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也要亲自下场做预制菜了?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
马云注定要成为那个改变时代的人。当年意气风发的声音犹在,事实上若干年后互联网支付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银行业。
前些日,信息披露马云减持阿里的股份,一波舆论又起,说马云前前后后通过套现、分红等进账达到千亿。如今阿里股价低迷,马云加速切割等等。后来阿里内部澄清,只是时机凑巧而已,马老师早在今年8月份就签了减持计划,但是,由于当时设定的售卖价格远高于目前股价,只要股价未达到设定售卖价格,就不会售出股票,因此实际上至今马云所持股票一股未卖。
不管马云卖不卖阿里的股票,马云总是中国最为富有的人,马云的千亿规模巨资,都投向哪里去了?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食品安全向来备受大众关注,甚至质疑,当“科技与狠活”成为食品领域的无解之咒时,新的资本进入,乃至于如马云这般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进入,对中国的食品产业会不会产生巨大的变革?这一次,马云又会改变中国人的饭碗吗?
01
马家厨房来了
据工商信息显示,11月22日,由马云持股99.9%的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新增一家100%控股的子公司,主营预制菜、农产品加工和批发等。
该子公司名为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简称“马家厨房”),法定代表人为PAU JASON JOHN,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技术服务等。
马家厨房的监事徐诗,曾在马云公益基金会担任高管,目前也兼任多家马云旗下艺术管理公司、咨询公司高管。
这些年马云在从农产品领域从上游到餐饮这整个链条上的布局可以发现,马家厨房是马云控制的最下游端的第一家企业,被外界定义为TO B的食品销售公司,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上的预制菜加工及销售企业。
而在农产品产业链的上游端,马云参与的企业更多。
早在2020年,耕海牧业(海南)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其中马云持股的云锋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该公司45%的股份。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水产养殖、渔业捕捞、天然水域鱼类资源的人工增殖放流、水产苗种生产、水产苗种进出口等。
今年7月份,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水产养殖、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生物质能技术服务等。其股东身影中同样出现了本次的大井头公司,同时还有自然人胡晓明。而众所周知,胡晓明是马云的老战友,2005年加入阿里,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之一 ,天弘基金公司董事长,网商银行董事长。
据报道,一米八海洋科技在11月22日已经开始与浙江嵊泗县人民政府合作,参与一处“贻贝产业园”建设。
如今马家厨房正式官宣成立,可见马老师在农业领域已经深度布局,从上游养殖到下游加工销售,打通全产业链,要真正意义上解决中国人“吃得放心”的问题。
02
马云为什么念念不忘农业?
就在这次“减持风波”中,阿里集团首席人才官蒋芳在内网特别声明表示,“马老师的办公室为了在国内外投资农业科技和公益事业等项目需要资金”,所以在今年早些时候与股票经纪签了减持合同。
按照蒋芳的说法,马老师的钱,主要是用来投资农业和公益事业了。
马云对中国农业的兴趣可能由来已久。甚至有可能源自于“万能的淘宝”。事实上,直到今天,在全国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依然是淘宝最为核心而且堪称独一无二的优势品类。
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成立乡村事业部并推出农村淘宝项目和“千县万村”计划,着力启动“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计划。近年来,马云更是亲自下场,从事农业。
从马云的角度看,他计划打造的农业,一方面会瞩目于高端农产品品类,例如高端海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另一方面,马云可能更希望引进世界先进农业国家的经验,提升中国农业的经营效率。
2022年7月,马云到访荷兰的瓦格宁根大学,交流和探讨畜牧业和渔业的新技术。当时马云表示,接下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会完全投入到农业领域,包括在戈壁沙漠种植农作物。
2022年下半年,马云在日本期间实地考察了日本渔业养殖技术,参观了近畿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的大岛站等。
2023年1月,马云在泰国曼谷考察了正大集团。由于正大集团长年深耕农牧食品、批发零售等领域,外界也猜测马云此行的目的是交流食品、粮食等行业的发展经验。
今年5月,日本东京大学宣布聘请马云为“东京学院(TokyoCollege)”的客座教授。该校称,马云将就重大研究课题提供建议和支持,并与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联合研究,尤其是在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生产领域。
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早已从“吃饱”向“吃好”过度。中国人需要更加安全、高品质的农牧渔类产品,而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更需要产业层面的进步升级。作为天马行空具有超前认知并且大手笔的企业家马云入局,会再一次改变中国的农业发展吗?
03
预制菜是个好赛道吗?
预制菜,可能是农产品进入餐桌的最后一道环节。从发展进程上看,如果对预制菜建立严格细致的监管标准,预制菜可以实现更大规模、更有效率的经营,无论对上游的农产品企业还是对下游的餐饮业都大有好处。
从此次新注册的马家厨房经营范围上来看,很明显有可能属于一家“预制菜”企业。而不少人听到预制菜则就充满了反感,因为在各种自媒体、短视频中,大众所看到的是那些用塑料袋包装,里面是一坨坨如糊状面目全非的预制菜品,且不论其中加了多少添加剂、防腐剂,但是那菜品品相就足以让人恶心。
前段时间,很多人对于预制菜进校园,提出了强烈抗议,认为让学生吃这种不卫生不健康不合格的预制菜产品,属实是对祖国花朵的扼杀。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农产品、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运用标准化作业,经预先加工,或烹调制成,并经过包装好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资料显示,2021年美国、日本预制菜的渗透率已达到60%以上,而我国仅为13%左右,发展空间巨大。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未来市场规模保持1.5%左右的增速。
预制菜已成为农产品和食品企业争相发力的方向之一。例如,世界粮油巨头益海嘉里旗下的中央厨房沈阳项目预计明年初正式投产,预计可日产4万份金龙鱼丰厨品牌学生餐、2万份冷链便当、46吨预制菜、40吨净菜。
作为2023年最火爆的赛道之一,“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写入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6年规模将达10720亿。未来,面米、蔬菜类将占据近五成份额,而肉禽类和水产类增速更高。
当下中国预制发展尚未有效解决而遭至大众“误杀”的根本性矛盾,在于两方面:
第一,对预制菜的生产、储运、使用等等一系列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以及标准制定;
第二,无论学校还是各类饭店,如果选择的是预制菜,应该选择“预制”到了什么程度的产品?
对于连锁餐饮的中央厨房来说,仅仅局限于净菜择菜及储运的工序,只要在有限的保质期内使用,并不会影响口感和健康。而对于使用一些已经完全成熟或者半成熟的预制菜品类,则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管理要求,包括选材、配料、储存方式、保质期等等。
马云打造从上游产业的生产到下游产业的预加工体系,尤其在面向最终的餐桌端,希望可以以现代数字化的技术力量驱动,建立更加高效、安全的食品标准体系。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VIP专享频道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