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家店关光 武汉未来城为何不能向广州看齐?
武汉未来城一楼商铺几乎无人关顾。
地铁客如潮,商铺难沾光。
“商场负一楼就只剩我一家在勉强经营了。”武汉未来城负一楼的一家商铺老板近日坦承,未来城最好的时候有300多家商户,现在的地下商铺几乎都已经清空了。记者探访未来城时发现,整个商场清冷异常,几乎没有流连的顾客。
人流旺盛、连通地铁、价格低廉,本应成为掘金胜地的地下商铺如今因何门庭冷落?事实上,并非所有地铁地下商城都如此萧条。据记者了解,在地下商城建设之前,广州市地铁运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曾累计亏损10个亿。不过,自2006年以来,已经基本可实现收支平衡,且略有盈余。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梁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地铁盈利得益于“地铁+物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此,业内人士观点不一。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地上商业发展完善到一定阶段后,商业才会延伸到地下。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湃则认为,大多数地下商场业态低端,真正能获取持久成功的仍是少数。
地铁商城成空城
在地铁2号线开通之前,街道口站出口处的武汉未来城就竖起“主打地铁商铺”的招牌,无奈经营三年多,如今萧条成“空城”。上周,未来城负一楼一家商铺老板寻求帮助:“现商场负一楼就我一家在经营,整个商场就像一个鬼城,大环境小气候,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却被他们做死了,希望能有人来关注一下。”
上周三晚间,记者探访未来城时看到,一楼内仅有3家商户营业:台球室、育婴店、健身房。所有关门歇业的店铺门口全部贴上纸条,告知店已搬走,或是留下转租电话。一位从事皮具生意的女老板正要锁门离开,记者询问其经营状况时,女老板无奈地说:“开店快一年了,生意不好。”
随后,记者转向负一楼商铺,通往负一楼的电梯和楼梯均已被拦住,打开楼梯口的围挡,走道里一片漆黑。记者靠手机照明进入负一楼。发现坚守负一楼的最后一家餐馆也关门了,仅剩一些没有用完的打包盒。
“2011年8月底开业至今已经3年多了。这里最好的时候有300多家商户,后来生意不佳,大批商户陆续撤出,人气也一落千丈。”记者通过商铺门口小纸条,联系上了一位代姓业主,她认为生意越来越差致使商户一批批撤走,隔壁一家商城的美食城开业之后,这里的生意更是一落千丈。
“这里的商铺没有抗压能力,肯定只能搬走。”未来城物业管理处一位负责物业巡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城清空之后,会有新的改造升级,具体情况还不明朗。
地铁商铺冷热不均
“未来城虽然打着地铁商铺的旗号,但是没有自己的特色,相反毗邻的几家商城比较注重品牌效应,消费者认可度高。”号称武汉市“玩转商铺第一人”的资深投资客易伟文认为,未来城空城之路似乎是可预见的。他介绍,武汉地铁线路在规划和建设中都参照了广州地铁,谋划了“地铁+物业”模式,在很多站点规划了商铺。如今线路越来越多,地铁商铺却冷热不均。
去年武汉地铁4号线通车,连接武昌和汉阳站点的地下商城开始热闹起来。地铁2号线与4号线的换乘站——洪山广场站,站内的商铺去年底陆续开放,其中不乏星巴克、屈臣氏这样的世界500强商家。记者注意到,午休时间和下班高峰,不少乘客会在地下商城挑选日用品,乘客表示:“不用出站就可以直接购物,节省了很多时间。”
洪山广场站原本依托洪山广场,附近有洪山体育馆、省科教大厦、电信大楼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但在此之前,商业氛围与仅一站之隔的中南站相差甚远。兴建地铁商铺补充餐饮商铺后,正好满足了这部分市民的需要。
“靠山吃山”是不少经营者选择地铁商铺的原因,武汉地铁2号线中南路站、循礼门站、光谷站、洪山广场站依靠地铁效益,入驻的商铺经营都算是比较成功。不过,这一法则也非万能。
在钟家村地铁商铺里守了一年多的小张准备放弃了。“在这里做外贸童装快一年了,指望通地铁之后能好做一点,看来也不行。”小张的店铺紧邻钟家村沃尔玛,但是自从地铁4号线开通之后,生意未见好转不说,租金还涨了起来。而同在一个站点的商铺,能算得上不错的只剩做餐饮生意的了。
广州依托地铁造出批发城
“这些都是刚从广州新打的货。”武汉从事服装生意的私营业主高琳指着店铺的衣服告诉记者,晚上7点半坐车从武汉出发,第二天6点多到,在广州火车站的地铁站就能直接打货,再睡一晚上回武汉,来回路费500元多一点,方便也划算。
“如果不是打货而是正常逛街,在广州地铁的地下商城,可以逛到忘了时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可以在地下商城买到,而且从开门到关门,来来往往购物的人络绎不绝,广州的地下商城的经营范畴几乎是把武汉的汉正街和沿江的生意全部搬到地下。”高琳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已经开发的地下商场,经营得好的租金已经堪比首层商铺水平。事实上,在地下商城建设之前,广州市地铁运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梁永2014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1997年起,广州地铁已经累计亏损了10个亿。2009年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开始制定实施“地铁+物业”的总体发展战略,逐步从过去以完成地铁建设与运营任务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向“地铁+物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目前其经营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附属资源经营(站内广告、商铺出租、通信等)、工程设计、监理、咨询、运营培训等,逐步形成集开发、投资、建设、发展为一体的良性循环。2013年广州地铁实现营业收入51.27亿元,净利润为5545万元,也得益于此。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湃介绍,广州现有的地铁物业主要集中在地下。有与地铁相通的地下商城,也有延伸出来的地下通道型地下商业街。“但这类物业往往存在散、乱、差等弊端,而且大多商业业态低端,真正能获取持久成功的仍是少数。”彭湃认为。
地上和地下需互补
“为什么武汉的地铁商城不能像广州一样做起来,非要做餐饮才能赚钱?”这似乎成为武汉众多地铁商铺经营者心里的一根刺。
从事地铁设计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地铁商铺在通风、采光等方面的局限,会使得人们不想久停,武汉的消费者显然还没有形成地下商城逛街的消费习惯。因此前期开发时应注重新技术,着重解决这一问题。
“地上、地下业态应错位整合,与地上业态形成差异化和互补,这对地下商场的经营也很重要。”钟家村地铁站的经营者小张认为,钟家村汉商百货应该像洪山广场、武汉广场一样,定位更高端,消费锁定在时尚精致的路线上。方便地铁商城档次稍低的定位,两者间形成较好的互补。
武汉市一参加过地铁规划的专家认为,地铁商铺的价值提升,与经营业态和经营方式都有关,另一方面,市场从无到有再到成熟也需要时间。地铁建设对商业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是地铁建成后,商业就一定能发展起来,还得有个磨合过程。他表示,武汉地铁目前串联交通的目的是达到了,促进商业则暂时只是部分达到预期,很多站点本身缺乏商业氛围,以后可能通过市场重新定位以及磨合来逐步实现商业价值。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地下商场开发步子应该更缓一些,一步一步来。只有在地上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地面新的商业形态已经无空间可插足了,商业才会延伸到地下。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地上商业还处于培育期,没有完善的地上商业带动,致使地下商业难以独立发展。
(长江商报 刘倩雯/文 徐楚云/摄)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