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餐饮人联名“求援”房东减免租金,一声叹息两行泪
遭不住了!
成都多家餐饮联名呼唤“中国好房东”
昨天晚间,一张成都餐饮创业者联名求援信出现在朋友圈,标题是《求援“成都好房东”共做“成都好老板”》,多家知名餐饮品牌盖章和老板签字,如集渔、吼堂、甘食记、九锅一堂、霸王虾、书亦烧仙草等。
细读联名求援信,深深感受到了成都餐饮人在经营中的不安和焦虑。“无论是减免租金或是缓交租金,您多给予支持的每一点,对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据悉,这份名单还在持续增加。真诚的求援信里,透露了三个信息:
一方面,是抗击疫情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给餐厅带来前所未有的焦虑。
信中提到“今年是无比焦虑的五一,营收数据和餐厅现场传达了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在成都没有大的疫情情况下,顾客大量‘消失’,人均消费趋势性下滑,往日的节日营销也失效了。”
这不禁让内参君十分感慨:这个五一,身处疫情“暴风眼”的北京、上海、河南多地均禁止堂食,餐饮人纷纷摆摊自救,艰难求生。本以为没有疫情干扰的成都可以“滋润起来”,没想到真实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或许,成都餐饮人尚能通过联名的形式发声、抱团取暖,而北京、上海一些老板,内心的煎熬和酸楚更是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餐饮人正与巨大的成本压力“殊死一搏”。
“之前对于疫情太乐观,觉得短时间内结束,于是拓店、签约、加薪等等,但现实是,完成设定的年度计划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却又不愿意闭店、裁员和抛弃责任与担当。我们将不得不和巨大的成本压力殊死一搏……”
这一段描述,道出了全国餐饮人的这三年的“曲折”:过去两年时间,餐饮人拓店、抄底,其中不乏多家头部品牌,而事实上,面对这场遥遥无期的战役,面对各项成本的飞涨,餐饮人一面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一面艰难自救。
最后,不能“就此放弃和认输”,未来还需积极乐观面对现实。
或许是成都人的乐观,或许是餐饮人的坚韧。联名信最后提到——五一前我们太乐观,五一后我们不悲观。携起手来,为不闭店、不裁员而努力。
信中提到了“好房东”和“好老板”唇齿相依的关联,期盼“成都好房东”的佳音。或许,这是真实的成都餐饮人心声,也是全国餐饮人的心声。
压力重重下
成都餐饮经历了什么?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根全国国内旅游出行人次同比减少30.2%,旅游收入同比减少42.9%,不足疫情之前的五成。对于成都这样的旅游旺地、餐饮旺城来说,受到的波及十分明显。
即便是2020年的成都,日均客流也“超10个九寨”
此前,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接受采访时表示,整个“五一”,成都市区的餐饮相对还是比较艰难的。“也有个别餐厅不受影响,生意非常好,但是整个市场都比较糟糕。像我们的门店尽管开在人流量相对不错的商圈,营业额也下降了20%。”
关于近期成都餐饮,餐饮行业营销专家、露露的下午茶创始人徐露给出两方面的客观分析。
一是虽然整个成都的防控不错,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但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特别是太古里商圈属于4月份疫情的重灾区,主要是由游客支撑。即便本地没有疫情,但进入了“反向隔离状态”,外地游客进不来,业绩下滑严重。太古里商圈“平均下滑在60%-80%”。
二是顾客的消费被抑制,人们捂紧了钱包;同时消费被分散,人群不再聚集在城市以及核心商圈,而是分散在城市的社区商圈以及户外露营地。
种种事实佐证,成都餐饮“集体犯难”。
对于这次联名信,烤匠创始人在朋友圈表示:我们创业以来,从来没有关过一家店,如今,在“关掉有的门店前”,先吼一嗓子;另一位外地的同行表示:这些品牌,都算是在成都餐饮圈近十年来摒弃浮躁、摒弃赚快钱、认认真真做品牌的创始人了。遇到不确定性的市场,相互支持才能互相成就。今年不易,努力好好活着才能绽放。
对此,金小蜂律所合伙人洪凤平律师感叹今年的餐饮太难了,“我觉得他们还是希望能做个好老板,不裁员,不闭店,所以才迫切希望房东可以缓交租金,减少租金,一起共渡难关!这次多家知名餐企联手起来,也是想要有更大的呼声吧。”
不仅仅是成都
全国各地都有“呼声”
呼吁减免房租的,不只有成都。内参君盘点了一下,发现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呼声。
有的是餐饮协会和烹饪协会发起,比如今年3月份的深圳、珠海、湖南等地,相继发出呼吁书;
对于餐饮人来说,大家的呼吁有以下几大核心诉求:
其一,积极抗疫,坚持到底。整体来看,大部分餐饮人表现得是积极乐观心态,一边响应防疫政策,一边不断开拓新店。
洪凤平感慨:"这些老板,他们都是在成都认认真真做品牌的人,是最想要撑下去的那波人,也是目前压力最大的那波人。他们大部分品牌都是直营店,门店数量在几十到上百家不等。呼吁减租是无奈之举,毕竟在反复打击后,再厚的家底也见底了。”
其二,减免房租,降低税负。疫情的复杂、长期不稳定性,使得餐饮业在积极面对中,更迫切减少成本压力。在经营来源堪忧的现状里,房租、赋税、人力等成本就是餐饮人主要的负担。
“过去两年,餐饮业其实已经在洗牌了。盈利模式不好、没有能力及时调整、家底不够厚的餐饮品牌,逐渐被淘汰出局,留下来的是那些能够及时止损、转型、盈利能力强、家底厚的餐饮老板们。不过,今年疫情态势严重,消费力变得更差,对这些企业来说也是雪上加霜。”洪凤平称。
对于这些呼声,有商业地产大佬“出手相救”,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国好房东。比如两个月前,华为宣布,给华为内部服务类商户减免租金。
也有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国家14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针对承租国有房屋的商户提供部分减免。
网红城市、旅游旺地的难言之隐:
成也流量,难也流量
成都的“难”,撕开了餐饮人的另一处隐痛:成也流量,难也流量。
这两年,像成都、长沙、深圳、厦门等旅游旺城,由于疫情的多点散发,大大降低了人们外出旅游的频率,“抽底式下滑”的背景下,直接导致面向游客定价的餐饮品牌收入断崖。
毕竟,流量“加持”下的网红城市,餐饮的火爆是否持续,与游客、流量、特定的局部市场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本就存在不稳定性。即便当地疫情可控,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被“反向隔离”。
去年,茶颜悦色关店“七八十家”,就给了行业很深的震撼,要知道依托长沙这个地标的流量加持,茶颜悦色采取“密集扎堆开店”的策略,强曝光+强流量+强声势。然而,这一策略似乎行不通了。对此,官方也坦言:疫情之下,要承担人流减少带来的结果。
茶颜悦色只是一个缩影和典型,内参君和不同的旅游旺城餐饮人聊了聊,大多都因客流的下滑压力重重。
内参君与长沙、深圳、厦门同行对话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认为,等疫情过去,或许餐饮人需要重新定义“本地化”,只服务本地客群、仅仅围绕本地人的消费需求和特征提供服务,减少对外来流入客群的依赖。这相当于开启了餐饮本地内循环。
这对行业来说是一种保守退化,但是对商家来说或许至少可以保命生存。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