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中心

海鼎丁玉章的企业哲学:规模冲动 文化按压

  编者按:从本质上来说,企业都有做大规模的冲动,创业企业更是如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冀望市场份额的迅速提升,销售规模的快速膨胀,可以更有效地抵御市场的风险,但恰恰是这种规模冲动,往往使得企业不顾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片面地追求更多的客户、更高的增长速度、更多元的业务等,因此最容易将企业倾覆。

  上海海鼎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鼎”)已经有了超过15年的发展史,在现今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不足5年的企业群体中,创业乃至成长可谓步入正轨。但海鼎的创业历程并非顺风顺水,其间也曾多次面临危机,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创业初期的海鼎也陷入了规模冲动的陷阱。例如,海鼎曾试图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做大,结果消化不良、发展受挫。

  迅速规模化的失败,让海鼎领悟到了文化的力量,正是由于并购后文化整合不力,海鼎一度陷入困境。为此,海鼎开始将其发展置于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一方面,基于自身能力的考量,控制规模和增长速度,通过“战略减速”和有系统地放弃一些客户,全力深耕核心客户,保证了核心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客户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将员工的服务精神、价值观等软性因素融合在文化的框架下,达成了文化渗透的一致性效果。可以说,海鼎十余年的稳健发展,其背后驱动力正是这种文化张力。

  做一个怎样的创业者?企业发展的速度要多快?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客户?

  管理者易犯的错误是:一味强调创始人的能力,却把自己做成了“孤家寡人”;快速扩张时忽视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管控能力,最后成为“泥足巨人”;不加挑选地开拓客户,订单“成灾”却“广种薄收”;

  海鼎董事长丁玉章则有自己的一套“企业哲学”。在他看来:创始人首先要能够鼓舞人和凝聚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要抵制住“一夜暴富”的诱惑;控制客户数量,通过做深做透客户,实现企业的增长。

  创办于1992年的海鼎目前已经是国内重要的商业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主要服务于连锁零售、仓库物流、购物中心、专卖店、电子商务平台等商业流通环节的企业。目前,海鼎的年营业额在3 000万元左右,保持着每年比行业平均水平略高的增长速度,并先后吸引到上海九百、山西电力等企业的投资,正努力冲刺成为中国第一批创业板的企业。

  文化魅力的本源

  创业者是企业文化构建的第一推动力,同样,海鼎文化也打上了丁玉章的烙印。

  出身书香门第的丁玉章对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备至。在他看来,学会“庸俗”,可以让一个人在社会上混得不错。但是一个创业者真正要把企业做大,实现人生价值,最终要靠内心的纯正,这种纯正往往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

  十几年前,丁玉章还是华东理工大学一位年轻有为的“海归”,如果按照设计好的道路,他可以按部就班地发表论文、评职称,成为一名在社会上受尊敬的大学教授。

  但丁玉章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恰巧,当时他承接了上海恒大超市收银系统的软件开发项目,就此闯入了商业自动化领域。尽管当时这一领域看起来前途渺茫,此后数年海鼎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很长时间内,海鼎的产品都不被流通企业认同,市场开拓非常困难,“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不过,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情怀的丁玉章觉得,开拓这个领域比按部就班地写论文更有价值。

  创业初期,没有钱、没有地位、不被看好,甚至还要遭受白眼和排挤,但仍有不少人愿意追随丁玉章,认可他“认真、务实、为人可信”。一位学生回忆说:当时丁玉章的学生中,有个体育特招生,学习能力较弱。丁玉章一边让他跟着自己在学校学习商业自动化,一边又自己掏钱让该生同时去学驾驶——当时驾驶员是社会的热门职业之一,为的是他将来能够有一份好的工作。

  丁玉章认为,将“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用于企业管理,可以让海鼎继续获得成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是古圣先贤为治理国家社会而提出的,而国家、社会和企业都是社会组织,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被吸纳,用于中国企业的治理。

  丁玉章对权力和金钱也看得很淡。2001年他退出了总经理的位置,2003年后更是逐渐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而且他把自己的股份稀释到10%以下,更多的股份分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并给未来的骨干留了数百万股。

  眷眷寸进,洋洋万里

  海鼎身处的IT行业,不乏一夜暴富的先例。因此在海鼎的发展过程中,来自投资者的回报压力、员工的期望,还有丁玉章本人内心的冲动,都曾经干扰过他的理性判断,也酿成了两次危机。

  第一次是企业正式成立的第三年。当时海鼎年增长率达到20%~30%,但和当时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互联网企业还远不能比。“这样增长下去,何时才有奔头”,很多员工为此所困扰并陆续流失,海鼎一度面临着“红旗能扛多久”的危局。

  第二次是1999年,当时海鼎获得了市场的肯定并得到了融资后,希望继续迅速做大以便上市融资,因此兼并同行、开设分公司,大量招聘新人,将一大批缺乏经验的员工提拔到中层位置。但是快速扩张的结果是服务质量的下降、客户的抱怨、若干核心员工的离职。

  市场有时候看上去很美。前有诱惑,后有众人推,此时管理者往往会失去冷静的判断,忽视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约束,追求高速增长。丁玉章认为,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学会抵制这些诱惑,控制企业发展的节奏和速度,必要时踩刹车。

  在1999年的危机后,丁玉章提出了“战略减速”的概念,有意控制增长势头。2001年3月,海鼎停止了当年的市场开拓业务,2002年初,海鼎再度喊停市场份额拓展。此后3年,丁玉章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企业内部流程的改造和文化的建设上。

  丁玉章认为,企业发展的速度不是来自市场,而是企业的“文化张力”,也就是企业内部的文化成长能力和对新进员工的同化能力。

  海鼎的两次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当时有些员工把海鼎当成“捞世界”的地方,价值观和公司相左;第二次危机中,海鼎兼并了一家同行企业,结果发现两家企业的文化截然不同,海鼎又无法加以改造,最后只能以关门遣散而告终。

  在丁玉章看来,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先于企业的发展。如果文化张力不够,就必须控制增长规模。他并不认为控制增长规模是一种保守的做法,“其实只要企业每年有稳健的成长,若干年后就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如果更精辟地总结上述思想,就是“眷眷寸进,洋洋万里”。这是丁玉章在日本大阪机场的一家餐厅看到并抄录下来的。

  深耕“有限”客户

  彼得·德鲁克认为,在一个创新型的组织里,管理者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在组织面临变革时懂得如何“有系统地放弃”。

  在丁玉章看来,控制客户数量,有系统地放弃一些客户也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像洒胡椒面一样对客户来者不拒,结果往往是订单“成灾”却“广种薄收”。

  海鼎不仅在2002~2003年多次主动停止承接新业务,即便是今天,也很少主动去开拓新客户,甚至拒绝许多送上门来的客户,因此在同行和客户中落下了“高傲”的名声。不过,海鼎的客户忠诚度非常高,在海鼎的客户中不乏可的、百联、SOGO等知名企业。

  这是基于市场现实的考虑:美国的商业企业,每年平均有2%的销售收入投入到信息化中,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连0.2%都不到。如果像洒胡椒面一样,什么客户都做,利润空间很小,企业就只能克扣员工和供应商。“回报一定是偷工减料、质量难以保证、信誉和品牌无法树立,这种逆向循环无所不在。”

  因此,海鼎的途径是:精选客户,把有限的客户做深做透。现在海鼎的增长更多来自老客户业务的延伸。固此,大约80%的软件可以重复使用,这无形中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以及对信息化认识的提高,海鼎可以通过自己和客户长久的友好合作建立的信任关系,影响客户,获得更多的订单,从而实现企业的成长。
  (中欧商业评论 胡旭辉)

好文章
0
评论共0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