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名创优品入股永辉,叶国富想要一个更大的“鱼塘”

来源: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王国平 2024-09-24 16:00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王国平

编辑/娜娜

编者按

9月23日晚间,永辉超市发布公告,披露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的事宜,同时公司第一大股东将发生变更。 

公司股东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京东一致行动人)拟将其持有的永辉超市29.4%股份转让给骏才国际,而骏才国际的控股股东为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之后,名创优品将成为永辉第一大股东。

对此,名创优品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表示:“我坚信这笔交易为我们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并将为我们的股东带来长期价值。在我们的支持下,借助我们在设计主导产品方面的专业知识,永辉将准备好开发更高质量的自有品牌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此外,我相信我们与永辉在零售渠道升级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将使我们能够共享资源,以进一步提高规模经济,优化成本结构,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我相信永辉超市在胖东来的帮扶下,一定能成功转型,进一步满足顾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叶国富指出,这笔交易还将扩大名创优品进入必需品领域的渠道,使名创优品能够多样化业务,并减轻周期性风险。同时,名创优品对现有业务的增长依然充满信心并致力于发展,并将继续对其发展和扩张进行战略投资,决心在不考虑本次交易的潜在影响的前提下,实现MINISO在未来五年内以不低于2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核心业务的五年发展战略。

一石激起千层浪,名创优品入主永辉霎时间成为资本市场和零售圈头条新闻。对此,业内人士有何观察?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认为,名创优品入股永辉有其逻辑,两者将实现某种程度的双赢。以下是正文:

没有所谓的横空出世,只有蓄谋已久的厚积薄发。

一笔60亿的投资不可能只是看了几次店,就拍板下来。名创优品的入股,自然有其逻辑。

名创优品入股永辉为了什么?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获取永辉二级市场未来可能存在的溢价。对于大陆资本市场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股价涨不涨很多时候没什么必然联系,指数20多年来,都很稳定在3000点附近。如果真的存在必然的很高溢价,那就老板直接私人融资买了,而不是让上市公司来收购永辉。采用这种看涨不追涨的手法,定然不是为了二级市场溢价来的,或者不愿意承担短期风险,由上市公司来承接。假设未来永辉盈利能力能够快速转强,也能顺便分享利润空间。只能说传统永辉是不值钱的,改造成功的永辉前途就另当别论。

如果不是冲着永辉资本溢价,那可能是为了提升名创优品的资本溢价。换句话说,永辉能解决名创优品哪些问题?或者说名创优品面临着哪些困境?

名创优品一直具有不错的热度,特别是海外增量增速都相对可观,但国内市场开始面临瓶颈。同店增速放缓、周转率下降,目前只能依靠拓店来支撑销售额增长。KKV等竞品紧追不放,特别是大店攻势对于名创优品的威胁相当大。名创优品面临避开竞品或开大店直接与KKV等正面对攻。但是,开大店会提高店租成本、人工成本,财务数据上就不好看;经营层面上,要有足够多高竞争力的商品来填充,对于设计、供应链等张力要求较大,没有足够硬的商品力,周转率立刻下来。

永辉的渠道可以让名创优品暂时避开与KKV等正面对抗,迎来喘息时间。名创优品通过门店或产品植入永辉,理论上可以实现较低的成本,提升销售额、提升周转率,从而增厚业绩。

境外市场担心的是永辉会成为名创优品的“拖油瓶”,传统超市已经到了关店都无法有效改善业绩的局面。入股永辉一方面吃掉名创优品的现金流、吃掉名创优品的潜在机会;另一方面还要支付融资利息,增加财务成本,增厚的利润能否抵消财务成本都是未知的。投资名创优品等于间接投资永辉,评估增值摊销等于打水漂,很多投资人着实“受惊”不小。

没办法,名创优品这种杂货店其实会有天花板的。现在名创优品还能采用加密布点来解决增长问题,以后靠什么来提升?海外市场是不错,但海外市场也一样,若干年后不再有市场红利。名创优品需要一个更大的“鱼塘”。超市的天花板会比杂货店大太多,毕竟世界500强布满了沃尔玛、好市多等超市。叶国富想从一个小池塘跳到一个大池塘。

渠道与产品力之争

早年,叶国富曾参加过联商网大会,那时候分享过他的核心逻辑是市场该走向渠道VS产品。彼时的永辉押注渠道,正处于高速扩张的路上,是“全国最靓”的那个仔。叶国富的理论并不被超市老板们看好,甚至很多人觉得叶国富就是个大忽悠,完全是个外行。叶国富讲什么产品力,让超市要配置设计师,自己设计产品设计包装,东西得便宜又好看。惊得老板们一愣一愣的,哪个超市会自己配置设计师设计产品和包装,花那闲钱干嘛,那都是工厂的事。叶国富指责传统老板卖货靠忽悠,明明几块钱的东西,要卖给消费者几十块。老板们心理暗语:关你啥事,能卖得出去就是本事。

怎奈几年时间光景,东西卖不出去了,渠道再多也没用。产品力不行,渠道再多现在是痛点,四处起火,不断关店也无法止损。 

胖东来对同行的调改改的是啥?先改老板思维,再改团队,最后改卖场商品、环境等等。先把“渠道为王”的思维调整过来,然后徙木立信,重新取信于员工、于消费者。

这几年市场走向强产品力的企业,生活还不错;门店渠道较多的所谓龙头、霸主、巨头,整天都是关店的负面新闻,止都止不住。

市场走向不同,企业的命运不同,压错赛道后,冰火两重天。几年后,胖东来从小城楷模直接跻身现象级神话,更加专注产品力的名创优品成为永辉大股东,几年前谁敢猜呢?

名创优品的打法:初级想法应该是解救永辉部分产品力不行的问题,实现某种程度的双赢。

当然,这也只是名创优品一厢情愿的想法。永辉实控人手上的股份并不少,何况只有29%的股份,控不了董事会,控不了股东会,也控不了管理层,真的博弈起来“天雷地火”。名创优品如果短期只是想拿到超市的入场券,也能和谐共处。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德国ALDI阿尔迪在收购美国乔氏超市时,也是采用弱控的方式,原来团队继续掌控经营。作为中国的十元店收购大卖场,路径是可以高仿的,或者说,名创优品是会“抄作业”的。乔氏在内容端快速变革后,展现出新的生命力,这可能就是叶国富想要的结果,或者说阶段性结果。总而言之,中国市场只要有好的产品,从来不缺购买力。

版权声明:联商专栏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专栏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规转载必究。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立场。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