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拍黄瓜”被罚5000,这些无妄之灾真憋屈!
最近,安徽多家餐饮卖“拍黄瓜”被罚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这是咋回事?
01
卖“拍黄瓜”被罚5000
网友吵上热搜
7月下旬,安徽池州一论坛上,有餐饮老板发贴,称自己在店内“拍黄瓜”做凉菜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5000元。
安徽饭店老板反馈贴子
此贴一出,让许多人直呼心疼:卖个黄瓜而已,市值也就15元,为啥要被罚5000?
原来,拍黄瓜看似简单,却是道冷食,餐厅经营冷食需要专门资质以及专间制作,这个餐馆被罚就因为其经营范围“没有冷食许可”。
这类案件并非个例,今年1-2月,山东肥城市某烧烤店、肥城市某辣子鸡店、合肥市包河区某酸菜鱼店,均因相同原因被行政处罚。
甚至追溯到2017年,广州黄埔区的一间火锅店也因销售未在《食品经营许可证》备注项目之内的凉菜,被没收违法所得139元、罚款1万元。
▲涉事火锅店当时新闻报道
事情发酵后,#以后下馆子还能点拍黄瓜吗#冲上了热搜,网友也议论纷纷。
▲热搜截图
有人认为“食品安全就该如此,管控越严越好”,有人则认为“法律层面合法,但人情方面的合理性有待商榷”,有人则被科普“凉菜居然还需要专门办理许可”,涨了知识。
在餐见君看来,对经营法规的认知存有盲点,是此类事件发生的一大原因。如果经营者能够自主了解相关政策,监管、审批部门在办理证件时,能够加大宣传,也可以更好地预防违规制售的可能。
02
认知盲区下
这些“无妄之灾”易被忽略
1、因售卖红牛,餐饮被举报超范围经营
北京一家经营了20年的饭店,被外卖平台的一个消费者举报老板超范围经营红牛饮料,并告知食药监最少罚5万,要求老板交5千私了。
虽然此举报人的行为涉嫌敲诈,但饭店也确实构成了超范围经营。
怎么解决?红牛饮料也属于功能饮料,经营者可在办理食品许可证时勾选功能饮料一类即可。
2、进口牛肉未提前报备,门店被停业整顿
4月25日,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市场监管局现场检查时,发现一餐厅购进的27.29公斤进口“牛肉”食材,虽然相关文件齐全,但是未进行提前24小时报备,也未及时录入“山东冷链”系统。
执法人员依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冷链食品相关规定,责令该单位停业整顿,食材予以查封,并给予曝光。
3、最高罚款50万,垃圾分类不容忽视
6月21日,信用中国显示,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因未分类收集、贮存生活垃圾,被北京市西城区相关部门罚款3000元。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自2021年5月《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垃圾分类相关案件2546起,共计罚款人民币53.9万元。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条例,处罚力度也有所加强,“单位最高罚50万,个人最高罚500元”。勿以恶小而为之,把厨余垃圾管理安排进员工守则,对员工进行统一培训,加强垃圾分类意识。
4、郑州开出首张“不戴口罩”罚单
近日,郑州一市场监管所在检查中发现某餐厅员工未佩戴口罩,执法人员立即下达改正通知书,第二天进行复查时再次发现一名员工未戴口罩,于是对其予以50元的处罚决定。
据悉,这是自2022年7月1日起《河南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规定》实施以来,郑州市区开出的首张“不戴口罩”罚单。
其实,早在2021年1月,福建省就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进行专项立法,餐厅人来人往,是传染源散发的重灾区,因此要做好每个防控细节工作。
各位餐饮老板,你的员工都按照规范佩戴口罩了吗?
03
这3条生存法则
餐饮老板必须知道
1、加强内部管理,严守防疫政策
7月3日,因未能全面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北京朝阳对24家企业进行通报。其中不乏知名餐饮品牌。
大品牌即是如此,中小品牌在防控行为上要更加大力度,扫码、测温、戴口罩、消杀,成为必修课,任何时间都不能松懈。
作为餐厅老板,也要时刻关注政府发布的最新防疫政策,以防有所疏漏。
2、按照经营许可项目执行,查漏补缺
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根据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许可项目来核定的。
也就是说,餐馆在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必须要取得相对应的经营类别,否则可能超范围经营。
老板们不妨迅速检查下自己的证件,严格按照上面的经营类别执行,若想制售凉菜需提前申请办理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以防被警告、罚款。
3、食安无小事,精细化管理很重要
有人说,这件事也暴露出了餐厅从业者对食安的不够重视,调侃归调侃,餐厅的任何行为都要建立在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框架之下。
比如,在制作食品时,荤素、生熟要明确分开,刀具要分开摆放,案板要用颜色明显区分,需要过水的成品食材必须使用饮用水等等。
公共食品安全无小事,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条目分得越细,管理漏洞越少,越能够充分保证食品安全。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