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实体零售关店超1000家,餐饮是重灾区
出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刘嘉玲
编辑/周松平
疫情严冬下,零售商业举步维艰,不少人已经“冻毙”于这场旷日持久的风雪之中,门店倒闭潮汹涌袭来。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止4月底,2022年以来全国各业态合计已有超1000家门店停业,更有超1300家门店即将在未来三个月里关闭,波及餐饮、零售、娱乐、体验等多个业态,其中餐饮、零售(主要是服饰、美妆)成重灾区。(表格见文末)
按照已关店数量从多到少,我们将之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传统业态餐饮业,第二梯队则为超市、百货、影院、服饰、美妆,第三梯队有健身房、娱乐、生鲜、运动馆、早教中心等。
本文聚焦餐饮、超市、百货、美妆、影院五大业态,梳理回顾零售商业今年以来的关店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分析问题,探究症结所在。
01
为何首当其冲的总是餐饮业?
截至到4月底,餐饮业共计21个品牌、将近100家门店闭店。其中新式茶饮品牌闭店最多,共有6个,在21个闭店品牌中占比29%,甜品点心品牌和西式快餐/简餐品牌均为4个,占比均为19%,中式快餐/简餐品牌3个,占比约14%。
作为一种既能囊括大众需求又能快速复制扩张的品类,茶饮和火锅以雨后春笋般快速扩张,但同时也面临闭店的尴尬境地。4个月不到,21个餐饮品牌关店停止营业,连锁中餐品牌水煮道、趣巴渝、东方既白关停所有店铺,意大利超人气冰淇淋GROM中国首店营业仅三年就关店,韩国品牌途尚咖啡接连关停5家门店退出中国市场……
陆正耀新创立的快餐品牌趣巴渝(原名“趣小面”),开业不到半年已连续关闭北京、重庆、杭州等地的所有门店。趣巴渝主打“小面”,但小面赛道过于拥挤、分裂。另外,与小面赛道头部品牌陈香贵、和府捞面、遇见小面相比,趣巴渝没有特色、没有客群基础,且价格偏贵,作为日常快餐,可替代性强,多种因素叠加让趣巴渝黯然离场。
连锁茶饮一直以来的问题在于快速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无法有效提升。所以在疫情影响整体消费收紧的大环境下,原料、租金、人力等各项成本高企不下,缩减门店实则是在变相地降本增效。3月18日,明星茶饮品牌谢谢茶关闭北京线下所有门店,并使用智能奶茶站模式投放线下市场。所谓智能奶茶站,即取消了传统的人工制作饮品,而且通过奶茶机进行制作,但这番布局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检验。
疫情的确让餐饮业受到很大打击。但在疫情这场持久战里,仍有很多企业在想办法自救。海底捞先后摆摊卖早餐、卖水果、卖盒饭、卖饺子、卖小龙虾,现在已经开始卖冒菜了;Manner Coffee、东发道等原来没有外卖业务的品牌如今也纷纷上线外卖服务,拓展增收渠道;中式快餐连锁品牌吉祥馄饨通过搭建数字化中央厨房积极探索线上销售之路,第一个月就做到1000万的销售额。
02
大卖场“迟暮”?
在2022年不足4个月里,已经有48家超市闭店。其中沃尔玛关店数量最多,闭店12家,占比约25%,其次是盒马鲜生6家,占比约13%,家乐福和三江购物分别关店5家,占比均约10%。
统计期内,两大外资超市沃尔玛和家乐福合计关闭了17家门店,占比达35%。至于关店原因,二者给出的理由都是“租约到期”,但背后实则是外资超市大卖场在中国的传统打法已失灵。
上世纪90年代,外资卖场进入中国主要看重的是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和低水平的市场竞争,到了今天,这些优势在逐渐消失。以往传统商超遵循“场货人”的运营逻辑,在城市的黄金地段选址开店即可保证商超业绩,但消费升级和电商冲击让传统商超无法承受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因此,租约到期后闭店似乎是最佳选择。
再观内资,乘着新零售风口而起的盒马鲜生过去数年一度是市场新宠,门店全国遍地开花,相比之下,如今的关店动作颇为扎眼。
盒马自2016年强势上线开出首家门店后,就在全国各地疯狂扩张,现如今全国门店已有300余家。2019年5月,盒马关闭苏州昆山吾悦广场店,这是盒马问世以来首次关闭门店。今年不足四个月里,盒马以“业务优化升级”、“业务调整”等为由,相继关停了南京新街口东方福来德店和集庆店,以及青岛泰山路店、广州建华汇店、成都天府长城店。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盒马单店日销售额约为80万元,2019年盒马共计250家门店创造了400亿元的年销售额,单店日销售额约在44万元,下滑较为明显。阿里去年一季度的财报也暴露出盒马的盈利情况,据悉,盒马的单季度亏损大约有30亿元,亏损率也已达到21%。连续亏损的背后是独立盈利能力的缺失,不难看出,关店是盒马优化门店结构,确保盈利能力的一个无奈之举。
03
百货式微,传统百货的出路在哪里?
2022年伊始至今4个月,已经有10家百货商场陆续关店,关店身影中主要以外资百货为主,包括SM百货天津店、新世界百货成都店、新世界百货哈尔滨店、重庆远东百货大都会店、重庆富安百货、平和堂百货长沙东塘店。内资百货中,南城百货广西两店、许昌新玛特总店、东百花地湾百货等均已闭店。
百货寒潮下,外资百货正在加速退出中国市场。
3月16日,韩媒报道,韩国乐天集团将关闭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将重心转向东南亚,正式退出中国市场。此前,因乐天集团决定向萨德反导系统提供部署地,中国民众掀起“抵制乐天潮”,至此,乐天集团在中国的业务遭受重创。
同样在3月份,位于SM天津滨海城市广场内的SM百货天津店也宣布停业,停业口径为公司经营战略调整。4月,已开业长达25年的重庆远东百货大都会店也宣布闭店。
随着实体百货行业受到电商冲击,传统百货都在面临一样的增长困境,外资百货在中国市场普遍增长乏力。很多海外百货品牌不能及时适应中国电商的营销模式和新生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加之近两年疫情的持续影响,外资百货的困境显而易见。对他们而言,未来最关键的是,要理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转变经营理念,加深对中国零售市场的理解。
此外,传统百货设施陈旧、产品种类较少、整体功能较为单一,与新兴业态购物中心相比缺失娱乐、社交功能;传统百货一般面积较大,租金高昂,人力、供应链、管理等各项成本高企不下,经营压力大;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兴起,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工作的节奏。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百货想要走出经营困境,当务之急是增强和重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变革”成为百货的必经之路。
04
她经济盛行之时,美妆品牌为何频频关店?
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今年1~4月,3家知名美妆品牌出现关店潮,其中韩国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旗下两个子品牌悦诗风吟、HERA赫妍大面积关停店铺。
今年年初,爱茉莉太平洋宣布正在对悦诗风吟进行渠道优化,2022年将会继续调整中国的门店数量,将会关停600多家门店,最终只留140多家门店。
年轻品牌悦诗风吟产品主打“天然护肤”,但实际功效备受争议,其王牌产品绿茶水乳被消费者频频投诉烂脸泛油,导致悦诗风吟口碑下滑。高端品牌赫妍则全面关闭了中国线下门店,官方微信商城也关闭运营。
近年来国货美妆的强势崛起,极大地冲击着外资平价美妆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资生堂、联合利华等国际化妆品巨头均在抛售大众品牌后积极买进高端品牌,向中国市场进行高端化布局。对爱茉莉太平洋来说,不仅大众品牌不好经营,其在高端化妆品市场的地位或也因此受到威胁。
一边是韩妆“褪色”,另一边新兴美妆集合店品牌的生意也遭遇了滑铁卢。
4月21日,高端美妆集合店品牌HAYDON黑洞宣布,因疫情影响,他们在国内多地的门店已经暂时关闭,受影响的地区包括哈尔滨、杭州和上海三地,共有4家门店暂时闭店。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14家门店的黑洞来讲,闭店率接近30%。虽然品牌方给出的闭店原因是疫情影响,但是黑洞杭州首店湖滨88店已经人去楼空,项目方证实该店是永久关闭。
黑洞闭店暴露出新式美妆集合店初期发展中的问题。入驻产品大同小异,装修风格相差无异;用来引流的大牌小样普遍存在无授权、货源不透明的问题,产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线下门店重资产经营,但盈利能力欠缺;线上渠道不完善,不能转换流量。
新式美妆集合店虽然抓住了风口,但没有做好长期经营的准备,品牌们需要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品牌生态链才能站稳脚跟。
05
疫情之下,影院如何度过寒冬?
自2020年末疫情出现以来,影院寒冬也开始到来,作为典型的封闭性公共空间,影院复工时间受当地疫情影响变得不再确定,有些甚至直接无限期停工,很多影院倒在了这个“倒春寒”中。
经《联商网》统计,截至4月底,全国已经有9家影院闭店,其中大地集团旗下的橙天嘉禾影城、中瑞国际影城、大地影院均有闭店,共闭店7家,另外两家分别为百老汇影城以及北京苏宁影城。
毫无疑问,疫情对于影院的打击是致命性的,除了客流的掐断,上座率的下滑,疫情反复带来的行业不确定性,导致新电影档期时而出现临时撤档或集体延期情况,排片率下降,影院面临无影片可播,又加剧了客流的锐减。
今年清明因疫情影响,原定上档的11部电影临时撤档,仅有3部进口片上线,在全国影院营业率不足50%、国产新片全部撤档的情况下,今年清明节三天票房仅有1.1亿元,创下了近10年(2020年除外)清明档的最低票房纪录。而3月电影市场的总票房仅有9.13亿元,创下了近10年来(2020年除外)的电影票房历史新低。
此外,电影院正遭受着新的冲击,流媒体电影已经在尝试触动传统院线电影的奶酪。2020年之前流媒体电影一直被传统院线电影抵制,但疫情爆发让流媒体电影开始被接纳。原定于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妈》因疫情被撤档,随后改为在抖音、快手等多个APP上免费观看这一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一操作也正式开启了国内网络电影时代,优爱腾三大平台也在针对市场变化做出调整,网络电影正在成为新的蓝海市场。
疫情已让院线电影倍受打击,网络电影又挤入赛道分一杯羹,院线电影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占。当下,院线电影亟需抓紧自救,突破困局,重新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
去年8月,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推出沉浸式剧本杀品牌“万影寻踪”,由原有的影城大堂改造,设立4个不同主题的游戏房间。8月28日五角场万达影城又联合上海当地脱口秀团队无糖脱口秀,首次将脱口秀表演搬进电影院。“电影+”或许可以重塑影院生态,为影院带来新的生机。
06
总结
各行各业闭店或多或少都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从本质来看,闭店背后是商业形态更迭、商业模式变革、消费升级、企业自身经营策略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换个角度看,疫情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自救过程中也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不管如何,对企业来讲,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王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时刻保持信心。
附:1-4月全业态闭店统计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