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造车,小米又花了5亿
“米车”生态投资版图的特点,就是“轮毂未动,投资先行”。
2021年立秋刚过,身着浅色衬衫、深色牛仔裤搭上小白鞋的雷军如约履行他一年一度的演讲。
今年以来,雷军身上的标签是造车。毕竟在他口中,这是他堵上全部身家的“最后一次重大创业”。只是在长达三小时的演讲中,他却对造车这个选择,只字未提,外界多少有一些诧异。
殊不知,雷军默不作声的出手了。从8月20号至今,先是传出小米收购恒大汽车又被否认,随后小米又参与了智慧停车独角兽企业爱泊车的战略融资,以及日前花了近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这笔交易是雷军自官宣造车以来,花费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
当然,这并非是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第一笔投资。短短的五个月里,小米分别对纵目科技、禾赛科技、深动科技和几何伙伴进行了投资。这四家公司都是自动驾驶公司,有的专注于核心传感器的开发,有的则是专注于整套自动驾驶方案的研发。显然,小米的第一台车越来越快了。
一出手近5个亿,小米买下一家自动驾驶公司
2017年的春节,一个叫做蔡锐的年轻人和他的三个同事李志伟、杨奎元和张弛正在焦虑,这时候他们打算从一个被誉为人工智能界黄埔军校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离职,准备再创业。
从自带光环的企业出走,至少得干出点什么才不负众望。蔡锐他们在研究了多个创业方向之后,最终选择自动驾驶作为创业目标。这并非一时冲动,蔡锐、李志伟及杨奎元三人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十年间,工作重点是AR(增强现实)技术的研发。期间,蔡锐和李志伟还曾参与过微软的明星产品HoloLens的研发,这是一款将物理和数字世界结合在一起的混合现实设备。
不过,有着丰富的AR技术经验,但是他们却没有选择熟悉的领域。作为创始人之一,时任深动科技CEO的蔡锐曾说过,在选择方向的时候,不是没有考虑过AR/VR技术,只是“AR/VR 技术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爆发,而另一边包括自动驾驶公司在内的 AI 应用则在高速发展。”
新能源造车的风吹来,让他们确立了目标与方向,此时创业的资金成为蔡锐四人最为担忧的。毕竟人和技术只是食材,想要料理好创业这道菜,这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烹饪。也是从这时起,蔡锐等人就开始考虑接触和拥抱投资方。不过,在小米正式收购之前,深动科技已经获得了累计数千万元美元的天使轮和A轮的融资。
有意思的是,公司在成立之前就拿到了投资。当时,他们四人对自我认知很清晰,知道自己并非土豪,所以就拜托身边的朋友将项目规划送到投资人手中。有时候,有些创业项目需要耗费长时间才能寻找到合适的投资人,但蔡锐四人递交项目后不久,就和两家投资方约好了见面时间。更戏剧的是,这次见面放在了同一天的中午和晚上,而当天聊完这两家都决定要投。之后,他们拿到了晚上聊的那家投资方的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这家投资方就是后来与红点中国一同参与深动科技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的源码资本。自此,深动科技在2017年7月正式成立,并逐渐扩张到如今的30人左右的团队,其中有20人或将成为小米造车团队的一员。
直至今日,深动科技仍在自己最初选择的赛道上前行,也恰好由于创始人们丰富的AR技术经验,所以目前深动科技主要的商业模式是“To B”。具体的说,深动科技的盈利方式是将现有的感知、高精地图和高精定位技术方案输出给其他有需要的公司。
如今,这个有需要的公司就是小米。早在今年7月底,就有媒体报道,小米要计划收购深动科技,当时传言称小米要以10-12亿人民币才能成功达成目标。如今,尘埃已然落定,小米仅花费不到100亿造车费的1%就将深动科技纳为自己的子公司。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次收购将补足雷军造车中自动驾驶技术的短板,小米造车落地将加速前进。此前,小米总裁王翔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实际上是智能电动车里面最重要的一项核心,“希望通过这次的收购缩短小米自动驾驶汽车上市的时间。”由此,可以预见的是,这笔买卖虽是小米造车后的第一次收购,但是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雷军买买买,悄然缔造一张独特汽车版图
实际上,在收购深动科技之前,小米已在自动驾驶领域多次出手。
6月中旬开始,小米发布大量自动驾驶的招聘信息,内容包括数据平台、控制、感知、定位、多种算法以及高清地图等方面的岗位。正是这不经意的招聘公告,展开了小米造车生态链的版图。
同月,雷军便出手投了两个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一个是做汽车驾驶辅助技术系统供应商的纵目科技;另外一个则是为汽车提供激光传感器的研发制造商禾赛科技。随后的7月底,小米还参与了造电池企业蜂巢能源的B轮融资。进入8月,小米的节奏加快,月初就投了自动驾驶方案解决商几何伙伴和专注3D光学和智能音频的聚芯微电子。
在上述收购案发生的前三天,雷军投了个智慧停车头部企业——爱泊车。此前,爱泊车获得4轮融资,其历史投资人包括高榕资本、绿动资本、蔚来资本、中金资本、深创投、58产业基金、交银国际、湖南财信、正和岛、中冀投资、中关村启航、中关村科学城、乔戈里、海峡金控等知名基金,由此,其一度被业界称为智慧停车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虽还未造出实体车,但与这家缔造了营业收入过千亿、粘性用户数亿的智慧停车独角兽合作,小米便也掌握了智慧交通的核心技术。事实上,这是小米在缔造其“米车”生态投资版图的特点,那就是“轮毂未动,投资先行”。
慢慢铺开小米这张汽车产业投资版图,可以发现小米在3月正式官宣造车之前,早已入局。投资界梳理小米出行方面的投资情况时发现:早在2011年7月,雷军就曾以一个个人投资者的身份投了一家汽车后市场服务的企业木仓科技。这家企业虽陌生,但其最知名的产品就是每个考驾照的用户都会用的“驾考宝典”。自此,雷军携手小米开始对汽车产业链进行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在这十年期间,小米至少投资38家出行相关的企业,其及旗下产业基金参与了57轮次的融资,其中不乏包括蔚来汽车、Momenta、货拉拉、小鹏汽车等目前在新能源造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头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从小米的投资数量上来看,雷军创办的顺为资本已然成为其最重要的一个投资主体。粗略统计,在小米投资的近400家企业中,顺为资本直接出手的就有23家,参与融资的达到38轮次。
“顺势而为”是雷军的微信号个性签名,也是顺为资本的名字由来。同样的,顺势而为也是雷军投资的理念。
目前,从汽车的动力电池到智能停车系统,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已经涵盖了关键感应器供应商、到自动驾驶方案商和自动泊车方案商,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链。
这种将“盘子”做大的方法正是归因于“顺势而为”这种理念。早些年,雷军还是个投资人的时候,他就开始探索着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当时,小米投资了很多初创型公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小米承担试错和人才成本。同时,小米又会“孵化”这些公司,通过自身的供应链推进初创公司的发展。
正是这种“投资+孵化”的概念,不仅逐渐打造出属于小米自己的投资技巧,也是十年前雷军能够打动二把手林斌入职小米的主要原因。当时,林斌觉得这种前瞻性的投资方式,不仅能够发展小米自身,同时还能拓展企业版图,实现互利共赢。受此打动,林斌成为了小米的二号员工,与雷军携手创造了小米世界。
在今年小米11岁生日的时候,52岁的雷军进行了他个人的第三次网络直播。在直播间中,雷军发起过一个投票。按照网友投票的意向可知,小米的首款汽车将从轿车或者SUV中诞生,售价的区间计划在10万-30万元之间。但是究竟小米汽车能否落地?是否又继续沿用当前的品牌?在未来,小米汽车究竟又会是什么样子?一切正渐渐浮现。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