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要再“赌”一把
来源/全天候科技
撰文/胡描
张勇主导了阿里创立24年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变革,“巨震”才刚刚开始。
前一天,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回国。
后一天,马云“接班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便发布了全员信,宣布启动阿里巴巴集团创立24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1+6+N”。
这是一场完全张勇主导的组织变革,还是有马云的推动,也未可知。但有消息称,张勇已经为此准备了2-3年时间。
马云现身云谷学校 图片来源:云谷教育
掌舵阿里巴巴以来,张勇一直试图解决阿里“太大”带来的组织结构复杂、业务不清晰、组织不敏捷等问题。从2019年到如今,阿里的组织结构经历数次拆分、整合调整。
在本次调整中,一个核心的变化在于,6大业务集团相对独立,分别设立了集团CEO,成立单独的董事会,CEO将不再直接对张勇汇报,而是对各自的董事会汇报。这也意味着阿里对核心业务板块“彻底放权”。
张勇在内网解答员工视频中提到:“多样性的业务,与其放在一个锅里、一个上市载体里端出去,还不如到了市场接受的条件,就果断地让他们单独面对资本市场,成熟一个,上市一个。”
这种解绑,也让阿里旗下多个业务公司保留了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阿里云、菜鸟、盒马、钉钉等,均被认为可能率先冲线。
相关消息出来后,二级市场率先做出反应,阿里股票涨势惊人。3月29日,阿里巴巴港股开盘大涨14.96%,创2022年4月底以来最大单日盘中涨幅。截至收盘,阿里巴巴港股涨12.23%,报94.55港元,市值达2万亿港元。
阿里系中,高鑫零售涨超18%,阿里健康、阿里影业也涨超5%。美股方面,阿里巴巴昨晚大幅收涨14.26%,报98.40美元元/股。
01
一场“脱胎换骨”的组织变革
具体来看这次的“1+6+N”组织变革:
“1”指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依然是一家上市公司,法律主体、财务主体没有变化;
“6”指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
N则是阿里旗下其他业务公司,如阿里健康、高鑫零售、盒马、夸克等。
其中,张勇兼任云智能集团CEO,淘宝天猫商业集团由戴珊任CEO,蒋凡担任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本地生活集团由俞永福担任CEO,菜鸟由万霖出任CEO,大文娱集团则由樊路远任CEO。
在组织结构和权限上,张勇表示:“6个大的业务集团,从0.5层变成真正的0层组织,为自己业务负全责。”
理论上6大CEO在决策权上为平级。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将从过去对旗下业务人、财、事全面管理的统管模式,全面转向控股模式,各大业务板块更加独立,业务自主决策权大大加强。
但同时,各大业务集团也需要独立面对市场考验,彼此之间的合作也将以市场化标准,即:在上市公司合规的要求下,用商业规则、商业协议来实现合作,而非以各种方式让业务部门协同。
“让组织变得更简单、更敏捷,还是要从头部入手。孩子大了还是要走出去,要独立面对市场,这个我们来给他们做好支撑。”张勇说。而阿里巴巴集团则成为大底座。
“敏捷组织”是张勇掌舵阿里以来的“主旋律”。
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在2015年,张勇设立了“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即将各个业务线里的技术部门、数据部门合并在一起,以统一的技术架构、产品支撑体系、安全体系、服务体系来支撑阿里多种多样的业务。
张勇表示,这个战略给阿里带来了许多优势,如今很多核心能力都是基于“大中台、小前台”而来。
但在近年来,阿里的“大中台”显得越来越乏力,而市场却并没有停止“进化”的步伐。在过去几年中,阿里许多核心业务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挑战。
先是拼多多和抖音电商快速增长,根据《晚点 LatePost》消息,2022年拼多多和抖音GMV之和近4.5万亿元,相当于阿里国内电商业务的一半以上。而后是SHEIN、TEMU的崛起,阿里的海外业务备受夹击。在云计算市场上,华为云的狂奔也给了阿里云不小的压力。
张勇直言阿里需要变得更敏捷——“今天我们坐在杭州,很难想象在东南亚,应该怎么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快速响应竞争对手的行动。”
近年来,张勇越来越多的“焦虑”于阿里的组织生产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七年来,阿里进行了逾 20 次组织架构调整,平均每年超 3 次。
在2021年7月,张勇通过公开信分享了自己对阿里组织架构的思考,他认为阿里急需尽快进化为敏捷型组织,并提高组织效率。
到2021年底,阿里开启了新一轮的调整,设立了四大业务板块,并分别确定了各自的分管大总裁。如果说张勇是0层,事业群是1层,那么这四大总裁便是夹在中间的0.5层。这也意味着阿里从“大中台战略”正式变更为“多元化治理”。
据“虎嗅”报道,自2022年开始,分管总裁的审批权已经非常大,张勇会跟分管总裁沟通制定其个人及团队的OKR,每个分管总裁对业绩负责、对OKR指标负责。
而如今取消0.5层,这不仅是张勇的放权,也将阿里“中后台”全面做轻做薄体现。
这些职能部门将按照具体业务特点,进入到对应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张勇说:“我们希望能够让这些公司真正面向市场,真正从顶层生产关系入手释放组织活力,让组织加速,让决策加速,让市场响应加速。”
对于这些集团的CEO而言,他们的身份也从阿里高管转向“创业者”。
02
谁将打响冲刺IPO第一枪?
对于此次变革,有阿里人对全天候科技表示,现在内部情绪,可能更多的是“忐忑”。包括对于接下来集团以及业务线的相关调整,可与预见,或是又一次“巨震”。
但阿里对业务的放权,各大业务集团独立面对市场,也给阿里带来了多个业务公司独立IPO的可能性。
张勇在内网解答员工视频截图
目前在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六个业务集团中,外界认为最有可能率先拿到上市号码牌的是云智能与菜鸟。
云智能集团包括云、AI、钉钉等业务,由张勇亲自带队,这也被认为是阿里云将率先独立上市的信号。
据阿里巴巴2月23日发布2023财年三季报(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抵消跨分部交易后,阿里云该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至201.79亿元,占总营收的约8%。
在该财报业绩会上,张勇也表示,云计算是阿里巴巴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是阿里全面扎根实体经济、服务数实融合的基本支撑。
菜鸟成立于2013年,2014年万霖从亚马逊离职后加盟菜鸟担任总裁,此后带领菜鸟在竞争激烈的电商物流行突破重围,立起山头。同时,菜鸟也成为支持当前阿里国际化等业务的重要能力。
根据阿里2022财年第三季度(2022Q4)财报,菜鸟营收同比增长27%,蝉联集团第一。不仅如此,菜鸟还几乎不亏钱了。2022年Q3,菜鸟实现盈利1.3亿元;Q4亏损1200万元。这或许也是本次调整,菜鸟集团上升为六大业务集团之一的重要原因。
而在此前,菜鸟已经多次传出了准备上市的消息。
除去六大集团,阿里还有多家独立的业务公司,即本次组织变革中的“N”。包括了盒马、飞猪、阿里健康、大润发、银泰、瓴羊等。
目前,高鑫零售、阿里健康、阿里影业都已独立上市。过去一年中,市场也曾多次传出盒马正单独融资。
自2021年6月开始,盒马显示升级为独立事业群,而后独立为公司,阿里不再为其输血。背负着自负盈亏的压力,盒马CEO侯毅去年将公司目标从单店盈利提升为全面盈利。随着组织的裁撤、整合,以及“闭店”,在今年年初,侯毅在内部信里透露,盒马鲜生的主力业态已经盈利。
图片来源:盒马官方微博
在过去三年中,阿里巴巴的美股股价宛如过山车。最高时达到了319.32美元/股,最低时仅为61.115美元/股。在当前,阿里的市值为2544亿美元,仅为最高市值(850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
在2020年投资者日期间,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FO武卫如此说道:“市场对阿里总体业务中的诸多业务板块并未赋予应有的价值,无论是核心商业中的新业务,还是云计算,以及在被投资公司中的股份价值,这些并没有计入阿里当前应有的市值内。”
而如今,组织结构的明确划分、各大业务集团的独立运营,以及业务公司独立上市的可能性,都可能释放阿里的价值,阿里巴巴的价值很可能远超目前。
03
变革后的机会和隐忧
即便组织结构的调整给阿里带来了诸多可能性,但也未能解决几大业务板块当前正在面临的困境。
从赚钱能力上看,最为强势的依然是淘宝天猫商业集团(元“中国商业”)。其主要业务包括国内电商业务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 零售事业群、社区团购业务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CBU)等。该板块为阿里贡献了近7成的收入,一直以来都承担着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
但淘宝、天猫自身也有增长的压力。
作为淘宝天猫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双十一在走过十四年后发生了变化。2022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已经不再公布GMV。曾经成交大屏、业绩喜报,一度是双11最具仪式感的部分,也在同期与GMV数字一起缺席了。种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正值“青少年”时期的双11,被指陷入危机。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也曾指出,“(双11)可能会。甚至必将会(退出历史舞台)。”
2022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已经不再公布GMV 图片来源:财经十一人
2020年-2022年,阿里巴巴中国商业部分的营收从3520亿元增长到了5927亿元,增长接近7成,但这部分的利润却不增反降: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A)从1848亿元减少至1821亿元,利润率从53%降至31%。
不仅是淘宝天猫商业承压,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的发展情况也不乐观。
由俞永福带队的本地生活集团,其主营业务包括了高德、饿了么等,营收占比为5%。但所处行业的竞争也尤为激烈。
电商分析师鲁振旺认为:“现在阿里本地生活最大的业务模块是饿了么,但美团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近乎垄断的地位,这时候让饿了么对打美团,难度不小。”
在2022年,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份额已经从被阿里收购前的约50%跌到了30%。不仅如此,随着抖音、快手强势入局本地生活,赛道的格局即将发生变化,俞永福将承担的压力只大增不减。
由蒋凡执掌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主要业务包括Lazada、速卖通(AliExpress)、国际贸易(ICBU)等。在蒋凡掌舵的2022年,“阿里出海”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新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国际商业分部中零售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6%,国际商业分部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从2021年同期的6.7%扩大至7.8%,增幅超过16%。
阿里巴巴国际商业板块表现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集团财报
但作为阿里集团最早的业务之一(1999年国际站开通),阿里的出海电商相较亚马逊等平台,依旧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在近年来,随着中国出海新势力SHEIN、TEMU、TikTok电商的发力,阿里出海电商更显暗淡。
“阿里老人”樊路远在2017年从俞永福手中接任了了阿里影业CEO,如今担任大文娱集团CEO并不让人意外。不过,大文娱一直以来都是阿里的弱项,当前营收占比为3%。
在文娱业务多个领域遭遇激烈竞争和监管压力之下,即便樊路远有着操盘快捷支付、余额宝、支付宝APP的“战绩”,想将大文娱集团做出成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回到创业的状态,对于已经有着24年历史的阿里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业务已经习惯了在阿里的“羽翼”下成长,但在“断奶”之后,谁也没有了优先级,谁都需要到市场见真章。
但正如张勇在全员信中说:“不拥抱变化就会变得僵化,不改变自身就会被时代打败。”要做102年的企业,阿里必须倒逼阿里,回归创业状态。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VIP专享频道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