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比瑞幸拓店还野,三年开店1700家,加盟商直言躺赚

来源: 深氪新消费 黄晓军 2022-11-27 08:36

来源/深氪新消费

作者/黄晓军

一不注意,挪瓦咖啡居然在100+城市开了1700+门店。

这个数据,在2022年中国咖啡连锁品牌榜单中排第二位,仅次于瑞幸。就算是放眼到全球连锁咖啡圈子,也是个名正言顺的老六。

2019年才开出第一家门店,三年干到中国第二,挪瓦咖啡凭什么?

01

搞最野的加盟
几千块钱就能开个店

连锁的终局是加盟。

靠加盟,蜜雪冰城、华莱士、正新鸡排都干上了20000+的规模。

而在鸭王争霸赛中,偏重搞直营的周黑鸭,拼死拼活17年也就开出了1000多家,放开加盟1个年头,门店数量直接奔三。另一头,一开始就搞加盟的绝味,手持14000多家店。

这个咋比?要是从规模增长单个指标来看,还是得靠加盟。

而挪瓦咖啡的开店速度,似乎比上述大佬都还要猛几成。究其原因,就是它选择了最快的加盟方式——翻牌。

简单来说,挪瓦咖啡找的是有现成门店的老板。比如西餐厅、简餐厅、烘培店、酒吧等,只要有食品营业执照,可以卖咖啡就行。

到时候,挪瓦咖啡只需要把自己的机器、物料放在店里,设置一个咖啡吧台,然后培训店员上岗就行了。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将原有门店的门头翻新一下,更换成挪瓦咖啡的门头。就是因为这一步,翻牌模式就此得名。

这样搞下来,翻个牌需要花多少钱?36氪的报道是数千元。1万不到加盟一个咖啡品牌,再亏也亏不到那里去,哪个加盟商不喜欢?

正是如此,江湖传言挪瓦咖啡是“能让加盟商躺赚的品牌”。

但要注意的是,国内翻牌加盟玩得最666的,应该是酒店行业的OYO。

这个来自印度的经济型连锁酒店,2017年在深圳上线了第一家酒店,然后通过翻牌模式2年开下10000+酒店。

开酒店可不比开奶茶店咖啡馆,资金、物业、供应链管理方面更“重”,所以做到这个地步已然是“王者”级别 。

但到2020年,OYO一夜回到解放前,裁员80%、高管洗牌、酒店解约——据称关店超过了9000家。

这背后是不是有亿点点翻牌模式的副作用?这个问题只能抛出来大家聊聊。

02

卖最甜的咖啡
单店单月外卖9999+

当然,从今年开始,挪瓦咖啡也在推大家所熟悉的这种加盟模式。

打开朋友圈,你可能就会碰到他们的招商广告,图片配得太有情调,一不小心就会误触进去——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界面报道过挪瓦咖啡的加盟门槛,不考虑门店租金,加盟费用34万-42万。这么大的浮动区间,都花在门店的装修上。

比起经营毛利以阶梯的形式收取服务费的瑞幸咖啡,挪瓦这个也不便宜。可为什么还有挺多人愿意加盟它,而不是瑞幸?问了一圈,得到两个屁一样答案:

第一是钱多人傻,当了韭菜而不自知。

这个可能大家都不爱看,我就不细说了。

第二是人家确实棒棒哒。

你去抖音、大众点评看看,那些城市餐饮热榜,挪瓦咖啡不说每个城市都是No.1,但都还是榜上有名。

另有传闻,人家单店单月外卖单量突破9999+。人家消费者拿着人民币哐哐往里面砸,这一杯,谁不爱?

从消费者反馈来看,挪瓦咖啡的产品还是得到了不少的认可。

细数挪瓦的咖啡菜单,生椰拿铁、轻乳拿铁、厚乳黑珍珠、青瓜味果咖,价格也就15块钱。这些产品可能会被喝精品咖啡的人瞧不起,但却迎合了国内大多数年轻人。

其实,真正品咖啡的人以纯咖啡为主。比如我大学开咖啡馆时,学生们最爱的是卡布奇诺、榛果拿铁、焦糖玛奇朵,而那几个外教往往只会点美式、浓缩。

星巴克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玩得转,就是做意式咖啡,将纯咖啡里加入牛奶,推出卡布奇诺、拿铁咖啡。

而星巴克到中国后玩得更不像咖啡,馥芮白、星冰乐都搞出来了。瑞幸在财务造假后东山再起,主要也就是咖啡里搞了生椰、搞了丝绒厚乳。

挪瓦咖啡只是做得更迎合大众,基本把咖啡当成了奶茶来玩。以至于,年轻职场人群,以及学生党对挪瓦咖啡的评价都还不错。

以前说的“和命一样苦的咖啡”,也在中国市场慢慢变甜。

就凭这点小小的品类升级,挪瓦咖啡就能够收获奶茶与咖啡之间的一大批人群。按这个逻辑来看,投个三四十万试一试,似乎也还可以哈?

在挪瓦咖啡加盟商的故事里,有人5月连开三店,毛利比以前加盟的品牌高10%,基本半年能回本;也有人7月份开出首店之后,在三四线城市能够日入1万。

03

品类红利
咖啡还是挺有前途的

1000多年前,非洲原住民被当成奴隶贩卖到中东国家,也门的摩卡港成为最大的集散地,也是奴隶们传播咖啡豆的第一站。

16世纪初,葡萄牙侵入也门,向欧洲国家带去了咖啡这一新物种。后来,荷兰人悄悄从也门偷了咖啡树种,带回阿姆斯特丹的暖房进行培植。

育种成功后,这些树种又快速复制到了他们的殖民地,包括印尼、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岛等。17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就从印尼向欧洲输出了6万多公斤的咖啡豆。

此后,咖啡豆就成为世界贸易市场的重要原料,甚至一度接近原油。

但这几百年里,咖啡在中国市场却一直没有啥表现。

1902年,法国传教士从越南将咖啡树种引进云南一个叫朱苦拉的村庄。后来才有了雀巢、星巴克等咖啡饮品企业入华。

2019年,国内人均咖啡消费量为7.2杯。而芬兰平均每人每年是1200余杯,瑞士800杯,美国、加拿大则是300-400杯左右。就算是在亚洲国家,日韩也是人均180杯。

中国人不喝咖啡都干嘛去了?要么喝酒,要么喝茶。要不怎么说“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恰好,当下中国咖啡的主力消费群体,是90后、95后、00后人群。

这群人在中国白酒那里,被称为断代危机中“断了的代”。年轻人就算喝酒,也是喝点威士忌、白兰地,最多来点果酒微醺,但更多的消费量还是偏向了咖啡。

但很多人说,认为年轻人不喝茶,你就输了。其实从整体来看,年轻人真的不咋喝茶,这些年来向CHALI这种品牌,把喝茶搞得很简单了,才慢慢有些年轻人愿意喝点,

比起咖啡和奶茶,真不是一个量级。

所以,无论是瑞幸还是挪瓦咖啡,以及排在身后的幸运咖、Manner、M Stand、Seesaw等,他们的增长有自己的实力,也离不开这个要素增长所带来的发展空间。

换句话说,当前咖啡领域还处于市场造就品牌的阶段,而并非品牌造就市场。

本文为联商网经深氪新消费授权转载,版权归深氪新消费所有,不代表联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