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65家公司财报发布,消费没想的那么差

来源: 沥金 2024-08-30 21:56

周松平

来源/沥金

2024年上半年已经过去,国内的消费品行业喜忧参半。

一方面,上半年国内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市场盘子依旧在扩大,另一方面,对很多品类的品牌来说,统计数字和自己的感受又相背离,令人怀疑钱到底被谁赚了。

再下探到经营层面,任何新的赛道都会很快被占满,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也在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再加上线上流量见顶,不少品牌试图出海寻找增量。

适逢不少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沥金梳理了65家消费企业上半年的重点经营数据,希望能从数据中找到增长的确定性。

虽然大环境趋弱的现状下,增长确实比较难,但也没有想象得那么糟糕,积极的因素依然是有的:

出海:国内市场见顶,就向国际市场要增量。极米科技的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对冲了国内市场疲软造成的影响;泡泡玛特海外营收成果颇丰,尤其是在东南亚市场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流行风潮;安井食品、洽洽食品等食饮品牌的出海战略也颇有起色,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降本增效:大环境趋弱,很多品牌都在试图精简人员、减少开支并优化组织结构。三全、盐津铺子、莲花控股等品牌优化了自己的营销或者销售网络,这是相对轻量的做法,而有的品牌选择大幅度调整经营重心,如九毛九转让了“那未大叔是大厨”和“赖美丽酸汤烤鱼”这两个品牌,全力推进太二酸菜鱼和怂火锅。

当然,短时间内降本的效果是显著的,但长期是否能增效还有待观察。

数字化转型:部分品牌选择深化数字化转型来挖潜,提升自身竞争力。比如李宁在集团层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希望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有效整合与创新实践,实现电商业务与零售运营的协同增长;而瑞幸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驱动,实现全链路整合和优化,带动品牌快速扩张。

2024年上半年65家重点消费上市公司财报

食品饮料

对食饮赛道而言,健康&营养相关标签的产品是很多品牌增收的原因,无论是低糖、减糖版的零食还是饮料,还是主打相关健康概念的营养品,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乳制品作为食饮赛道主要的组成部分,今年面临了相似的问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行业上下游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产品销售也越来越卷,迫使品牌各自寻求新的方案,尝试往更高端的产品线迁移。

达能

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006.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其中销量与组合带动了2.1%的增长,价格因素另添2.0%的增长动力。经常性经营利润127.76亿元人民币,经常性经营利润率为12.69%,较去年提升45个基点。

达能的所有业务品类均实现增长,其中较突出的是专业特殊营养业务,揽获约323亿元人民币,涨幅4.3%;还有饮用水及饮料业务进账约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基础乳制品与植物基业务则贡献了496亿元人民币,增幅 3.1%。

市场对于健康和营养相关的需求越来越强,达能在生命早期营养品及医学营养品领域持续领跑,爱他美、诺优能等品牌稳固市场,彰显出强劲的竞争力。

农夫山泉

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221.73亿元,同比增长8.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2.4亿元,同比增长8.0%。

其中,包装饮用水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18.3%,占总收益的比例降至38.5%。茶饮料产品和果汁饮料产品分别实现了59.5%和25.4%的同比增长。

农夫山泉饮用水业务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受上半年的负面舆情所致。如今舆情渐平,有理由相信下半年相关业务会有一定的回升。

统一

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5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达到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

饮品业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占集团总收益的64.9%,同比上升8.3%。食品业务收益49.47亿元、方便面业务收益48.58亿元。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统一加大了对无糖茶和其他健康饮品的研发投入,如“海之言”和“统一阿萨姆奶茶”两款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安井食品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44亿元,同比增长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9.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11.11%。

速冻调制食品,上半年实现营收38.33亿元,同比大增21.86%。第二大支柱速冻菜肴制品实现营收22.08亿元,同比微增0.4%。休闲食品下滑幅度较大,为-94.48%,

主业维持稳健增长,小龙虾业务有所承压。速冻食品受益于锁鲜装及烤肠等大单品的高速增长,速冻火锅料业务增速稳健。

东鹏饮料(预告)

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78.6亿元到80.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3.95%到47.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16亿元到17.3 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4.39%到56.12%。

特饮、补水啦等产品性价比打法契合当前消费大环境,分品类预计特饮Q2有加速态势;其他饮料品类预计上半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其中第二成长曲线核心的电解质饮料补水啦预计Q2起环比表现逐月走强。

公司的核心产品东鹏特饮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第二发展曲线开始发力,这也将缓解东鹏饮料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三只松鼠

上半年营收为50.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93亿元增长75.39%。净利为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4亿元增长88.57%;扣非后净利2.2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328万元增长211.79%。

得益于坚定执行“高端性价比”总战略,子品牌小鹿蓝蓝通过“儿童高端健康零食”的新定位以及实施“品销合一”组织变革后,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并获得较好盈利。 

该子品牌的增长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品牌通过推进“一品一链”的供应链持续创新升级,让产品更具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激活了全渠道的业务潜能,其次又积极推动组织变革,通过“品销合一”协同的组织理念,充分激活了组织潜能,形成了全新的组织活力。最后,“D N”(短视频 全渠道)全渠道协同的打法进一步夯实,全渠道均实现高质增长。

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年收入25.44亿元,同比下跌1.91%。经调整净亏损4.3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020万元,同比下降778.53%,经调整净利率为-17.2%,上年同期为2.7%。

奈雪的茶直营门店,尤其是在核心城市,几乎清一色下滑,无论是平均单店日销售额还是门店经营利润率。

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大环境消费需求未有显著恢复,门店收入承压;第二是成本优化空间有限,目前品牌计划关闭部分表现不佳的门店。

康师傅

今年上半年,康师傅整体收入同比增长了0.7%至412.0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1%至18.85亿元。

拉动康师傅营收上涨的主要是其饮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至270.65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至35.2%,净利润同比增长26.9%至11.15亿元。

这其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就是无糖茶饮料,包括“零糖、零卡、零脂”的“纯萃零糖”茶、无糖冰红茶等,推动了茶饮品板块的整体增长。

卫龙美味

上半年实现总收入约29.39亿元,同比增长 26.3%;净利润约6.21亿元,同比增长38.9%。

卫龙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较强,表现优异的产品线不止于辣条,其蔬菜制品所得收入大增56.6%。

目前,卫龙的产品线已经从单一的辣条扩展到更多的休闲食品细分领域,如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并且积极拥抱新兴销售渠道,如O2O、内容电商、零食量贩店和仓储会员店等,未来营收空间不小。

东阿阿胶

半年报显示营收27.48亿,同比26.80%,净利润7.38 亿,同比39.03%。

阿胶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52%,其中阿胶块收入增长15%以上、复方阿胶浆收入增长45%以上、桃花姬阿胶糕收入增长25%以上,品牌还推出男性滋补品“皇家围场1619”,传递男士滋补新热潮。

复方阿胶浆在医院渠道占比约10%以内,随着连锁药店高毛利红利的结束以及多元化经营的开始,东阿阿胶产品将会成为开疆增量市场的首选。

维维股份(预告)

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加127.64%至176.42%。

子公司济南维维乳业有限公司厂区被政府征收,增加公司2024年半年度资产处置收益约10,000 万元,对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盐津铺子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2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19亿元,同比增长30%。

盐津铺子聚焦七大核心零食品类,优化供应链与产品力,产品规格全面覆盖,满足了多元需求,这是其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渠道上,盐津铺子除巩固传统超市优势外,积极拓展电商、零食量贩店等新兴渠道,与热门品牌合作,并利用抖音等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蛋皇”鹌鹑蛋入驻山姆会员商店,麻酱味素毛肚受市场热捧,大单品成功与全渠道升级共同驱动品类快速增长。

承德露露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3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9.39%,归母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去年-6.8%。

杏仁露系列同比增加8.68%,果仁核桃系列同比增加16.35%,杏仁奶系列同比增加399.74%。

承德露露加大了研发技术投入,持续优化产品矩阵,推出了包括经典低糖果仁核桃露、1LPET杏仁露、巴旦木原味及巧克力味,轻林漫步奶茶等产品。

香飘飘

上半年实现营收约11.79亿元,同比增长0.7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950.11万元左右。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其主营的冲泡类产品下跌,2024年上半年,香飘飘冲泡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15%。

因这种产品的季节性很强,尤其在夏季,消费者对热饮的需求减少。通常情况下,冲泡奶茶的销售在第二、第三季度进入淡季,在第四季度至次年第一季度迎来销售旺季。

李子园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9亿元,同比下滑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12.05万元,同比下滑29.29%。

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公司为促进销售投入广告费用较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大幅增加。销售费用约1亿元,同比增加47.16%,主要系本报告期增加广告费投入以及市场推广费和员工持股计划分摊费用增加所致。

李子园正面临来自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的激烈竞争,以及网红品牌的冲击,同时过度依赖“甜牛奶”这一大单品,导致业绩增长乏力。

品渥食品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6亿,较去年同期缩减29.39%,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仍为负数,但亏损额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具体数额为1647.42 万元。

公司主要从事食品的开发、进口和销售业务,利用全球优质食品资源并与海外供应商合作生产。旗下品牌主要有德亚乳品、瓦伦丁啤酒及品利粮油。德亚乳品贡献77.93%的主营业务收入,瓦伦丁啤酒则贡献了13.27%,同比增加1.43%。

瓦伦丁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全面进行了品牌LOGO的焕新,并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了爱士堡拉格啤酒。同时瓦伦丁在线上,以抖音为基础,配合达人种草,提升品牌人群资产。 

瑞幸

2024年,瑞幸第一季度营收62.78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营收84.03亿元,上半年合计营收146.81亿元。营业利润方面,一季度亏损8317.40万元,二季度盈利10.51亿元,上半年合计营业利润9.68亿元,同比降低46.8%,上半年净利润7.88亿元,同比减少49.6%。

Q1亏损的原因有二,一是9.9元的低价促销活动导致产品售价偏低;二是快速扩张使得租金、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成本上涨。Q2扭亏为盈的原因是夏天是冰饮旺季,叠加9块9价格战力度减弱的因素。

瑞幸咖啡通过不断扩大门店网络布局,加大供应链布局投入,持续强化数字化优势,优化成本提升效率。上半年推出了52款新品,水果 奶咖的组合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瑞幸保持了稳健拓店的战略,从追求数量覆盖到更注重开店质量,有效触达了更多消费者。它与多个知名IP联名,如泡泡玛特、舞剧红楼梦等,收获消费者多轮追捧。

妙可蓝多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23亿元,同比下降6.93%;归母净利润7677.83万元,同比大涨168.7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6.51%。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液奶和贸易产品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即食营养系列的奶酪业务依旧是妙可蓝多的营收大头,是其业绩稳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餐饮工业系列正逐渐成为妙可蓝多新的增长点,实现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13.77%,同时由于规模效应显现及原材料价格回落,餐饮工业系列毛利率明显提升。

洽洽食品

上半年营业收入28.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2%。

洽洽葵瓜子是洽洽食品最主要的产品,收入为18.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7.02%。坚果类是增长最快的产品,收入为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9.85%。

洽洽葵瓜子产品销售的增长仅有3.01%,而增长最快的坚果类,也花费了洽洽更多的成本。财报显示,坚果类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76%。这或许意味着,一旦洽洽减少对其营销、渠道等的投入,其增速可能会迎来下滑。

中国飞鹤

上半年飞鹤实现营收100.9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也实现了18.1%的稳健增长,达到19.1亿元。

上半年,飞鹤不仅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也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和产品创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稳增的业绩也源于飞鹤多方面的努力和战略布局:产品质量及现代化管理赢得消费者信任,科技创新赋能新品解决消费痛点,在市场拓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餐饮

餐饮赛道今年普遍收缩,无论是缩减门店还是出售旗下的子品牌,“降本增效”是今年餐饮的主旋律。

在消费者需求更趋谨慎,对价格更加敏感的当下,如何尽可能提供更高的价值感,可能是餐饮品牌破局的关键。

九毛九

2024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净利润不少于6700万元人民币,同比跌幅高达69.8%。

太二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截止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6%下降至2024年同期的73.4%,怂火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截止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3%上升至2024年同期的14.1%。

九毛九集团则在7月份转让了“那未大叔是大厨”和“赖美丽酸汤烤鱼”两个品牌,前者是2023年唯一一个业绩下降的子品牌。“砍掉”这俩品牌后,后续资源将全部转入太二酸菜鱼和怂火锅上。

紫燕食品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59%;归母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10.28%。

核心财务数据稳中有升,说明紫燕食品在整体市场环境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一方面,紫燕食品积极出海,墨尔本一店成功落地破局海外市场,也与正大集团深化了战略合作;另一方面,紫燕食品专注在供应链端挖潜增效寻求质变,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全聚德

2024H1实现营收6.87亿,同比增长2.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3.5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8%。

上半年全国餐饮门店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21%,其中,春节黄金周期间,在京7家门店刷新了单日营业额建店新高,“五一”黄金周,全聚德王府井店连续3天破百万。

旗下餐饮门店有:“全聚德”、“仿膳”、“丰泽园”和“四川饭店”,形成以全聚德品牌为龙头,多品牌协同发展态势。其餐饮业务采用连锁经营模式,涵盖直营和加盟两种形式,截至报告期末,在国内外共有101家餐饮门店。此外,公司也在大力发展团膳业务,共运营了 7 个项目。

西安饮食

上半年实现营收3.49亿元,同比缩减7.93%,归属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64.6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9.53%。

公司主营业务为餐饮服务、工业化食品加工及销售。餐饮服务板块经营多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餐厅,部分老字号的烹饪技艺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工业板块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生产和销售多种工业化食品,以及老字号特色半成品的研发、生产和配送。按照行业划分,餐饮服务贡献了75.71%的营业收入,生产制造则贡献了17.05%。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上半年餐饮行业面临市场需求疲软和激烈竞争,导致各门店客流量减少、消费水平下降,营业收入和利润均未达到预期目标,高固定成本进一步影响了利润表现。

达美乐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15.5亿元,同比增长不少于6.51%%;而2023年上半年则取得经调整净亏损约人民币1740万元。

中国披萨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外卖需求成为新动力。凭借“30分钟必达”的极致配送效率,达美乐赢得了大量顾客。在上半年行业普遍谨慎扩店的情况下,达美乐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开店节奏。

海底捞

2024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14.91亿元,同比增长13.8%;核心经营利润达27.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0%,收入与核心经营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为5.81亿元,同比增23.3%,主要由于2023年下半年起公司提供一人食精品快餐,对收入增长有较大贡献。

海底捞在全国各地开设多家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以满足顾客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丰富顾客用餐体验。海底捞上半年在营创业项目共5个,类型包括烤肉、火锅、中式快餐等,覆盖了更多的价格区间和消费者群体。

锅圈食品

上半年营收为26.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6亿元下降3.5%,毛利为6.09亿元,同比增加5.3%,毛利率为22.8%,上年同期为20.9%。

截至2024年6月底,锅圈的零售门店网络覆盖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有9660家零售门店,上年同期为9915家,一年时间门店少了255家,其中自营门店从10家减少到5家,加盟店从9910家降至9650家。

变动虽然不算很大,但也体现出消费者的态度更加理性和谨慎,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平衡。

惠发食品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5.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3.15万元,同比增长46.22%。

从产品角度,相比去年同期,除了供应链和餐饮类,惠发食品的其他产品营收全部下滑。但亏损亦有收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1412.45万元,主要系公司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部分主要原材料价格降低所致。

公司上半年亏损主要为业务拓展、渠道建设等导致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发生较多。

调味品

绝大多数品牌都在尝试依靠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和拓展销售渠道(尤其是线上渠道)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但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才是调味品类的主线。利润增长的品牌里有莲花控股、星湖科技、西王食品和安琪酵母,增长的核心原因就是成本控制。

莲花控股(预告)

预计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至1.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084.04万至5984.04万元,同比增长101.36%至119.30%

得益于“品牌复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品牌优化了营销网络并增强宣传,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实施高效的降本增效措施,保持了高运营效率;以及管理层有效控制了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了显著的成本下降,共同推动了产品销量、销售收入的增长及销售净利率的提升。

中炬高新

2024年H1,实现营业收26.18亿,同比缩减1.3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亿元。

核心业务是调味品板块,上半年调味品销售收入为25.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7.64%。根据战略规划,中炬高新将持续聚焦调味品主业发展,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

旗下品牌“厨邦”确立了“百年传承,味在厨邦”的品牌定位,通过举办“厨邦家庭节”等方式传递品牌价值。梳理了酱油、鸡精粉、蚝油等7个重点品类的发展趋势,构建了清晰的品类计划和战略布局。针对不同渠道开发并上市了多款工业装产品,加快了出口专供定制的步伐。围绕“零添加”、“减盐”、“便携”的理念,重点完善了酱油、鸡精粉、蚝油、酱料等品类的健康和便捷属性的产品结构。

颐海国际

上半年取得收入29.27亿元,同比增加11.88%;股东应占溢利3.08亿元,同比减少13.85%。

这其中,火锅调味料收入为17.48亿元,同比增长5.6%,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3.2%下降至了59.7%。复合调味料收入为4.54亿元,同比增长24.4%,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4%提升至15.5%。

颐海国际优化了自身销售团队的激励机制,使得营收有所上升,但另一方面产品价格下调也导致净利润有所下滑。

星湖科技

2024上半年,星湖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4.86亿元,同比增加2.20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归属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119.91%。

星湖科技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亿元,同比下跌3.3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较同期增加4.78亿元,主要系上年同期支付购买伊品生物股权现金对价所致。

虽然旗下的主导产品(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玉米副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滑,但因为主产品销量逆势增长,销量增长抵消了价格下降对收入的影响。

日辰食品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745.09万元,同比增长15.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3.10万元,同比增长20.68%。

从渠道看,上半年餐饮渠道依旧是日辰股份的主要收入来源,贡献了9057.77万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6.23%,占总收入的48.45%。食品加工贡献营收6431.07万元,同比增长7.24%,占总收入的34.4%。品牌定制渠道贡献了2511.5万元,同比增长7.95%,占总收入的13.43%。这三大渠道的收入占到了日辰股份的96%以上。

B端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一直都是日辰股份的强项,而C端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铺渠道、打品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日辰股份“扬长避短”取得良好成效。

雪天盐业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8亿元,同比增长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1.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9.93亿元,同比增长4.41%;总资产116.36亿元,同比增长3.8%。

分行业来看,公司主营业务盐及盐化工实现营收57.12亿元,其中各类盐产品实现营收23.57亿元,烧碱类5.28亿元,纯碱17.68亿元,氯化铵8.23亿元。报告期内,盐化产品累计销售397.9万吨,同比增长5.18%,小包盐销量同比增长16.4%。

总体来看数据较为稳定,市场对盐业的需求也并未减少,但盈利能力下降,可能是资本利用率过低所致。

西王食品

西王食品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7亿元,同比下跌7.91%;实现归属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179.3%,同比扭亏为盈。

关于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同比下降,同时公司在二季度加大终端市场投放力度,加快产品在终端市场动销,以备三季度中秋节旺季销售。

Lovate去年与竞品就商业外观产生的诉讼现双方已达成和解,对于相关偿付金额进行预提,此项对二季度利润实现造成一定影响。

金龙鱼

金龙鱼实现营业收入1094.78亿元,同比下跌7.78%;实现归属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增长13.57%。

金龙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下降84.76,一方面因为营业收入下降导致销售回款减少;另一方面是采购及付款节奏的变化导致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有所增加。

对于营收下降,金龙鱼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因为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公司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但是主要产品的价格随着大豆及大豆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而回落。

安琪酵母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1.75亿元,同比增长6.86%;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增长3.21%;扣非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2.50%。

虽然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2024年上半年略有下降,但第二季度均有所回升。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态势,并且有能力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国内市场方面,安琪酵母也受益于国内需求的持续复苏和原材料成本的下降。随着经济的回暖和消费者信心的增强,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公司产品的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也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

安记食品

安记食品发布半年报,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5亿元,同比下降4.61%;净利润869.5万元,同比下降57.87%;实现扣非净利润1286.6万元,同比下降30.85%。

复合调味料热仍然是安记食品的最大单品。财报显示,调味品行业从细分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生产复合调味料产品的企业占调味品企业总数的百分八十以上;近些年因为产业升级、外卖外食餐饮业的发展,正逐渐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渗透率有着巨大提升空间。

从销售渠道上来看,国内线下和国外渠道都出现了下滑,只有国内线上销售渠道实现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公司在电商渠道上的布局和投入取得了积极成效,线上销售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味知乡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27亿元,同比下滑 21.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228.91万元,同比下滑 43.37%。

分产品看,除了“其他类”,各产品同比去年全线下滑,其中牛肉类、羊肉类、鱼类和虾类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20%。

味知香在报告中解释称,营收下降主要受市场环境影响收入下降所致。

美妆家化

对于美妆赛道而言,今年的关键词是“线上”。

线上渠道已经成为了很多品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比如珀莱雅、贝泰妮、巨子生物、丸美等等,尤其是丸美股份,其线上渠道营收占比高达84.34%。

多品牌的战略也是行之有效的策略,比如贝泰妮、珀莱雅和巨子生物通过培育子品牌矩阵,为集团贡献了额外的增长动力。

上海家化

2024上半年上海家化实现33.2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20.93%;归属于上市上海家化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下降10.36%。

另据上海家化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56亿元,而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也只有2.38亿元,这意味着,上海家化在第二季度出现了单季度亏损,具体计算可知,上海家化在单季度(第二季度)亏损金额为1820万元。

上海家化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业绩受到主动降低社会库存和处于深度调整期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内承压明显。

珀莱雅

今年上半年,珀莱雅实现营业收入50.0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6.26亿元相比,同比上涨了3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亿元,同比大涨40.48%。

珀莱雅单品牌仍是主力品牌,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为39.81亿元,同比上涨37.67%,占总营收的79.71%。彩妆品牌彩棠的营收为5.82亿元,同比上涨40.57%,占总营收的11.66%。

珀莱雅通过持续迭代和升级明星单品,实现了显著的销量增长。彩棠等子品牌的成功培育,为集团贡献了额外的增长动力。在线上渠道的强势表现,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美股份

上半年实现收入35.02亿元,同比增长120.7%;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308.7%;毛利润26.80亿元,同比增长144.6%;毛利率76.5%,同比增长7.5%。

从品牌来看,上美股份收入主要来自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三大主力品牌。2024年上半年,三大品牌的总收入为32.257亿元,同比增长127.1%,占比92.1%。

尤其是韩束,它的业绩爆发离不开抖音这一主要增长渠道。2024年上半年,韩束继续保持抖音渠道美妆行业的领先地位,在抖音平台总成交额(GMV)为34.44亿元,超越去年全年业绩(GMV33.4亿元),取得「上半年抖音电商护肤品牌总榜」第一的亮眼成绩。

贝泰妮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加18.45%。归母净利润为4.84亿元,同比增加7.5%。

薇诺娜贡献23.89亿元,同比增长5.69%。薇诺娜宝贝贡献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39.68%。瑷科缦贡献收入26.55百万元,同比增长64.98%,泊美上半年贡献收入25.01百万元。

总体来看贝泰妮通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多品牌协同发展。线上线下共振发力,持续拓展多元增长来提升业绩。

巨子生物

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25.4 亿元,同比增长 58.2%,归母净利润 9.8 亿元,同比增长 47.4%。

巨子生物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核心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的良好市场表现。可复美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68.6%,占总营收的81.5%。可丽金品牌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长23.6%。

可复美品牌仍处于高增阶段,明星单品胶原敷料上市以来畅销十余年,2024年618蝉联敷料类目TOP1、胶原棒成长为公司第一大单品,2024年618登顶天猫面部精华TOP1等多项主流电商平台榜单。

爱美客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57 亿元,同比增长13.53%,归母净利润11.21 亿元,同比增长16.35 %。

这其中,溶液类/凝胶类产品收入实现10%以上的稳健增速,毛利率水平略降。

爱美客的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67%、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41%,使得净利率改善,上半年公司销售净利率达到67.68%,同比增加1.82pp%,2024第二季度净利率达到69.89%高位水平。

福瑞达

上半年营收19.25亿元,同比下滑22.15%。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滑33.1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7.19%至1.11亿元。

颐莲品牌通过聚焦第二梯队单品打造实现增长,瑷尔博士则通过调整直播板块投放策略,加大抖音自播力度,实现销售同比增长22%。

由于福瑞达去年同期包括房地产业务剥离前的财务数据,以及房地产业务剥离对投资收益亦有影响,在剔除地产业务影响后,营收同比增加1.48%。

丸美股份

上半年实现营收13.52亿元,同比增长27.65%;扣非前归母净利润为1.77 亿元,同比上升35.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1.66 亿元,同比增长40.21%。

2024年上半年,丸美的线上渠道实现营收11.39亿元,同比增长34.85%,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达到84.34%。

很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成功的线上渠道转型、产品创新和多元化。此外,丸美进一步深化了大单品策略,持续强化丸美品牌作为眼部护理专家及抗衰老领域权威的品牌形象,同时渗透PL恋火的高品质极简底妆的品牌理念,深化品牌影响力。

蓝月亮集团

上半年实现营收2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这是蓝月亮上市四年来最大的半年度营收增幅,但同时,其净利润亏损6.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296%。

从财报数据看,期内蓝月亮大幅亏损的主因是“销售及分销开支”暴涨了108%,具体来说就是因推广新产品、拓展新电商渠道及品牌建设业务,导致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增长。

蓝月亮与国内超头部直播达人都有合作,包括广告夫妇、东方甄选还有小杨哥。在今年6月份与广东夫妇合作的一场直播中,销售费突破上亿元,这是很多中小企业一年都完成不了的业绩。洗衣液作为洗护品类,总的来说没有洗衣粉和肥皂有那么大的广泛使用性,蓝月亮想通过直播来快速提升业绩,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线下零售

总体来说,增长的品牌倾向于扩大自身品类。

比如泡泡玛特正在从潮玩品牌转型为多元化的娱乐产业集团,而孩子王通过收并购实现了双品牌运营,并实施了扩品类、扩赛道、扩业态的战略,安踏则通过多品牌战略和全球市场布局实现了收入增长

线下零售的业态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一方面能提供线上难以提供的体验,另一方面成本压力又相对较大,特别是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让“高端化”不易实施。

泡泡玛特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实现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62.0%。海外市场延续亮眼表现,占总收入比重上升至近3成,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259.6%。

通过IP孵化与运营、潮流玩具与零售、主题乐园与体验、数字娱乐这四个主要领域的创新和拓展,泡泡玛特正在从一个潮玩品牌转型为一个多元化的娱乐产业集团,其影响力和业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百果园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5.94亿元,同比下降了11.1%;毛利为6.19亿元,同比减少了13.2%;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仅为8850.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66.1%。

百果园在财报中解释称,由于水果供应充足、整体消费能力下降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鲜果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了7.8%,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短期内受到影响。

但问题可能更加复杂,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的趋势下,“高端水果”并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心智,更何况传统电商、社区团购、商圈购物市场等都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消费者不愿再为品牌溢价买单,百果园的付费会员数量正在减少。

孩子王

上半年营业收入45.20亿元,同比增长8.6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004.55万元,同比增长36.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8.44亿元,同比增长240.67%。

其中,母婴商品实现39.58亿元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11%。门店方面,去年该公司收并购乐友国际,实现“孩子王 乐友”双品牌运营模式,今年上半年新增45家门店,截止报告期末门店共有1035家。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实施的“三扩”战略,即扩品类、扩赛道、扩业态,以及加大对儿童生活馆、非标增长、同城亲子的投入力度。

爱婴室

上半年营收达16.94亿元,同比增长1.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增长2.2%。

奶粉占比不断攀升,爱婴室2024上半年奶粉营收10.1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到59.96%。其他的食品、用品、棉纺、玩具及出行、母婴服务、供应商服务等都在下滑。

爱婴室紧抓母婴消费市场提质扩容的新机遇,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线下加速新开优质门店,线上大力开展内容营销与品牌直播,迅速根据业务需求优化组织架构,协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永辉超市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

上半年永辉关闭了63家门店,结合过往财报信息,永辉在2022年关闭了45家门店,2023年关闭了60家,永辉的关店速度有所加快。

营收下滑一方面来自零售竞争态势十分严峻,由于大环境的因素,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公司主动关闭尾部门店。

飞亚达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76亿,较上年同期缩减1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缩减21.48%。

业绩下降主要由于报告期内销售下降导致回款减少、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控制不足等原因所致。同时,手表消费市场需求不足,消费预期疲软也是原因之一。

尽管整体业绩下降,飞亚达的智能穿戴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增长,营业收入连创新高,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仍具有强劲动力和增长潜力。

李宁

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43.45亿元,同比增长2.3%;毛利额72.36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19.52亿元,同比下降约8%。

根据财报,李宁集团在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及经销开支为43.27亿元,同比增长了9.6%,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30.2%,费用的增加直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随着国内运动鞋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李宁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有所增加;除此之外,行政费用开支大幅增加,主要增长是在工资薪金的增长、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投入增加,以及折旧及摊销增长等方面。

安踏

上半年实现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3.8%。这一增长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

安踏旗下的多品牌战略得到了有效实施,特别是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都实现了两位数的收入增长。此外,包括迪桑特、可隆等在内的其他品牌收入大涨41.8%,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全球市场上安踏也稳步推进布局,特别是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亚玛芬体育作为安踏集团的一部分,同样实现了14%的收入增长,这也是自安踏收购以来的最佳半年业绩;同时,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健,研发投入的加大也为安踏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安踏推出了一系列改革策略,如品牌资源布局、IP商品打造、零售门店形态等方面的深入变革探索。

数码家电

对这个品类来说,创新是品牌生命力的源泉。

比如海尔智家的制冷业务、洗护产业和空气能源解决方案的增长,以及美的集团的智能家居业务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的增长,都说明了创新的效能。

出海也是今年很多中国品牌的趋势,比如极米科技推行的品牌出海与全球化战略,尽管面临挑战,但营收规模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TCL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13亿元,同比下滑53.54%;归母净利润-30.64亿元,同比下降167.53%。

TCL中环已连续亏损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接近60亿元。

TCL中环表示,行业供需失衡加剧,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板块进入非理性价格竞争状态,虽仍保持单瓦成本行业领先,但降本不及市场价格下跌速度,上半年材料产品出货62吉瓦(GW),亏损总额加大;同时,电池、组件业务板块相对竞争力不足,整体表现落后于同业领先企业,在产业市场价格下行周期,进一步拖累公司经营业绩。

海尔智家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56.2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104.2亿元,同比增长16.3%。

在具体业务板块上,海尔智家的制冷业务、洗护产业以及空气能源解决方案均实现了稳健增长。其中,冰箱等制冷业务全球收入达到411.28亿元,同比增长1.8%,洗护产业则实现全球收入297.37亿元,同比增长5.0%,显示出消费者对高品质洗护产品的强劲需求。

海尔智家包括空调等在内的空气能源解决方案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292.35亿元,同比增长3.8%。一方面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产能布局的优化相关,今年4月郑州压缩机合资公司正式量产,郑州制造基地、合肥制造基地自制比例的提升。

美的集团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2181亿元,同比增长10%,继一季度营收1065亿元创集团单季新高后,又在二季度收获1116亿元,首次实现连续两季度突破千亿;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14%。

美的智能家居业务(ToC)与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ToB)分别实现11%和6%的同比增长,国内和海外收入分别实现8%和13%的同比增长,再次展现新周期的强劲势头。

美的持续深耕ToC与ToB产业并重的发展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从传统硬件产品组合向场景化解决方案升级,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报告显示,美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171亿元,智能建筑科技收入157亿元,机器人与自动化收入为139亿元。

极米科技(预告)

预计上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67.3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8905.34万元,同比缩减96.04%。

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坚定品牌出海与全球化战略,极米科技H1营收规模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受到部分老产品去库存压力,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进而导致净利润同比缩减。

未来企业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线和管理效率,以改善收入结构,提高销售毛利率。

酒水

酒类品牌都想做高端产品,尤其是白酒。

比如水井坊、贵州茅台和汾酒都在执行产品升级创新和品牌高端化的策略,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数字化转型等新要素的注入,也给予了很多传统品牌新的生命力。

水井坊

上半年营收17.19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2.57%。H1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增长19.55%。

企业核心产品及散酒销售增长,以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项目的推进,帮助营业收入相应增加,上半年实现了较好的经营成果。

得益于企业主营白酒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覆盖从科技研发到原料采购、产品生成及销售的全流程。以及执行“产品升级创新、品牌高端化、营销突破”三大策略,

贵州茅台

上半年实现了819.31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6%,净利润达416.96 亿元,同比增长 15.88%,成功达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全年业绩奠定坚实基础。

茅台聚焦主业,基酒产量稳健,品质向好。品牌价值达855.65亿美元,首次跃居国内品牌第二,全球第十八,并且蝉联全球酒类品牌价值榜首七年。

同时,茅台深拓品牌文化,管理对标一流,数字化转型覆盖多领域,首次荣获EFQM全球奖(七钻),彰显茅台在高质量发展、品牌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上的卓越成效。

百威亚太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1.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4.3%;净利润约39.32亿元人民币,同比缩减6.27%。

在2024年第二季度,百威在中国区销售有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广东和福建的强降雨气候影响,且该两地占据大部分的高端业务市场,以及哈尔滨麦道啤酒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但百威在韩国和印度市场出现了强劲增长,高端产品线收入持续增加,公司展现出一定韧性。

喜力啤酒

2024年上半年,喜力啤酒实现收入1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实现净收入10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实现营业利润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2%。

喜力在大多数地区的销量都有所增长,但非洲、中东和东欧销量有一定下滑。

由于所持股的华润啤酒的估值下降,因此喜力啤酒产生了64亿元人民币的减值损失,并将全年自然经营溢利增长预测收窄至4%至8%。

汾酒

2024上半年实现营收227.46亿元,同比增长19.65%;实现净利润84.1亿元,同比增长24.27%。

中高价酒(每升130元以上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64.27亿元,其他酒类销售收入62.33亿元;直销(含团购)渠道销售收入1.28亿元,代理渠道销售收入210.13亿元,电商平台销售收入15.18亿元。

从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汾酒的收入上涨主要是因为老白汾、巴拿马等系列增长超出预期,而汾酒在线上渠道发展加速,无论是品牌形象还是销售量都在构建更大的势能。

本文为联商网经沥金授权转载,版权归沥金所有,不代表联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