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信誉楼创始人张洪瑞逝世,留下这些商业思想

来源: 联商网 多米 2023-10-07 09:47

联商快讯:10月7日,信誉楼创始人张洪瑞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8岁。

讣告称,定于10月8日于黄骅市殡仪馆举办遗体告别仪式,10月9日举办葬礼。张洪瑞一生崇尚真实、自然、简单,凡事切实为他人着想。为遵从逝者遗愿,丧事将从简办理,不设账房,不收礼金。

资料显示,张洪瑞,男,汉族,1946年4月出生,河北省黄骅市黄骅镇楼西村人,曾任沧州市政协常委、黄骅市人大代表、黄骅市总商会副会长,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是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

1984年,张洪瑞贷款10万元,组织十几位农民,创建了营业面积280平米的小商场。这家商场就取名“信誉楼”。信誉楼,顾名思义,就是以信誉为本,诚信经营。信誉楼创办之初就把诚信经营作为建店之本。

“讲诚信,买卖不欺”是信誉楼最初的口号,也是其坚守的经营理念;1986年,信誉楼首创“售货信誉卡”,40年来坚持凭卡无理由退换货;1996年,提出“买卖一条心”;1998年,又提出“为顾客当好参谋,帮助顾客买到适合的商品”;2001年,再次提出“为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尽管信誉楼的服务理念一直在不断升级,但升级的内核始终没变,那就是视客为友。

截至目前,信誉楼拥有自营门店43家,员工约40000人,总资产超80亿元,2022年销售总额破200亿元,在“中国连锁百强”中排名第32位。

在信誉楼39年的历程中,凭着对商业世界的独到理解,张洪瑞走出了一条诚信的发展之路,在业界也是非常独特的存在,近年来,虽然张洪瑞已经“退居二线”,但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信誉楼仍然履行着社会责任、传播着诚信文化。

有人评价张洪瑞简单、纯粹但是非常有智慧,也有人评价他能把每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好,守时守信。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他的眼光都很长远。往往一个企业能做多大与创始人的格局和胸怀有关,创始人的精神也是企业的灵魂。

对此,我们摘录了部分张洪瑞的商业思想,以期给企业家和行业从业者们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张洪瑞部分精彩语录:

“对于信誉,我就是傻小子拾柴禾——就认那块地。离了那块地,怎么都不行。”

“做生意不能赚昧心钱,加价率高也是不讲诚信。”

“做生意,监督咱的靠的不是外人,而是咱自己的良心。”

“有的人创业是想赚钱,通过赚钱体现自身价值,而我做企业就是想干成点儿事。”

“我其实不是刻意追求节俭,我只不过是喜欢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我提倡享受生活,但反对资源浪费。”

“做事和赚钱有很大差别:为了赚钱的企业,把员工的各种待遇都纳入成本,为了做事的则将其纳入投资范畴。纳入成本的人总想削减成本,但是作为投资就舍得了。所以,信誉楼在对待员工方面比其它企业做得要好。”

“我刚一干信誉楼就明白这个关系了——不是顾客第一,是员工第一。”

“人是第一要素,一切为员工着想,一切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员工就会愉快地干好工作。形成这样的核心能力,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我们提高核心能力的目的,不图打败别人,但求立于不败。”

“我们一边探索,一边前进。但是宁要第一,不要最好。信誉楼作为一个企业,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没有难题。存在问题,说明我们的潜力还很大,在改进中不断提升;要是没有问题了,企业就会发展缓慢、停滞不前,因为它已经走到了极限。我们追求的不是尽善尽美,而是生机勃勃,健康长寿。”

“企业需要优秀的领导者,但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优秀企业的‘产品’,而不是原因。制度优秀的企业自然就‘代有人才出’。”

“我们现在也要有这种抱负,就像参加赛跑一样,不一定能够拿到冠军,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奋斗——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发展路子,做成百年老店。”

“找准企业定位,一切行为都不偏离企业目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作为企业,不但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企业家的精力和企业的实力都是有限的,顾及太多的结果往往是精力分散、顾此失彼,事与愿违。”

“企业盈利不等于成功,但成功的企业当然应该盈利,而且是长久的盈利、可持续发展,并且对社会有益。信誉楼创立之初就没有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把追求成功作为最终目标。今天,我们成功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抗拒诱惑。一是抗拒金钱暴利的诱惑,二是抗拒短期利益的点子的诱惑。始终如一地用核心理念指导我们的经营和发展。”

附信誉楼创始人张洪瑞讲解《一分钟经理》(2002年5月,时任董事长的张洪瑞在全员业校课上授课分享)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一分钟经理》。材料提前发到了各柜组,相信在座的同学们都看了。大家理解得程度不一样,我就抛砖引玉式地讲一讲,给大家一些启示。这本书是用寓言题材写的,很通俗,但是内容非常丰富,要是真正看懂了,不容易。要认真去看、用心去看,并且有意识地和你的同事、领导去交流,就可以慢慢地越理解越深。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做到更不容易。谁要是把这本书吃透了,并且能够得心应手地去用,你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经理。

我根据过来对企业的理解,重点说说企业还缺哪些、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到位,和大家一块来交流。

《一分钟经理》原来的单行本,我印象中是1986年左右在天津东北角大书店“五角丛书”看到的,一本五毛钱,我记得一次买了20本,发给当时的柜组主任和经理们共同学习。我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也试着去做了,但是因为当初对商业不懂,所以尽管做,有的效果并不好。《一分钟经理》里面说,在一分钟管理当中主要是三个部分: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一分钟批评。

对于一分钟目标,当时我试着机械化地照办,我和我的下属们也是用纸简单地写上订立的目标。说老实话,到现在为止“一分钟目标”我也没找到真正的感觉,我讲不出来。对于这一项,我认为不是咱们企业的强项。因为我不懂商业,不会订立目标,所以开业六年没有盈利。现在的各级主管们,按我的感觉都做得很好。

这三种法宝,我感觉用得最好的是一分钟表扬,就靠这一项,信誉楼就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你们想想,要是三项都会了,咱们发展得不更好吗?所以说,我原来学得不太深的地方,同学们和现在的上级努力地去学、去理解,并且大胆地尝试去用。因为你们从文化程度、从一开始的资质,毕竟比我强得太多了。创办信誉楼的时候,我39岁,初中文化程度。那会儿的初中相当于现在的初中一年级,所以说那时候我的文化程度很低,所以学这本书,即使那么用心还有做不好的地方。

原来我想,一分钟表扬在咱们企业做得不错,是长项,也不准备讲了,但是看到河北工业大学从人力资源方面帮咱们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企业是有信心的,评价非常好,只对个别项目还存在着一些要求,其中一项就是表扬。在调查问卷中,“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并且能够经常受到表扬”,持这种看法的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几;还有百分之四十七的同学,能够得到领导的信任,但是很少得到表扬。我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才知道,原以为一分钟表扬是我们的长项,应该做得不错,可是还有很大的距离。

原因我相信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有的经理对于表扬运用得还不够,可能他们认为有些地方还没有找到值得表扬的感觉。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努力去做,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因为任何人都不厌恶别人真诚的欣赏,包括我在内,也希望叫别人欣赏。另一方面,我想可能是同学们对于表扬理解得还有偏差,把表扬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其实有的同学不应该再指望表扬了,你已经干得不错了、成熟了,用不着依赖表扬了。

刚才我说的第一点原因是有的主管对表扬用得还不够,总认为下属还没有做好,还没有做得那么理想、那么标准,所以没有给予及时的表扬,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作者在书中是这么说的:“对于新来的员工或者是老员工刚接触一项新任务,只要有些微的进步,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开始的时候,大体不错也就行了,以后再引导着朝你理想的那个标准去做。

书中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在座的同学们,出去旅游看到过海豚表演的请举手。请放下,不太多,咱们企业是这样主张的:生活的全部并不是工作,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咱们企业鼓励适度消费,就是别浪费,并不提倡节俭。旅游是个值得的消费。书上写的和现在看到的不完全一样,书上说看海豚表演,在水池子上面搭上一棵杆或者是一棵绳子,很高很高,叫海豚跳高,当海豚跳过去落下来以后,溅出的水将前十排座位的观众都给淋湿了。作者就问了,海豚表演那么出色,是不是咱们弄船上海上去,两个船架起个杆,谁跳得起来就用谁。同学们笑了,那是不现实的。

为了达到让海豚能在水面以上绳子跳过去的目的,需要一步步地训练。一开始把绳子放在水池的底部,海豚在绳子的这边游来游去,得不到吃的,也就是得不到表扬、得不到鼓励。它只要越过这个绳子去,就给它吃的,也就是给它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养成了一种习惯,也懂得了只要饿了越过绳子就有吃的。当海豚熟悉了,然后把绳子从水底逐步提高。当绳子提高以后,海豚只要从绳子下面过去就得不到吃的,也就是得不到表扬,只有从绳子上面过去,就给它吃的。然后把绳子升到水面,这时难度就大了——它要想法得到吃的就得想法跳出水面,才能得到奖励。一开始它做不到,在那儿游来游去,就是不给它吃的。它以后想:也许自己跳过去就能给吃的了。因为是一点点提高的,得到及时的鼓励,然后把绳子离开水面、逐步升高,海豚表演的时候就可以跳得那么高,落下去溅得前十排都湿了。

我出去看过几次海豚表演。现在的海豚表演训练比原来可容易多了,他们用一个大红球,放在水面上,海豚只要是用嘴碰到这个球就给它吃的,然后把球逐步抬高,抬得很高很高,最起码6米以上。我怎么想它也跳不上去,跳高运动员、篮球运动员也跳不了这么高,但是海豚在水里面借助水的力量能跳这么高,真是不可思议。

培训海豚原来定的标准很低,它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给它及时的激励,所以才把海豚训练到那个程度。也许同学们说“那是动物,跟人一样吗”,书上也说了,实际上人也是这样。比如小孩刚刚会站的时候,大人说“ 能能站、能能站”,他站起来晃晃悠悠,大人高兴地抱起来,说“会站了、会站了”,这就是给予表扬;以后小孩试着往前迈两步,跌倒了,大人说“会走了,会走了”,又抱又亲,这就是鼓励表扬。小孩学说话也一样,说“喝水”,本来说得不清楚,大人就亲他抱他,小孩觉着得到鼓励了,他就努力地模仿着去说。

咱们干工作也是如此,各位都有体会,如果你的领导发自内心真诚地赞美你的长处,我想你会很高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你的高兴送给下属呢!所以在一分钟表扬上,百分之四十七的主管们表扬得频率还不够,应该在这方面再下点儿功夫。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这个书上说“要培训某人完成一项新任务,关键是一开始就要在他们干得较好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直到他们最终学会,完全把工作干好为止。”我把它按今天的话题给予解释,你们想想“完全把工作干好为止”,怎么叫“为止”?对于成功的人,在发现他们干得好的时候,没有必要再经常给予表扬了,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自我表扬、自我勉励,他们已经成熟了。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说,咱们员工们,你只要在这工作一段时间了,一定对你的工作熟练了,再干好了以后,不要光指望领导来表扬你、鼓励你,要学会自我勉励、自我表扬。

当然,两分法:作为各级主管,对你的上级也要学会经常给予表扬,更别说对你的同事和下级了;但是作为老员工,主要要学会自己表扬自己,不要光依赖领导的表扬。这是你成熟不成熟的一个标志,一个分水岭。这么一来,各级领导努力地去表扬下属,而下属以及成熟的老员工们不再指望,“两好搁一好,”都好!不然的话,光一头做去,很难叫另一方完全满意;如果双方都努力去做,就更容易满意了。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工作效率最高,身体也最好。

对于一分钟表扬,希望各位一定要充分用起来,用好它。

下面我重点讲一分钟批评,或者叫一分钟惩戒。这点在咱企业做得还不够,我过来做得也不太好,所以可能造成一些负面效应——下属不能坦然接受领导真诚的批评,或者是直率的批评,一批评就受不了。就像家里管孩子一样。如果大人从来不呲哒他,一旦呲哒,他容易小性儿。在这一点上,咱们企业可能存在的还不少——下属容易小性儿,当领导的不好意思批评。那么,不批评行不行?为什么咱们要提倡批评? 

有个国王和宰相商量:“咱们分分工吧,我管奖励,你管惩处。”国王心眼多,想落好人,叫宰相负责惩处。过了一段时间,国王一看不对劲儿,宰相说话灵,下面效率非常高;而他别看平常表扬、鼓励、奖励,弄了半天他说话不灵,下面效率低、行动慢。他就跟宰相换过来了。一换过来下面受不了了,大臣们说皇上是不是得病了?原来挺好的一个老头,现在每天罚我们,大伙就把他推翻了。随后就商量:叫谁做国王呢?有的大臣说,宰相这人不错,人家直正。原来该批评就批评,现在该表扬就表扬。

所以说不批评影响工作效率,也树不起你的威信来!一个国家的国王不批评都没有威信,所以说批评是必要的,不批评是不行的。

如何进行批评,在方法上我给大家提示以下几方面:

第一,批评(惩戒)要即刻,他做错了马上要有反应,要明确告诉他“他错了”,你对他有什么感受“我对你很生气,很失望!”当然作为咱们也可能用不着。昨天座谈的时候有位同学说了,他们商场现在对一分钟批评开展得非常好,主要用提醒的方法,效果也不错。

对于批评(惩戒),最主要的是马上采取行动,要即刻。不要把它积累起来秋后算账,平常不说,等想起来了,对他有看法了,拿出账本:这几年来你某天某日做了什么。你想想这样效果能好得了吗?错了马上反应,这样他才感到你是针对这个事情,而不是对他这个人。

第二,把表扬和批评一定要分开。这是书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用咱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用明确的语言批评他,不要含糊其辞,叫他听不出来你到底是批评还是表扬他。过来我看到过好多地方用三明治的方法:先表扬:“你工作做得不错,过来一直表现不错,就是这一个事做得不太妥当,相信以后你能做好。”这就是“表扬、批评、表扬”三明治,中间是个馅,对这个馅,很多人都不觉事,他不知道你批评他,光知道你表扬他了,效果并不好。

书上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盲人叫导盲犬领着过路口,碰见红灯了,在这稍微一等的时候,导盲犬一抬腿给盲人裤腿上撒了一泡尿,这个盲人就从口袋里掏出块狗食来喂它。旁边一位路人看不下去了,说:“这位先生,我实在不明白,它往你裤上撒尿,你却喂它,这是为了什么?”盲人说:“你哪知道啊,我并不是想喂它,我只不过想知道它头在什么地方,然后我打它的屁股!”乍一听这个盲人说得很有道理对吧?但大家想想,真是这样吗?书里给出解释:“盲人这样做,导盲犬只知道撒一泡尿就能得到吃的。你再打它,它就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打它了。所以说狗只要一想吃狗食了,它就往你腿上撒尿。”。

这个例子说明,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旗帜鲜明——批评就是批评,一定要把批评跟表扬分清楚。咱们有位经理在《信誉楼人》登了一篇文章,说三明治不可取,应该提倡二明治。二明治就是这书中说的“用表扬、鼓励来结束批评,批评的时候要直截了当”。告诉他这个事错了,然后鼓励他说:“我相信你,以后做得应该更好!”用表扬来结束有什么好处呢?被批评的人,他就不会从心里头对你产生抱怨了。如果你不讲方式对他批评了一顿,他就跟你顶起来,之后他就不想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而是想你为什么这样对待我。如果你用表扬和鼓励来结束,他就容易想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面向自己了,而不是想你为什么这样待他。

下一点讲批评当中的第三个大话题,“只批评应该批评的人”(原来想叫它意思表达的更明确,说“只批评值得批评的人”),这是今天我讲的第二个重点。为了倡导批评这种风气,咱们直截了当,要直率。怎么叫“值得批评”?这个人他还有造就,通过批评相信他能进步能做得好才批评他,不然的话不批评他。同学们回去以后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个观点——领导要是批评谁了,那证明领导重视你,认为你还有潜力可挖,以后能够成才,才批评你。不然的话,你就到那儿了,你就这么两下子了,这种人是不该批评的,批评无效。只批评值得批评的人,有的他论堆了(不思进取的意思),你批评他有什么用啊。有句俗话叫“只管红脸的,不管皮脸的”,他二皮脸,你说他也无动于衷,就没必要批评他,别费那个言谈,别费那个劲。那种灵透的、肯努力的才值得咱们批评了。所以说我在这多重复:只要是领导批评你了,你就感到高兴!这说明领导对我评价不错,认为我以后是个材料,不然的话领导他才不批评我了。

为什么我把“只批评值得批评的人”,最后又改成了“只批评应该批评的人”呢?因为还有两种人包括不进去。一种是,有位经理和我交流,他说最好别批评我,我自律意识太强了,错了自己觉事,不批评,我也会努力地改正。一批评我,我反而失去了信心。我当时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可是以后想想,不行,你是越不批评他越小性儿,小性儿就影响他进步,所以咱们还是把批评运用起来。

但对于初学者、新员工和老员工刚接触一项新任务,对于这部分人不应该批评,因为他不是不想干好。咱们在座的都是从新员工过来的,新员工都极力想把工作干好了,激情很高,出现错误是因为他不会。这个不会,你批评他能解决问题吗?你只能叫他感到沮丧。咱们信誉楼餐馆刚开业的时候,因为餐馆经理都不是在咱信誉楼从站柜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经历这个过程,对咱公司的处理原则不知道。所以说一名服务员端菜不小心把碟子摔了,这个经理就叫他赔钱。员工懂得企业过来的做法,就向公关管理部反映,负责人就把餐馆经理叫来和他一块讨论,假设如果员工摔了盘子不叫他赔,能不能造成他以后多摔?大家都认为不可能。要是不可能咱就不叫他赔,因为他也不愿意摔,新来的员工不会干、没干好,那不是他情愿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领导的如果你要是恨铁不成钢,觉得是好心,对他去进行批评了,只能是叫他感到沮丧,失去自信!

昨天座谈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反映,他们柜组盘点时盘不起来,柜组主任和记账员就烦了,还责怪员工。我说这是当领导的水平不够。正因为当领导的水平不够,所以才鼓励、欢迎、感谢咱们所有的员工向领导提意见和建议。如果你的直接上级在你努力干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他批评你了,那他就错了,你要帮助他;如果你不好意思面对面地帮助他,你就向他的上级反映,目的还是为了他好,叫他能得到及时的培训。

关于这一点我还举书上的一个例子,如果他初学不会的时候,你要批评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书上打了一个比喻,看过鸽子表演吗?很大的一个笼子,鸽子从左下门进去,右上角有个自动喂食器,那儿有个踏板,它只有右脚踏在踏板上,自动喂食器才会打开,它就能得到吃的。我简单讲一下培训过程:进门离鸽子不远放上一棵棍,它只要踩到棍上,自动喂食器就打开,它就能得到吃的、得到鼓励;然后这个棍一步一步地向右上角靠近,一点点地培训它、引导它,到最后把它引到这个角上来。到了角上,它用左脚去踏都不出食,只有在它不经意间用右脚踏上踏板,它才能得到吃的、得到鼓励。

书上说如果不是一步步地培训、不给它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而只是惩戒它、惩罚它,在周围给它放上电烫子,它一不小心就烫上,你们想想会是什么结果?这鸽子就偎在一个边上再也不敢动了。咱们员工也是如此,如果在他不会做的时候,你就批评他,只能让他畏手畏脚。新柜组主任去进货,经理鼓励“要大胆地引进新品种,只要是少批量就行,不要怕赔”。结果他进来后,经理一看就烦了:“你这进的什么东西,卖得了吗?”大家想想,这个主任只能是原来有什么进什么,他再也不敢引进新的品种了。所以说,对初学者有失误也不能批评,只能培训。重新和他设定目标进行培训,然后叫他还做去,鼓励他做,不能批评。

关于批评的最后一个话题:要想使批评有效,真正能起到叫对方改进的作用,最要紧的在于领导者对下属要有爱心、要有诚心,不怀恶意、不是为了惩戒,是为了叫他进步。这是今天说的很重要的一点。

起因是罗经理找我探讨一个问题:考试的时候,通过判卷认定有的同学相互之间看了卷了,如果认定为弄虚作假的话,轻者免职,重者劝退。可是里面涉及到有的人平常工作诚诚恳恳、兢兢业业,并且有能力。撤他、免他、开除他,怪可惜的;迁就他吧,他弄虚作假了。我和罗经理一块分析,最后我们两个意见一致了——抄卷的人他意识到这是弄虚作假吗?如果问卷调查的话,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学认为是弄虚作假。可是在社会上、在考场上来说,看别人的卷好像很正常,尤其是成人考试,叫你捎着材料。所以说他也许意识不到这叫弄虚作假。因为这个例子,咱首先叫同学们一定要明白哪些行为属于弄虚作假。另一方面,凡是高压线,也就是只要犯了就可能免职或者除名的,要给它挂上一盏红灯,用栅栏把它圈起来,咱别看着他去碰的。

有的同学可能过来有这方面的经历:骑着自行车在公路上,不知谁把下水道的盖子给偷走了,扑通一下子张里头去了,摔得够呛。如果咱们当经理的用这个法儿惩戒下属或者是考验下属,故意挖个坑让他往里掉,那属于怀恶意。所以说咱们当领导的对下属要出于爱心,凡是下属容易忽略、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咱们要不厌其烦地提醒。每次考试之前都告诉大家考场纪律,他再弄虚作假,这种人是品质问题;如果咱们不宣布,有的时候属于认识问题。举一反三,以后凡是这方面的事情要经常地提醒大家。 

刚才我说的一分钟批评,给大家一块辅导了这些。

下一个话题: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经理。

第一,就是要管理好他自己和与他共事的人,从而给企业和员工都带来好处。我重点说说“首先要管理好自己”。我就有这样的亲属,我也看到过这样的老板,咱们同学中也有,用庄稼人的话来说,叫“猴喜孩子——没正形儿”,管理者本人赶上高兴了,下属明明错了,他也不斥责,还夸上两句;赶上他那天不高兴,碰上不顺心的事了,下属明明做得很好,他大发雷霆斥责下属。这种领导,用表扬和批评还有效吗?为了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经理,咱们这三件法宝要用好它。如果你是没有正形儿的经理,凭你自己的心情去对待下属,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行!

第二,要想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经理,你不仅仅光像一分钟经理那样想去、那样说去,那样不管事,主要你得那样做去!光想不做,没有用。所以说,你只要认为这事该做、值得做,就不要把它想完美了再做去。咱们不是提倡想到就做吗?你要想完美了再做去,你永远想不完美,什么事也不会做得永远好。咱们这个月可能把股权这事就要公布下去了。就股权的分配方案拿了十几个,做决定的人他本人也一直在考虑,总觉得不太周到,不太合理。如果咱要想完全合理了再公布的话,十年也合理不了。到时候该宣布就宣布,之后呢,同学们感到有意见,可以按照咱们规定的渠道反映,然后咱一点点地叫它趋于合理。只要决策者出于公正的心就可以了,这是主要的。绝对的合理是永远不会存在的,所以说不要把事情完全都尽善尽美了再做,那就晚了。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话题,就是不要陷入创新综合症。创新,现在在世界上非常时髦,都在喊创新。到底什么是创新?不是你有一个好想法、一个新的想法叫创新。你这种想法、这个发明,能够变成产品,能够投放市场,最后变成财富、变成利润,才叫技术创新了。咱们过来一般指的创新都是在管理、在业务上的创新,同样,必须产生效果才叫创新。另一方面,能不能把创新的成果变成效果,并且能够稳定下去。咱们以前对创新做过这样的比喻,海尔是中国目前来看评价最好的企业,他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叫“斜坡球体论”,把企业比作在斜坡上的一个球,这个球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它自动往下滚。我不说海尔怎么讲,用咱们的话来解释:为了防止这个球(咱们企业)向下滑,在球底下垫上一块砖挡住它,不叫它往下滚动,当然这块砖很大,叫它滚不下来。

这个砖就是咱们企业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主要就是不断地完善咱们的企业机制、建设企业文化、提高全员素质、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把应该做的事情天天做好,这是基础建设。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创新力推动企业向上发展,然后迅速地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基础。把基础往上推进一步,不用叫人老在那推着。这样来说,咱们企业进入一个新的高度的平台,它不会再往下滚动、不会倒退。就这样把创新力通过不断地创新,推动企业向上发展。但是必须把创新成果变成基础,使企业(平台)提升一阶,这样创新才有意义。不然的话,你每天光想那些新点子,哪样都做不到底,是毫无意义的!

书中说:“我和我的部下都看过《一分钟经理》,我和我的部下都感到非常振奋。当然了,一种新的管理体系的出现,人们都会激动一番的。随后,大多数的公司,把时间就花在寻找一个又一个的新的管理方法上,而很少花时间计划他们原来想到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认真地做好。”它上面说所有的人,可见有这种错误思路的不是少数人,也不是多数人,是所有的人。“他们总是寻求一条又一条新的捷径,而不去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他们总是从一个减肥方案跑到另一个减肥方案,从一项锻炼计划变为另一项的锻炼计划,而不愿把任何一项的计划长期坚持下去。”然后他们感到纳闷了,我用了那么多方案,怎么体重还是不减轻呢?怎么我体质还不强呢?须知,如果你把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案,能够每天坚持做下去的话,那是肯定有效的。你每天变着法地光想新招,而不愿意把一项好的举措做到家、做到位,怎么能达到你原来想要的效果呢?

《一分钟经理》上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爬山人不小心在山上掉下去了,悬崖峭壁。他在慌乱中抓住了一棵树,往上一看有二十英尺、往下一看万丈深渊,吓得魂不附体,在那大声呼叫:“有人吗?救命啊!救命啊!”这时候一个低沉的声音,非常清楚响亮地说:“我在这,你只要信任我,我就可以救你!”爬山人赶紧说:“信任!信任!”那人说:“这样,你抓住树等我!”爬山人往下又瞅了瞅,哎呀那么深,眼晕。又喊起来:“上面还有别的人吗?”

在书上乍一看到这儿,觉着没什么可笑的。但是你再想想:这个人深沉,他是一个上年纪的人;声音响亮而又清楚,他有力气。并且他真想救你,你抓住树等着不就得了吗?你再招呼让别人来救,这个人一看,“得!我搭理你干嘛!你信不着我,我凭什么救你?”书上第97页说:“人人都一样,总是在寻求一些新的捷径,而不去运用已经拥有的方法,把它坚持做好。”他既然说“人人都一样”,看起来最起码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容易多少犯这个病,所以说咱们都应该警惕。咱们企业有句常用语,叫做“好的执行比创造新观点更具生产力,也更实际。”

给大家表这么一个态,不见得合适。如果不合适,经理们以后可以提出探讨。在咱们企业,又有创造力又有执行力的人,这个毫无疑问,他就应该受到重用;如果创新能力比较弱,但有执行力,这个人在咱们企业也是有用的。下面这句话也许有争议:如果说他只有创意,没有执行力,换句话来说,他能想、能说、能提建议,但是不会做,这种人他只适合做信誉楼的朋友。以咱企业现在的规模,没有地方安排只会想、会说、不会做的人。将来要是有了上百家连锁店,那时候咱可能需要有一个智囊团了,光会想会说就行。可是现在没有用,所以同学们千千万万不要每天光空想,光想新招、光想新思路。过来咱们经理当中有这种人,有的已经离开信誉楼了。创新综合症这个词,说不定就是咱信誉楼的发明。创新综合症还不大好治。

最后用书上的一句话做结束语:“你应该把十倍于你花在制订和实行最初方案上的时间,用于坚持你的管理培训要求。”如果你原来想到了,也去做了,并且叫下面基本上能做到了,不要认为你就完成任务了,还差得远!要是把咱们的创新成果变为企业基础的话,你还要再加上十倍的力量,反复地灌输、反复地检查,直到你的下属养成习惯,他不自觉地就能做到了。这样你的创新、原来的创意才会真正产生效果。不然的话,你只要稍微一放松,人们又会反弹,恢复到原来你还没用这个办法以前的那个水平上去。就拿刚才来说,这个平台没有搭起来的话,你稍微一松懈,球还要滚下来。所以一定要把平台建造起来,才能保持企业稳定的发展。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VIP专享频道热文推荐: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