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从外企与小店处境看城市商业文明

来源: 联商网 2012-11-11 15:48

  联商网特约评论:一行四人10日下午经过杭州复兴大桥南岸江边,发现竟然有四五家家居连锁店。这里两年前还只有一家第六空间大都会店,那年十月,它的二期工程建成,同期择地完毕并与杭州滨江区政府签订入驻意向书的宜家,两年后的今年十月却转与杭州余杭区签订了合作意向书,选址乔司一带(要偏僻很多)。

  原拟划宜家的地,暂时空着。而附近开出了不少国内家居连锁,如欧亚达家居、中南商场等。朋友w问,是不是地方保护?中南老板是浙商,欧亚达也是国内企业,而宜家是最不懂中国规矩的外企——虽然它是最好的家居卖场。宜家拿不到这里的地,也是情有可原?

  我竟一时语塞。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它符合许多约定俗成的现实逻辑。换句话说,对有关部门及领导来说,找一个会谈各种条件有种种约束的著名连锁品牌店宜家,它对地方经济拉动和繁荣商圈的作用,未必比更地道、灵活的本土企业实在。虽然消费者期待宜家,“有得逛逛,东西也很简洁实惠。”

  政府招商,领导招商,外企选址,本土企业选址,这里面势必有微妙差别,却差异巨大。

  早几年,许多人喊,外资巨头掠夺民族产业,如超国民待遇等。渐渐的,不少区域企业在地方受到的保护不减反增。更重要的是,我注意到,许多本土连锁企业对商业资源如零售单店的不平等抢夺同样严重。

  也是杭州,在闹市体育场路,浙报与杭报集团附近,一条街上的二十几间小店月底即将关门,因为全部被L超市征用了。区政府一句话,即使是租期十年的店铺也要马上卷铺盖,美其名曰提升社区商贸档次。

  其中一家开了五年的兰州拉面店,服务员里有一位爱看报的年轻人,懂很多事情,看到记者模样的人来吃饭,总会找机会上去谈论报上说的消息和现象。他有一个梦想,如果自己将来的孩子有某种天才,就希望是最好的记者,反映民声疾苦。

  可是,如今这批店要倒了,但因为一切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大公司与政府、媒体关系紧密,附近的报社发不了什么舆论监督的稿件。他也听说过米兰市政厅赶走麦当劳店的故事,不过他说自己所在的店太小了,而“L超市是大公司,好多领导都用他们的卡呢……”。年轻人觉得很失落,接下去该去哪里,这个店要再开大概也是地段差很多的地方,总要三五个月后了。

  简单估算,二十几家店,每家店三五十平米,加起来才够一个小标超的面积。两三百个人,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板和伙计,家属再乘以2,大约是四五百人,日常服务的顾客八成是周边报社、写字楼与社区居民的几千人。市井之声和谐。

  那条街,我去过三次。小店的方便购买,商店间互补,伙计与顾客的熟悉,是任何连锁商业无法比拟的,它们也一直不怕近在咫尺的许多大型商店,因为消费者喜欢它们;但政府统一回收了它们的租赁经营权,店主们就毫无办法了。

  连锁商业的展店,是资金和商业模式的复制,尽管规范,唯独缺少些人情味,他们的精力和霸气应该用在与苏宁大润发步步高等同行逐鹿市场上,拥有更高警惕和顽强。而小店却是用三五年慢慢长出来的,和所在社区居民共呼吸中发展的。在商言商,自然有胜败,但最怕的是用连锁商场拥有的未必正当使用的有关人脉资源或税收诱惑,夺了小店的发展机会。这于连锁公司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大鱼吃小鱼”,而非与真正的对手狭路相逢,容易变得油滑,掉以轻心;对社区小店却是致命打击,于当地居民情感维系的东西仿佛釜底抽薪。

  商业可以使社会美好,更容易“巧取豪夺”。小而美值得维护,如馄饨店、兰州拉面,理发室、修鞋开锁、生鲜水果等小店铺,在城市闹市后巷,永远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有空间。不该被大连锁门店简单覆盖和粗暴替代。

  多元业态,服务更细化,体验经济时代即将到来,有关地方部门该从比较尊重外企、政策扶持小店、有效督促本土企业发展入手,保证当地商业繁荣与居民各种需求的切实解决。这才是美好的城市商业文明。
  (联商网特约评论员林尚玉/文 博客http://blog.linkshop.com.cn/u/28134/index.html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