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零售人究竟得的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无名
近日联商网做了一个“关于疫情下零售人心理状态”的调查,其结果不由令人有些震惊,但又不出所料——近8成零售人严重焦虑。如此大范围的普遍焦虑,反映出的不仅是个体的焦虑,更是所属企业乃至行业的焦虑。但现象其实不是重点,而重点应是“该怎么办”。
一、先把企业“当人看”
我们往往把企业与组织视为“冰冷的”,这冰冷与人的“鲜活”相对应。但实质组织是鲜活的,因为所有的组织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人组成的”,换言之,没有人即没有组织。
所以,组织的焦虑实质是因为人的焦虑,更深刻一点应该是“一把手及其管理团队的焦虑”,就像你翻阅古今经典战役则会发现,敌人往往愿意使用“安排间谍、策动内乱”的方式,且往往收获奇效,但如果受害方“中军不乱”,主将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那么很快军心就稳了,各营就静下来了,策动叛乱的就被抓出来了,敌人的奸计就被攻破了,而且本方的士气大振、而敌方的士气则受损。
所以,当下的普遍焦虑实质反应出“主将的心态”,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焦虑已经出现了普遍传导,整个行业已然“军心大乱”。但试问在当下的这种大环境下,又有谁能不焦虑呢?或许只有圣人与伟人吧。
综上,其实可以做一个判断——大多数商企已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症或抑郁症”,“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所以,其员工才会出现如此大范围的集体焦虑,占到绝对多数。
二、“焦虑症”or“抑郁症”?
如若对心理疾病有初步认识的读者应该知道焦虑症与抑郁症是不同的两种心理疾病,更可谓是截然相反,用通俗一点的话来形容:
焦虑症是怕死,抑郁症则是想死。
曾经有一位得过焦虑症的朋友和我描述过ta发病时的症状,就是若走在路上看到个烟头,就会联想到会引发火灾,然后联想到自己被困在火里,葬身火海…所以想到这里,ta就寸步难移了,直接自己打120送医…这确实不是说笑话,更没有任何夸大,是身边人的真实经历。
而抑郁症则与之相反,他们则会产生自杀倾向,严重者必须有人守护,不然则真会发生不测情况。
所以,企业亦然,要治病、先要确定究竟是哪一种病,然后再对症下药。如若不对症下药或用错要,那么后果比“不治”还严重…
三、如何“对症下药”
在我看来,当下商企大多得的是焦虑症,但距离重度抑郁其实也已不远。焦虑症的症状是什么?除了“极度怕死”外,最明显表现则是“无法集中精力”,思维一直是散的状态。我曾为一位其时正患焦虑症(那时我尚不知道)的朋友介绍一业务,在聊的过程中,我发现他虽然正襟危坐,但似乎总是“神游在外”,后来他逐渐康复后和我说起这段经历:
“我那时完全无法集中精力,脑子全是乱的,你们在聊的什么我其实根本就没太听进去…”
而当下焦虑中的商企不也正是如此吗?总在想这想那,想怎么开源节流,想怎么“出奇制胜”,有多少精力真正放在主业上?且想法决定行为,总在不断“尝新”,但又都是“浅尝辄止”,遇到一点问题就抓紧撤退;总是“朝令夕改”,领导者上午布置了一个想法,中午就自己推翻了,然后下午又一个想法,晚上再推翻…其结果是不仅让自己越来越焦虑,且让全军都陷入了焦虑与迷茫之中;不仅新路没探索出来,且主业也开始荒废了,更何况为探索新路而投入的巨大成本与人心消耗…你可以想想最近某个屡登头条的某家电卖场巨头,是不是正是这样?
所以,在当下最当先与最重要的一味药就是“镇定剂”,越这种迷茫、焦虑、复杂时刻,越不能乱,越需要全力聚焦主业,越不能“有病乱投医”,且妄图“走捷径、弯道超车、出奇制胜”。
在此我送各位领导们一味“宽心药”,在不出现极端情况的前提下,我国市场体量与人口红利至少10年内是没问题的,即便“全部内循环”也足够(其实对于国内企业,全部内循环难道不是利好?),只要你在某一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在自身不出现较大战略失误的前提下,一定是能活得很滋润的,重点在于“能不能在你所在的领域做到出类拔萃”,所以关键在于“聚焦与持续深耕”。不止企业,人也一样。
另一方面则是要弄清楚“病根”。心理学有许多流派,比如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代表人物,在此不做展开,只说一下结论,我挺“阿德勒学派观点”。
简而言之,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即为“目的论”,即任何行为实质都因为目的,比如抑郁症,其实目的就是不想出门与见人,所以表现出相关症状,以达成相关目的。且阿德勒学派对于治愈心理疾病的方法也相对统一,就是让患者别那么自私,要有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利他理念。
所以,当下商企的患病之源实则是“自私自利、只想自己、根本不想或很少想员工、顾客、合作方等”;另一方面,又被“欲望所裹挟”,总想“弯道超车”…试问这样下去病能好吗?不越来越重就烧高香了!因此,解决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报团取暖、合作利他、成人立己,即把视角从自己转向他人,比如员工、消费者、合作方及各大友商。换言之,如若大家都很好,自家企业会不好吗?
以上,望有启发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