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当科技公司开起了「商场」,广州未来社是什么来头?

来源: 商业地产志 Copywriter Rebecca 2022-06-02 09:20

01.

当科技公司开起了「商场」

商业地产界有这样一句老话:做商业,就是在做「人货场」,研究人是第一步。

但实战中的不少商场却往往只关注了「场」和「货」,「人」的需要被放在了最后甚至被完全忽略了。

比起大多数商业项目都更认真地在研究人的需要,思考并搭建着未来生活方式场景的,正是本文谈论的项目——广州未来社。

项目相关信息>>

2019年正式开幕的未来社(ifland)是爱范儿旗下社区平台——一个汇聚热爱潮流生活的城市青年聚集地。响应爱范儿「Keep Patching 无限更新」的品牌主张,以「在有边界的城市岛屿,发现生命没有边界的可能性」为理念,发起一场「硅碳合基」的城市社区实验。

定位>> 广州城市文化地标,硅碳合基的城市实践;

区位>> 项目坐落天河北板块内的非核心商圈,周边被密集的居民楼包围,人流量一般,对商业体来说,算不上好地段;

交通>> 最近的地铁站点在800米外,在中心城区并无优势,地块不在主干道上,出入口和展示面也相当低调;

体量>> 2万多方的建筑面积,也只是和一个普通邻里中心差不多。

由此可见,广州未来社(下文简称「未来社」)的诞生并非按照传统思路下开发的商业项目,而这样一个从小学教学楼改造来的项目但却引来不少商业地产人的关注。

更有意思的是,未来社的主人竟然是广州本地一家科技传媒公司——爱范儿ifanr。

相信大多数年轻人都对「爱范儿」这个名字不陌生,更有互联网冲浪者将其定位为「数字潮牌」。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厌其烦地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公司背景:

爱范儿成立于2008年10月,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科技与生活方式媒体平台、数字化品牌服务商,以传播新知为已任,为海量消费者提供精品原创的科技及生活方式资讯,致力于「独立、前瞻、深入」的原创报道和分析评论。

公司曾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高科技高成长亚洲及太平洋500强等荣誉称号,累计获得融资3600万,投资者包含深创投、松禾资本等知名机构。

爱范儿合作的品牌包括苹果、华为、OPPO、特斯拉、耐克、Lululemon等一众让不少招商眼红羡慕的朝阳零售品牌,为其打造独树一帜的全案创意行动,进行用户沟通。

公司旗下拥有爱范儿、玩物志、AppSo、董车会、知晓程序、糖纸等多个互联网产品,还拥有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全平台数字化生态体系,发布渠道包括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及大量第三方社交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算得上是国内唯一一家在产业和产品领域同时具有强势影响力的科技媒体。

打开爱范儿的官网,品牌slogan「连接热爱,创造不同」映入眼帘。

近三年来,数字潮牌爱范儿发起的「无限更新计划」,对「用户社区」的本质形成了独特理解,并具象为「连接热爱」行动,身体力行地、广泛地拓展到现实大众。

无限更新计划是爱范儿探索兼顾用户、传播和社会价值的社区实验,面向的客群聚焦在一二线城市20-35岁的新中产,即趋势消费者、明日生活方式的定义者;

以「Keep Patching,无限更新」作为品牌主张,涵盖人文及观念(PEOPLE&VOICE)、艺术(ART)、科技(TECH)、城市(CITY)、方法及工具(HOWTO&TOOL)五大领域的实践;

以大胆先锋的气质,与敢于突破、引领明日生活的品牌伙伴共创,持续发起各种社区实验行动。

「patching补丁」这个码农必get词是这个无限更新计划一直提及到的关键思路——

「Life is a patching journey, the patch defines a better life.」人生是一段不断打补丁的过程,凡事未必都得推倒重来,自我更新也是一种生活哲学。

看到这个源自二次元概念的主张能真实地落到地面,是品牌带给我最大的感动。

踏进未来社,不管是建筑格局还是环境气氛都会让人联想起香港上环的PMQ元创方:

U形教学楼一样的设计,环绕一个不到40米见方的精致小广场,还有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内广场,装置艺术作品也围合出数个半室内外空间领域,共同构筑成为核心都市里难得的开放院落。

未来社在空间划分上分为共享庭院,会议生活区,原本的小学教室被重新分割成不同规模的门店、会议室、洽谈室,并利用家具,绿植等元素自由围合成不同的半私密性小空间,营造文化创意共享氛围,甚至分不清店和店之间的分隔,更像是走在自己家客厅、餐厅到后花园,没有明确的边界感。

还特别喜欢未来社最近正式统一对外发布的案名「ifland」,在这座如果岛上,活动的发生变得随机,展览空间也不再固定,而是出现在广场、走廊、墙壁……隐藏在不同视角、各类细枝末节之中。

*未来社平面布局

功能上,从「Keep patching无限更新」的内容主张出发,提供30+ 种?活?式体验:建筑美学、创意设计、虚拟技术、杂志创作、先锋影像、绘画艺术、黑胶收藏、原创咖啡、手工面包、美食烹饪、精酿汉堡、窑炉披萨、花艺植物、环保时尚、极限飞盘、纹身盲盒、正念冥想、沙龙分享、空间制造、摇摆舞…… 

主动挖掘及扶持有优秀创造能?的「?活创造者」及其品牌,正在孵化的潮流?化品牌达20个:

- 味来:?东特?的?化美?品牌

- 来意Light life:纯净素?及健康饮?品牌

- 10%happier及happier hub :正念冥想及空间品牌

- 荔枝飞盘:?州本?潮流飞盘训练营品牌

- 七哥MrLu:潮流纹身品牌

- THE BREAK:?州复古摇摆舞社团

- 雪竺芳疗:植物芳?疗愈品牌

- ?盒?little box:趣味少?美术?作室品牌

- PRO Arte GZ:室内?乐会品牌

慢慢丰富起来的业态还有自营的咖啡品牌TALLLK Cafe、户外美学家具零售Patch_in STORE、设计书店一墙书店、植物园满园花等,无处不是饱含灵感及风格的各类空间。

02.

爱范儿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想象和实验

未来已来,与其预言它、想象它,不如实践它、创造它。

未来社这一非典型商业体,引起了我对行业,或者说打造理想商业场景的几点思考:

1. 终究需要回归对人的关注

在互联网电商大行其道的当下,暌违已久的实体商业消费革新亟待复苏。

最近大半年中,我一直参与到某电商巨头线下购物中心的模型搭建工作,不时会思考一个问题,线上商城品牌走向实体零售 「新物种」过程中,到底缺失的是什么?

是商业地产从开发到建设落地的经验吗?是优质品牌的招商资源吗?还是把控线上线下产品同价的运营难度?

到后来发现都不尽然,最大壁垒在于理解从人出发、从体验出发,打破追随常规购物中心的状态,建立对突破传统经营模式的决心。

爱范儿作为一家科技传媒公司,传播的不止于科技产品如何日新月异、精尖技术如何内卷,而是对未来理想日常的预言,对鼓励优化生活的坚定态度。

爱范儿通过首次线下创业打造的未来社,就像是一处更开放、更真实、更亲近的理想生活实验场,致力于触发生活方式的新灵感,提醒人们要把关注回归,回归到科技真正服务的「人的生活」本身。

2. 内容的构建,无关载体

我对未来社的认知,来自第一届的bigger艺术书展。

2021年末的周末午后,我和朋友在家附近的广州TIT饭后闲逛,百无聊赖地打开手机搜寻了一下最近有趣的活动、热门的展览。

疫情后的广州,少了出国旅游,「如何让本地生活变得精彩」的话题热度持续上升,大大小小的城市市集和展览频率变高。

市集的兴起,可以说是因为他唤起了人们对自由贸易的向往,对个性化的追求。

身边不少朋友都说,挖掘到琳琅满目、有设计感的作品是逛市集的最大快乐,在这种活动中达成消费交易的比重开始越来越高,远甚于那些千篇一律的淘宝同款。

而对于那些经常漂泊奔赴在各类市集的摊主来说,他们并不喜欢选址在需要他们常驻开张、按月交底租的购物中心,而是能给予他们相对稳定客流以及高匹配度目标客群的市集场地,或是追随那样与他们品牌价值观一致的组织者。

未来社通过不时与当季流动展出、活动做主题结合、线下乃至线上的直播市集,已经聚拢了一群忠实的摊主和粉丝,成为「圈内」有号召力的常态市集组织地。

我们被有关bigger书展的一条推送吸引到现场,看到门口人潮汹涌,尽是排队检票等进场的年轻人,我才后知后觉正是之前时有经过的那座「学校」。

也就是这一次让我对未来社留下深刻印象,操场加上十几间打通的课室,号召了上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独立出版社、插画师及手作人通过摆摊集市的方式参展。

同样大小的空间里,一周七天满满安排上了摇摆舞、飞盘、脱口秀、二手交换等等内容,长久维持着周末有展有活动、晚上有酒有日落的惬意日常。

此外,社交媒体应用、动动手指就能够链接到各个领域持续生长的先锋青年组织,更可以使你不会错过未来社的正在进行时,体验趋于常态化、强互动、低延迟、高保真。

相较于那些总是把业态丰富度寄望在大体量的建造者、一味设定以大面宽、高层高作为形象店门槛的连锁品牌商,未来社通过场地共享、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带来的无限内容,真是对有限现实载体的突破。

所以我认为,对内容本身有哪些的选择、内容构建及表达方式的思考,应该在考虑承接场所是什么、是否存在空间束缚、线上还是线下这些有关载体的问题之上。

3. 乌托邦式的邻里中心

还记得几年前曼谷的网红社区商业the commons一度激发了现象级的关注,其中提到的口号,「first community, then a mall」也曾一度被不少策划和设计乙方拿来「教育」开发商。

对一个社区商业型项目最好的赞赏莫过于发出「如果我家附近也有这样的地方,该有多好!」的感叹,这正是我数次到访未来社之后由衷的声音。

*the commons

因此,在我看来,未来社最重要的一个身份便是「邻里中心」,「社」更多表达的大概就是身份为社区特质、以及可持续的成长型社群运营。

成长型社群主要通过周到的社群服务和内容输出来提升社群的核心价值,将社群信息、社群服务、内容输出和商品营销相结合,最终构筑一整套立体化的生态运营体系。

未来社一方面通过注入亲民性很高的运动健康、文化艺术、社交聚会等精神配套类功能,另一方面培育线上共创的「私域流量池」——

群里活跃度非常高,总都能看到群众分享的下班路上日落时分的浪漫照片、平日项目线上线下的活动,或是城市生活的其他美好瞬间,就像一个理想的人文会客厅。

4. 留白的艺术,存在于半建筑之中 

很多建筑师都会认为,一座建筑最值得玩味的阶段,是在其完工和未完工之间带来的想象空间。

的确,空间设计并非是一个单向的创作过程,而应该是一个类似培养皿这样的载体。

文学、艺术、音乐等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都有可能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或依据,使用者在空间里产生的活动是二次创作的过程,极具亲和力和包容性。

早在 1970 年代,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描述了「索芙洛尼亚」,就是对「半建筑」的设想,至今仍是现代都市生活的最佳隐喻——

书中这座轻盈的城市,是一种插件式的存在:一半装满玩乐设施,如游乐园和马戏场;一半建满工作场所,如银行和学校。

时间一到,半边的城市就会被拆除,城里的居民,生活也分成了两半:一半游玩,一半工作和学习。

2019年底,未来社把这座小说中构建的虚拟都市,从文学带进现实:「未来方城」是一次建筑设计与文化活动的创新性结合,其主体空间是一座使用脚手架、布料、钢条等材料于 30 天内建成的「虚拟城市」。

*「未来方城」结构示意

建筑师俞挺在原有固定的「教学楼」建筑上,创造性地打造出属于这座「固定城市」的另外半边——临时性的展览、艺术、休闲空间。

设计动用 2.6 万米脚手架,120 吨钢材和布料,2054 米灯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曾经的小学校园教学楼改造成一个颜色斑斓、植物萦绕、颇具魔幻色彩的建筑,成为一座只存在30天23小时59分59秒的「虚拟城市」。

活动期间,「城」中将有超过 30 场互动艺术、戏剧、音乐体验活动,超过 50 部原创影像作品展映,超过 15 场城市·生活方式演讲和论坛,超过 100 个文创市集品牌集中汇聚与发生。

*图据百家号:智慧的薇

在所有活动举办完毕后,「快闪型」的建筑外观于30天后拆除了大部分,成为广州市民们一抹惊艳的城中记忆。

「未来方城」是多样的、独特的、浪漫的、先锋的,同时也是共创的,就像播下一颗种子,植物的生长方式有最大的自由度。

经历了疫情反复下的五月,人们都意识到通过常规的线上空间维系日常生活和社交关系是很有限的,在精神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回归线下是必然的。

但如果还是基于过去传统商业地产思维,把线下场所当作「房东」变现平台来经营,无论怎么做数字化改造,可能作用都有限。

毕竟消费者不会为了看到一个实体版的电商网店而来。他们是因为特别的信息而来,因为有差异的体验而来。

爱范儿在这次把社群运营从线上转投到线下的尝试中,并没有一味强调所谓的线上线下链路打通,或是依靠科技手法营造爆棚的冲击力,而是把对年轻生活方式的引领、如何连结创造者与体验者、并以极为克制的场地承载丰富且不断更新迭代内容等等放在首位。

过去的消费场景是在连接人与物,我想未来公共空间要做的是连接人与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彩蛋——

接下来的六月,广州TIT创意园——爱范儿和微信总部所在的园区,将开出制糖工厂Patch_in HOUSE社区实验概念空间。

这是爱范儿又一次联合上海设计师俞挺打造的一个以当代潮流年轻人为主流的先锋实验场,建筑呼应周边工业厂房遗存,集高新科技公园、先锋数字潮流文化和年轻化高质量社群于一体,是品牌又一次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倡导。

制糖工厂涵盖Livehouse、精品咖啡店、精酿酒吧、创意文创书店、户外美学实验零售商业,融合了跨媒介声音现场、AR增强现实新体验、主题派对、艺术文化交流沙龙等多元场景的呈现方式。

本文为联商网经商业地产志授权转载,版权归商业地产志所有,不代表联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