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土豆和包厢事件给低情商品牌敲响警钟
来源/筷玩思维
撰文/李三刀
餐饮业发展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企业是被土豆击倒的,如果巴奴真的因为土豆事件而跌落神坛,这大概就成了行业的一个笑谈。
2月18日,巴奴发生了“天价土豆”事件,22日,这个事情“毫无理由”地被推上风口浪尖,到了24日晚间,巴奴创始人杜中兵才迟迟回复,没有软话,更表明不会降价。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巴奴好像自始至终都把这事件当成土豆价格的差评来处理,没看到本质,自然对事件之后的大力发酵和失控始料不及,杜中兵说这是富硒土豆,值这个价,但根据检验结果,巴奴最终却因涉嫌虚假宣传只能做下架处理。
过去整整一个多月,巴奴好像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其实并不是土豆的事儿,甚至都不是价格或者消费差评这么简单。
01
巴奴被一份土豆打得措手不及
这次的土豆并不简单。
1)、这绝不是土豆的事儿
我们来梳理时间线:
2月18日,巴奴土豆事件上了微博,顾客反馈18元一份的土豆只有5薄片,4天后,这个事件莫名其妙成了微博热搜内容。
23日,杜中兵发微博称,“昨天网上顾客把半份当做了整份,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他,让我清醒,我会反思,不忘初心”。
24日,杜中兵再发微博回复:“巴奴卖的‘富硒土豆’,它不仅包含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它也包含了环境价值、服务价值以及全供应链(研发、采购、加工、品控、仓储、物配)的价值,所以巴奴暂时不考虑降价”。
27日,巴奴再上热搜,这次的词条是“巴奴火锅包厢收15%使用费”。
巴奴之后回应,“经法务确认不违法且不能折算为餐饮费”。
从土豆到包厢,土豆事件结束了么?并没有,相关部门对巴奴的土豆进行送检,最后在315当天发布报告告知“巴奴富硒土豆的硒含量不达标”,相关信息指出,“巴奴北京丽泽天街店、西单君太店、世纪金源店所售卖的土豆硒含量均未达到国家标准,也远低于其所宣称的标准”。
3月15日,巴奴下架富硒土豆,当天还有不少好事者去杜中兵微博冷嘲热讽。
2)、有人推波助澜?
如果去查价格,在火锅品类,土豆卖得比巴奴贵的品牌也有不少,有些甚至还只是普通土豆,再说包厢费,巴奴从2019年开始就收包厢费了,而同样收包厢费且不抵餐费的品牌也有一些。
我们要问几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后发且刻意扭曲的事情能上热搜?为什么偏偏是巴奴?为什么这些事情都是巴奴?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315)?为什么都凑在了一起?
事件和事实之所以会被扭曲,它必然经过了人为,而多次的人为巧合,更是加重了系统化操作设计的痕迹。
当然,巴奴跟资本的关系也比较暧昧,陆玖商业评论发布消息:此前力挺巴奴的番茄资本,目前在工商层面悄悄地完成了“去痕”。而在另一些媒体报道里却是这样的消息:巴奴否认番茄资本退出传闻,番茄资本表示短期内没有退出计划。
在企查查,巴奴的直观股东列表已经不见了番茄资本。
02
事件回望与反思:巴奴的企业管理水平没有随着企业发展而发展
在筷玩思维看来,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土豆贵不贵的,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1)、从土豆事件到包厢事件,巴奴为什么总被舆论牵着鼻子走?
18日是顾客扭曲事实的起点,第一起事件经过了4天去酝酿,杜中兵第5天才开始反思,而反思后的结果却是价格合理、不降价,同时也没有一句软话。
大概看起来天价土豆是一个被刻意扭曲过的“假新闻”,杜中兵当然不会在意,事情过于简单,这同样也麻痹了杜中兵的感知,所以对之的态度非常随意。有博主评论,“上一个嘴巴这么硬的还是钟薛高”。
为什么杜中兵会被蒙蔽?很简单,因为新闻是假的,明明是半份,却被造谣说是整份。在影视剧《让子弹飞》里,六子吃了一碗粉,却被造谣说吃了两碗,在观众带节奏下,六子情绪上头认为这是粉的事儿,最后刨开肚子自证清白、白白送了命。
杜中兵明显也陷入了六子的思维,他没有回到土豆是半份还是一份的话题,情绪上头说这是微量元素很高的超级土豆。好了,杜中兵说了做局者(也许)想让他说的话,检测机构就上去检测了巴奴多家门店的土豆到底够不够格。2月中发生事件,偏偏要2月底检测,最后卡点在315发布报告。
但这还没完,土豆热度未减,包厢收费再次上热搜,巴奴却又认为这是真假的事儿,再一次自证清白,说我们过去就这样了,不是今天才开始的,为表权威,还拉上了法务说这是合法的。
到此,六子再次被割开肚子,伤口未愈直接元气大伤,再之后315被亮出报告,又是一击重拳。多个针对巴奴的行为如此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而巴奴很明显招招落下风。有人评论,巴奴的产品主义看来也是空中楼阁。
我们再来看巴奴的嘴硬和外界的回应,对于土豆事件,巴奴认为,“加工后的成品因浸泡出现硒含量流失的情况,出现部分批次产品硒含量不达标”。对此,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秀丽指出,“如果食品中的硒是喷洒上去的,浸泡就会有影响;如果是在富硒土壤中生长的,就不会因为浸泡而流失,硒不溶于水”。
尴尬到这样的地步,不知道土豆在未来会不会成为巴奴的品牌创伤。如果土豆是土豆的事儿,那么它可以画上句号了,但如果这不是土豆的事儿,那么巴奴就要警惕下一个“土豆产品”了,毕竟巴奴的农产品和其它特色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巴奴的毛肚近期也被攻击了。
巴奴的问题还在于:品牌误以为产品主义的光环可以吃一辈子,在发生冲突之后,顾客需要的是情绪价值的安抚,而不是逻辑价值的直观真相,这一点显然是巴奴未来发展最致命的认知障碍。
从品牌的角度,杜中兵的回复在自洽上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合自我),唯一不合的却是他者的情绪和利益。我们可以看出,比起巴奴品牌的发展和巴奴的品牌口碑,杜总更看重的是自身情绪和商业上的利益。
2)、严重缺乏敢于说真话的大管理者
不能把事情处理好,被牵着鼻子走,这是智商不行;没能解决问题,惹得多方不和气,这是情商问题;在经济认知上处于劣势,这是财商问题。
痛点还在于:如果说杜总确实看不明白这些事儿,难道杜总身边的人也看不明白这些事儿吗?是没人劝、劝不动,又或者是不敢劝?没人劝,这是人才储备问题;劝不动,这是沟通和能力问题;不敢劝,这是官僚主义问题。
那么,朋友呢?难道杜总身边也没有看得明白的人愿意、敢于去提醒?杜总需要反思了。
当然,企业独裁也是没问题的,不过独裁对独裁者的要求很高,独裁者必须是多项全能,他能迅速看清事物的本质,有着系统化的强项能力,更得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且能充分调动人才的发展价值,但目前看来,巴奴的领导者似乎还不具备如此优势。
3)、为什么管产品的人管不了大公司?
杜总是管产品的好手,但最终却栽在了产品上,这可以看出杜总没有随着企业发展来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巴奴领导者大概还在用过去管小公司的思维来管大公司。
业内过去经常拿海底捞和巴奴相比,但这次几个热搜就让我们看出了差距,海底捞把多次危机变成了品牌发展的契机,无论是涨价还是食品安全,最后顾客都会直呼海底捞牛逼。两相对比,巴奴则是完全被危机牵着走,甚至和顾客对着干,可以说是步步下下签。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并不复杂,餐饮企业在小的时候,只做好产品和服务就可以了,这也是为什么巴奴的产品主义能起来的原因,而企业做大了之后,服务、研发、营销、危机公关等都需要有过硬的本事儿,它不仅讲究人才储备,还讲究放权,产品的管产品,服务的管服务,公关的管公关,不是这个岗位的,你股权再高也得闭嘴。
如果厨师长要管服务员,如果服务员要谈论产品研发,如果产品主义要来算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团糟,小企业犯这些事儿问题不大,企业大了,这就是生死线。
为什么管产品的管不了大企业?因为大企业的命脉并不只是产品,巴奴那么多直营店(这次还无法让加盟店背锅),杜总不仅需要再找几个懂产品的一起做好产品,还得把企业的其它短板补齐,该放权就放权,该谁说话就让谁说话,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未来还有很多难关等着。
今天是土豆,明天可以是毛肚,后天大概是菠菜和腰片,大后天还有营销、广告、服务等,而一切事情,都需要靠说话来沟通,会说话、能做事、有人用,这是巴奴最亟需补齐的致命短板。
结语
我们在前文说了很多次这不是土豆价格的问题,要想想,顾客为什么只说土豆价格的问题,为什么不说毛肚、锅底等的问题?
以上海门店为例,巴奴土豆24元一份(大份240克),而在一些小火锅品牌,它们的功夫土豆一份只有100-120克却售价18元左右,卖得比巴奴还贵,为什么它们没有被顾客批评?
这就是餐饮价值的问题,巴奴的土豆再好,它只是削皮切片就直接出品,但功夫土豆需要刀工和摆盘,削成薄片、浸泡处理再摆成花盘,前者没有餐饮技术,而后者有餐饮技术限制,顾客对于自己看不懂、做不来的会给予天然的高价认同。
再比如串串门店为什么要把蔬菜和肉食串一起?你以为只是荤素搭配吗?实际还不是为了让顾客算不清成本又觉得门店有一定的餐饮技术。
不然你以为商家为什么要做手工火锅底料、秘制酱料、顶级厨师?为什么火锅店的牛肉产品要出拼盘,里面有蛋黄牛肉、麻辣牛肉、香菜牛肉、藤椒牛肉,甚至牛肉还是门店现切的?为什么火锅店要找回厨房?这些都是在给顾客算账的心理蒙上一层面纱。
让顾客看不懂、学不会又大为震撼,如果再加上好食材、好吃、好看的标签,这才是餐饮产品卖出高价值的底层逻辑。单单是好吃、好食材,这样的产品主义只是毛坯房,只适用于过去,对应的只是零售品牌而不是餐饮品牌,很明显,巴奴对于产品主义的理解已经跟不上现在的火锅业态竞争了。
土豆问题的讨论只是一个开端,它给火锅、烤肉、自助餐品类的产品逻辑敲响了警钟。如何回归餐饮本质、如何做出顾客认可的好产品、如何让顾客觉得值,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好问题。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VIP专享频道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