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榜”占比超50%!发用品为何成违规重灾区?
出品/未来迹
作者/林宇
从8月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药监局”)加大对化妆品市场监管力度,抽检和曝光频次明显提升。
《FBeauty未来迹》梳理发现,近一周左右时间,国家药监局已抽检出超100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包含9批次添加禁用原料的行为。从通告信息来看,洗护发、染膏类产品,成为不合格重灾区。
01
占比超50%
洗护品类问题较集中
从公告可见,药监局近期发布的4则通告涉及问题产品达128件,其中洗护发、染膏类产品占比超50%。
主要违规原因大致可归为三类:1、出现禁用成分;2、防腐剂添加量超标;3、产品检出成分、标签与备案资料不一致。
其中,“出现禁用成分”的现象主要集中在洗发液中。在11月21日发布的“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通告中,“发道无硅油控油修护洗发液”、“发道无硅油清凉去屑洗发液”等三款产品被检出添加了违禁成分“三氯生”。
图源自“9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三氯生是一种常见的广谱抗菌和抗真菌剂,学名“二氯苯氧氯酚”。一般在肥皂等日化品种使用。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将“三氯生”归为防腐剂类物质,规定在化妆品中用作防腐剂的限量不大于0.3%,但在洗发露洗发乳中,是绝对的禁止添加物。
而“成分添加量超标”以及检出成分与成分、标签与备案资料不一致,主要体现在防腐剂 “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为3:1)”,这款防腐剂俗称“卡松”。
据了解,卡松是一种高效的广谱抑菌剂,价格便宜的同时,配伍性好。但由于致敏性较高,这款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规定,卡松在化妆品中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0015%,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为“淋洗类产品”,且不能和甲基异噻唑啉酮同时使用。
但在23号、27号、28号发布的不符合规定化妆品通告中,频频出现卡松在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等洗护产品添加过量的问题。其中,广州雅胜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OR NOT午夜玫瑰花瓣沐浴露”添加量高达0.0093%,远超规定使用限量。
此外,在11月22日检出的45批次涉嫌违规的产品中,有超十款染发膏被检出添加量 “苯基甲基吡唑啉酮”,但产品备案的配方中并未标注,且出现超量添加情况。
“苯基甲基吡唑啉酮”是化妆品准用染发剂之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将此成分的最大使用量规定为0.25%(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占染发剂与氧化剂质量之和的比例),但名单中的“天科染发膏(自然黑)”添加量高达0.74%。
2006年12月,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SCCP)曾发布该组分的评估报告,称苯基甲基吡唑啉酮作为染发剂,以最大浓度为0.25%应用于成品化妆品中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显著危害,但具有一定的致敏性。
整体上来看,近期抽检不合格的洗护产品主要问题集中在防腐体系上,据行业人士分析,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成本因素,但也暴露了涉事品牌方对防腐体系掌控能力不强,甚至犯了一些“常识性错误”。
02
洗护发、染膏产品
为何成“重灾区”?
值得关注的是,洗护发、染膏类产品,一直都是出现质量问题或不符合标准的重灾区。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抽检的79批次含有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洗护发产品甚至接近一半。涉事洗护产品涉嫌违规并没有局限于防腐体系的范畴。
今年7月,有网友对抖音TOP3洗发水“十二草集”某款产品号称“无化学原料添加”表示质疑。不久前,《消费者报道》购买相应产品并送检,该媒体披露的结果显示,备案表中的多数成分均未检出,反而测出了苯甲酸钠等三种化学防腐剂。此外,还检出该产品菌落总数7.3×106CFU/g,超出标准限值7300倍。
在2023年第60号通告中,一款名为“从头开始养发护发素(女士专用)”备案编号为桂G妆网备字2017000725,备案人为南宁大旭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不过,药监局官网显示“桂G妆网备字2017000725”的备案已于今年5月注销。
搜索电商平台可见,疑似同一款仍在售,但产品详情页备案编号却是“国妆特字G20100759”,不仅与产品原编号不符,还摇身一变成“特殊用途”化妆品。
截自电商平台
国产特殊化妆品注册信息系统搜索发现,此注册号对应的产品为“毛博仕防脱育发液”,备案人为同一家企业。业内人士解释,这有可能是 “一号多用”的套证行为。
我国化妆品行业法规规定,“冒用他人特证或备案”和“一证多标”,一直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某资深研发工程师曾告诉《FBeauty未来迹》:“国家给企业留了两年时间缓冲期,到2023年,特证该过期的过期,产品该卖完的卖完,一切重新开始。如果还有胆子大的,国家就要严惩了。”
为何洗护发、染膏类产品出现问题的比例如此高?防腐剂添加相关问题为何屡次出现?
“染发剂标识不一致是一个老问题。”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表示,一些产品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注册,与当前市场需求有差异,便出现私自更改配方,以此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
此外,针对防腐剂问题,某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有时候不是企业有意添加过量,可能是出现了“叠加”问题。“例如卡松,是最经典的防腐剂,在市面上应用范围很广。有些企业生产环境比较差,为保证产品不长微生物,便‘顶格使用’防腐剂。但有时购买的成分中也含有卡松,二者叠加便会产生过量情况。”
“一是企业想压成本,例如卡松成本就比较低。二是当前企业对防腐体系技术相对陌生。”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如此评价。
03
专业化升级
市场“容忍度”进一步降低
药监局在短短一周内对洗护品类进行了两次集中通报,且抽检的方向也更精准,可见在越发严格的市场监管背景下,洗护发、染发剂产品“浑水摸鱼”的老毛病已经无可遁形。
在正经历升级的洗护品类中,更严厉的监管,无疑有利于拉高品类的准入门槛。
在品类顶层,我国洗护发市场正面临进一步专业化升级,进入更加注重功效的“头皮护理”时代。
英敏特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中国洗护市场的年均增长仅为1%,但头皮护理赛道的增速却高达24%。仅2021年,海外美护发新品牌入驻天猫国际的数量就呈现翻倍增长,进口头皮护理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40%,洗护品类中头皮护理的份额占比在加速扩增。
在消费者对洗护品类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许多国货品牌也在不断突围,在数轮市场迭代中与国际品牌拉近了距离,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
“洗护发市场也将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业内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连基本合规都做不到的企业,被淘汰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广州市白云区研美化妆品销售总监翁永冠也告诉《FBeauty未来迹》,此前的市场确实比较乱。“频繁严查,会让一些本身有实力、规范的企业迎来更友好公平的发展环境,但另一方面,也会让一些小型企业生存面临挑战。”
可以确定的是,相关部门对洗护发品类的监管从未放松,倒逼市场“优胜劣汰”的局面日渐明朗,最终带动行业走向高质量的发展。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VIP专享频道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