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苏宁转型,错在哪里?

来源: 商业评论 2023-02-07 08:16

<a href=http://t.linkshop.com/kindex_id_1300.aspx target=_blank class=hotwords>苏宁</a>

来源/商业评论

作者/程兆谦  蒋杨阳  张欣静  李锦婷 

力夺2020年中超冠军的江苏苏宁队,捧杯后仅过了100天竟然直接解散了!这不仅是中国足球史上第一次,在世界足球史上恐怕也绝无仅有。

这一戏剧性事件的背后是大股东苏宁陷入危境,足球俱乐部解散只是其遭遇的一连串危机事件的一环,其他还有旗下上市公司苏宁易购2021年亏损超400亿元,控制权易手,戴帽ST,负债1400亿元,资产负债率超80%,6年前收购的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2年前收购的家乐福中国的股权也可能被出售,等等。

不得不说,苏宁走到今天的局面令人震惊。这十几年来,苏宁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本文将系统剖析苏宁的战略转型过程,借此理解“战略转型”这一高难度动作,从中获得规律性认知。

本文的研究发现,苏宁10年转型的失败原因是两个方面:在外有时代力量的挤压,苏宁被迫“升维”反击,而对方则是“降维”打击,“飞轮效应”又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在内则是转型的策略、节奏出现重大偏差,数百亿转型投入打了水漂,组织变革也未能跟上给予有力的支撑和补充。

根据对苏宁案例的剖析,我们对转型企业提出了深入研究趋势的根本差异,以及关注转型效率、尝试精益转型、基于竞争优势展开转型动作、构建建设性冲突型组织结构、强化组织活力等建议。

01

苏宁的两次战略转型

苏宁的第一次转型发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业务造成冲击,张近东决定砍掉占据50%收入的空调批发业务,转型为家电综合零售连锁。

这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转型,到2002年苏宁已经实现全国布局,2008年超过国美,成为家电连锁零售第一。

2011年,苏宁电器的营收和利润分别是938亿元和48亿元,国美分别是598亿元和18亿元,差距已然非常明显。

然而,没人能想到巅峰背后即是转折,紧随其后的竟然是苏宁不得不开启第二次转型。

苏宁的第二次转型发生在2010年,是为了应对京东所代表的电商的冲击。主要包含三条路径:

第一条,也是它的主线,是主营的零售业务向“线上+线下”转型。对标京东商城的苏宁易购网站于2010年1月正式上线,这可以看作其转型的重要一步。

2012年初,张近东提出苏宁要做“沃尔玛+亚马逊”的战略目标,品类上要从“家电”走向“全品类”。

2013年,苏宁创造出“云商”一词,用以描述苏宁眼中未来零售的主要形态——“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依然保持线上线下全渠道、全品类、平台型企业的转型方向。

2018年,苏宁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放大,确立了以易购、物流、金融、科技、置业、文创、体育、投资八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宣布要“3年实现15000家店、2000多万平方米商业实体落地、店面总数近2万家”。

第二条线是大规模的投资与并购,其中一部分与公司的战略主题直接相关,属于战略性投资与并购。

目的之一是为了扩大用户覆盖,获得入口和用户流量,比如以6600万美元收购网络视频网站PPTV;二是丰富产品品类及其相关的供应链,收购红孩子是典型案例。对天天快递的收购是为了补足苏宁在小件快递上的物流短板。

此外,苏宁还做了很多财务投资甚至风险性投资,比如万达商业、今日头条、中国联通、万达体育等。

第三条线是在资本层面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战略性合作,主要目的是为转型提供更好的支持条件。

最典型的莫过于2015年8月10日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主要内容包括:阿里巴巴投入约283亿元,获得苏宁云商19.9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苏宁云商则以不多于人民币140亿元认购阿里巴巴新股,约占扩大后总股本1.1%。双方还将围绕线上和线下的渠道资源、物流网络、信息技术等展开合作,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总的来看,苏宁转型朝着“线上+线下”方向转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它在家电零售市场中的地位,也是今天其市场价值的核心支撑,是其后续重组的主要着力点,但在内里它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外强中干”、缺乏赢利能力和造血能力的企业,完全通过资本运作来维系其生命,一次次地注入能量,但情况越来越差,直到流动性危机的最终来临。

因此,苏宁转型总体上是失败的,而且是代价高达600亿元(亏损)的巨大失败。

02

苏宁转型“错”在哪里?

1. 战略节奏之错:在没有找到成功模式之前,就大规模地投资与扩张。

大概没人会质疑苏宁选择的“线上+线下”方向是错的,但是苏宁依然失败了。本文认为这首先与它推行战略的方式有关,更确切地说,是战略节奏错了。

苏宁转型本质上就是一次创业,其历史上的二次创业。创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面对复杂与不确定性,产品、市场、客户、竞争对手、商业模式等均可能造成麻烦,且互联互动。正因此,创业失败率从来都很高,动辄50%以上。

近十多年,人们推崇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的方法来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精益的核心在于减少供需之间的信息差、时间差、能力差,让供需之间在数量、质量及各种性能指标上形成一致。就精益创业来说,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关键就是缩小这三个差。

方法是推出MVP(最小可用产品)、用户交互、快速迭代,其精髓是快速尝试、快速学习、关闭差距、形成闭环,从而找到真正能够“跑通”的MVP,之后才是大规模复制。

在没有“跑通”的情况下,就贸然大规模复制,只会收获失败,而这正是苏宁走的路。

2. 组织刚性之错:没能实现与“线下+线上”战略相适应的组织变革,未能充分激活中基层员工,调动自下而上的力量。

任何战略转型都需要组织与其匹配,才能让战略真正落地。战略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命题,那就是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的“战略决定结构”,完整的理解是“战略决定组织,组织支撑战略”。

对于苏宁所追求的“线上+线下”战略来说,也必然要求构建与之匹配的组织。苏宁当然也做了,比如多次调整组织结构,划小组织单元等,但是做得足够吗?

在张近东的公开发言中,谈得最多的都是战略和业务,提到“组织变革”“文化转型”这样的字眼要少得多。组织变革滞后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会让组织与战略脱节,无法为后者提供足够支撑。

3. 生态虚妄之错:战略布局投入大、产出小,“化学反应”、协同效应并未发生。

苏宁的“线下+线上”战略布局隐含了对生态价值的推崇。从2012年起,苏宁即开始横向布局,2018年更是确立了八大产业,所冀望的无非是这些业务之间产生“化学反应”。

然而,结果如何呢?并无任何数据来支持这种看起来似乎存在的“1+1>2”的协同效应。本文第一作者作为资深足球迷,恰好经常登录PPTV观看各种足球赛事,并且知晓苏宁与PPTV的关系,但从未因此会从此跳转到苏宁易购的网站去购物。

产生所谓“生态化反”(也可以理解为复杂、叠加版本的协同效应)的前提条件是相关业务要足够强大,且有很好的匹配性,不满足这些条件,一切所谓的生态价值,都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是一种虚妄。

4. 时代的力量:线下双雄同遭劫难,命矣?!

苏宁拼命折腾,没有找到自己的出路,国美因为黄光裕“不在场”,并没有特别折腾,动作比较小,更多是维持。可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国美的情况也在明显恶化。

尽管黄光裕在2021年2月复出,并喊出“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但一年多过去了,不仅未见明显提升,反倒因为转型无效,不仅员工工资拖欠,公司的负债率、流动性也明显恶化。

如果拉长时间把国美和苏宁的营收和利润放在一起看,虽然有差距,但是大的趋势是一样的,那就是一路向下。从利润看,苏宁从2014年亏损,连亏8年,合计亏损超600亿元;国美从2016年亏损,连亏6年,合计亏损超过200亿元。

对于极具能动性的企业家来说,谈命运似乎残酷了些。然而,发生在苏宁和国美身上的就是一场标准的“代际更替”,新一代模式崛起,旧一代模式故去。

03

启示与探讨

苏宁觉醒其实是非常早的,几乎一有被挑战和颠覆的苗头,就成立了苏宁易购,并将上市公司更名为苏宁云商,动作不可谓不快,但是效果并不佳,对此我们一直感觉非常奇怪。

本文所做的分析基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与机理,为我们理解企业转型带来很多启示。

1. 企业转型不仅要关注方向,还要关注转型的方法和效率,而精益转型的模式值得一试。

以往我们主要关注转型的方向和效果,欣赏大刀阔斧的转型,似乎只要方向对,动作越大,越具合法性,投入越大,效果理应越好。

然而,苏宁案例告诉我们,转型的方法、效率也非常重要。转型本身非常耗费资源,不仅是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还有组织的士气、领导的权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关注转型的投入产出比,转型恐怕很难持久,转型成功概率会下降。

精益转型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转型效率。这里提出精益转型的概念,就是将精益思维应用到转型上,正如将它用到创业上而得到精益创业概念一样。

精益转型的最佳范例,莫过于中国自19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比如,先是将深圳、汕头等设立为经济特区,探索发展经济的新模式,积累经验后向全国其他地方推广,随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在全国到处开花。

与大刀阔斧的转型相比,精益转型比较依赖中基层员工的创造性。他们必须处于激活状态,努力去尝试新模式,快速尝试、快速学习、快速迭代,尽快地找到MVP(可理解为最小合适的产品,或者最小合适的模式)。

就苏宁来说,关键是找到“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只有找到确实可行的模式后,再复制和放大,而不是盲目地扩大投入,至少这样可以为企业保留较长时间、较大空间的探索可能。

2. 无论转型的方向是什么,依然要遵从竞争优势原则。

转型主要是因为原有的发展路径受阻,转而寻求其他机会。但是,有个问题常常被忽视——凭什么是你而不是别人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当苏宁大规模展开并购时,就有评论认为收购的企业都有明显缺陷和不足,比如红孩子在此之前已经陷入内乱很久,营收停滞,竞争格局明显恶化,家乐福的颓势也非常明显。

从结果来看,很显然苏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能力是人类的天性,对于成功的企业/企业家来说,更是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家就是要冒险,拥抱不平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小概率变成大概率。

但其实,完整地理解企业家精神必须同时结合三个维度:冒险性、创新性、前瞻性。正是因为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存在,它们或者消解、或者缩小其中的不平衡,所以企业家的冒险才不是盲目的冒险。而创新性和前瞻性正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两个重要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的成功离不开竞争优势,成熟企业的转型其实也离不开竞争优势。

很多人包括苏宁自己都相信自己拥有一些独特优势,如物流、线下门店等,但很遗憾,在转型过程中,在面对京东这样的新一代竞争对手的过程中,这些理论上的优势并没有证明自己,也就让苏宁基于此而采取的所有转型动作都缺乏坚实的基础。

所以,类似苏宁这样面临转型压力的企业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从顾客的视角看,从与竞争对手比较的角度看,我们到底强在哪里?

3. 建设性冲突类型的组织结构值得考虑。

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苏宁最初将电商业务独立出来,招聘电商的真正高手来做,一边做、一边“反向”地与原来的业务融合,是否转型效果会比现在更好?我们认为,独立后成功的概率确实会大一些。

但是,从和京东之间进行竞争博弈、看谁的飞轮转得更快的角度看,起步确实晚了。面对后发劣势,除非像拼多多那样创造出新的模式、另辟蹊径,仅仅专注于原来提出的“全品类、全渠道”,赶超的机会并不大。

我们认为有一种可能的选择,那就是构建一种建设性冲突类型的组织结构,即将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区别开,然后传统业务从“线下”出发向“线下+线上”探索,另一个是从“线上”出发向“线上+线下”探索,就像爬山,一个从南坡爬,另一个从北坡爬。

在两者的交互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但是混乱有可能成为进步的阶梯。当然,这个过程虽然是实验式的、探索型的,但也必须总体可控。

更重要的是,这必须是一个快速学习的过程,一旦涌现出验证成功的新模式,再去复制、规模化。也有可能,很快发现其中一条路线是完全错误的,那就迅速将资源转向另一方。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实际上将外在压力“内在化”了,而且提高了组织的“自由度”,扩张了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选择权”,从而提升了企业生存概率。这在不确定性高、探索性强的情境下具有格外的重要性。

4. 转型过程中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转型都必然极其消耗资源和能量,其中又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在这当中,组织的活力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非常认同华为的一句话,“战略可以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战略越是模糊——至少最开始是这样,组织的活力就越重要。组织的活力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力量。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也对阿里巴巴主导苏宁后的前景有一些判断与建议。简单地说,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且以电商著称,由其主导苏宁的发展肯定是好事,但它并不必然取得成功。

这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苏宁的转型方向和成功模式,既可发挥其优势,又能避开京东业已成型的巨大“飞轮效应”,还取决于它能否建立恰当的转型组织,能否通过文化变革激发组织活力,否则在现有的格局下,同样机会不大。

本文从分析苏宁转型案例,到将国美的发展与现状考虑进来,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苏宁转型是一个艰难的、残酷的甚至悲情的故事。

它再一次显示了推动时代进步的重大创新(如数字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化)所具有的颠覆性和破坏性。新一代企业崛起,老一代企业被挤到边缘或掀翻在地,成为过往时代的“殉葬品”。

当然,苏宁转型过程本身亦有很多值得反思和优化之处,而这些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包括在关注转型方向的同时要重视转型效率、当路径不明时应优先尝试精益转型模式、基于竞争优势来探索转型方向、可尝试构建建设性冲突型组织结构、将组织活力视为根本等。

它们并不是“灵丹妙药”,但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艰难情境下的生存机会。

本文为联商网经商业评论授权转载,版权归商业评论所有,不代表联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