量没有受到影响。
做行政的工资收入比专业教师高,但天天上班也挺辛苦。其实,上课完全是一个良心工程,一周只上1-2次课,要是认真备课,每天可以有事做。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多太快,有很多东西,学生知道,老师未知。你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查,你讲得不符合网上所说的,就会被学生质问。教师得练就火眼金星,一眼就能看穿网上说得不对的地方,并讲出道理,摆出事实,列出数据,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你才有资格去纠正他们,甚至教育他们做得更好。这就是“身传言教”。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对他们真正有用,他们也会敬重你,靠近你。没有必要去责怪他们,一切都靠自己的努力。我常常称他们为“同学”或“学者”,即共同的学习者。
(三)项目性收入
大学教师的收入,除了工资,其实还有名目繁多的项目。自己的项目自己负责,系部或学院的大项目由领导分拆以后交给教师做。教师用公务卡使用经费,凭发票报销。对教师来说,这活比上课、搞科研更揪心、更纠结。钱在账上,就是用不了,这是常态。实际上很多项目经费就这样烂在路上,即使报销的,也有很多是浪费的。如果给足GDP的4个百分点,浪费会更大。教育经费的浪费是大学乃至全民的一个痛点问题。纳税人把金贵的收入交给政府,政府为了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再下拨给学校,为了避免吃大锅饭,就弄出各种名堂,想以此激励大学比从前做得更好。出发点是好的,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浪费极大。大学周边滋生了一大批靠大学生存的公司,有很多项目经费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流失了。
(四)名目繁多的项目
大约在15年前,上海搞起了“高地项目”与“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紧接着是“重中之重重点学科项目”。我本来以为“重中之重重点学科项目”是一个笑话,后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真的看到了“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再后来是085内涵建设项目、专业转型项目。这些都是大项目,立项以后会下拨很多钱。但申报、评估、检查、验收,走流程消耗了无数精力,常常是经费快到期了,项目才批下来。教育主管部门的行动总是慢半拍。但钱是他们给的,鞭子在他们手上,他们手里个个都拿着“紧箍咒”,除非你不要这一切,否则就得百依百顺地听他们的话。尽管他们所说的,也不一定是对的,甚至是错的。
例如,有一位教育主管部门副处长曾经到某校参加一个专业评审,就开骂学校的一位副教授:“你这样做有屁用!”。当时我也在场,想给他两个耳光,最后还是忍住了。但这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副处长说,怎么评价一个专业?两条最重要:
第一,双证融通。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时髦的概念,即除了毕业证,再弄个其他的专业证书。出发点不错,给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或进入行业的准入证书。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靠证书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这条路基本行不通。国务院对专业证书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很多证书,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做到后来成为一种牟利手段,因此越做越烂。
第二,国际证书。国际证书听起来高大上,烂起来其实比我们自己折腾的证书更烂。中国的大学专业,如商学院,让外国人来认证专业,我认为基本不靠谱。这两点不太靠谱的东西,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考评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其实是偏离了 “中国特色”“中国国情”“中国情怀”。
“转型项目”还没有结束,更大的项目又来了。这几年已经开始折腾“高原”“高地”等项目,当前最热的是“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也确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编故事、讲故事、圆故事的成分很大。各个学校以及下属的二级学院与系部,都在围绕“项目中的故事”转圈,就看谁转得好、转得美、转得圆、转得“对胃口”,就能多得项目,多得经费。
教育界也是由人货场组成的一个大圈子,而且也存在垄断,学术垄断比经济垄断更可怕。不打破学术界、项目评审界的垄断,建立公平公开的项目竞争机制,大学的学术研究将难以有新的突破。当然,如果能冲破当下按照项目拨付经费的办法就更好。“项目制”造成了教育经费的极大浪费。
(五)大学应该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
什么叫讲道理?就是有理有据,就是科学呀!大学如果不讲道理,那怎么做研究?又怎么教育人?培养人?
1979年我读大学的时候,商科大学基本没有专业教材,很多教材都是教师刻蜡纸油印的,装订油印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基本功。如今的大学旧貌换新颜,不仅校舍高楼大厦,办公干净明亮,运动场所、图书馆、实验室等都是花重金打造。但也存在“不讲道理”的情况。
衡量学术成果的标准不是对社会有没有用,而是看杂志级别。强调高级别的杂志发文章,实是学术界的“内循环”,缺乏与整个社会的“外循环”。当然,有很多大学的科研成果也应用到社会实践。教师写文章不仅不给稿费,还要给出版社支付版面费,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于是就形成了大学学术的“堕落性恶性循环”,用纳税人的钱,花钱去发文章,发了文章以后再拿学校奖励,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几十万。我不知道这是重科研还是重扭曲了的“科研指标”。这也不能怪学校,因为上面就是用这些指标来评估学校的。
大学的考评指标与考评体系不改革,会严重影响大学的创新发展。只要身在大学,就能感受到点点滴滴的痛点问题。但都觉得说了也不太可能会有所改变。到底是什么力量阻碍了大学的改革?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学的前途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未来。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