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正在被过度“消费”
去年6个亿的方便品牌,近几个月只有两三千万;
低度酒几乎所有品牌3个月内的复购率都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某食品品牌一度号称“数月间线上销售额3亿元”,但真实数据已经掉到两千万元以下;
......
这是36氪在《消费品刹车,投资人追尾》曝光的数据,甚至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在看到36氪的数据前,我还考虑要不要写这个选题,觉得对新消费可能过于悲观,毕竟都知道,“消费是永恒的赛道”。
可除了这些数据,「新消费Daily」在采访中也曾听到过些不好的数据,比如,某个精品速溶头部品牌去年双11数据造假严重,虽然今年依然完成大额融资,但估值有所下滑且销售压力较大;而某无糖饮料头部品牌线下动销并不好......
很多新品牌过得并不好。这半年来,我们也看到了上市新品牌的“上市即巅峰”,半年报的亏损、网红品牌的过度宣传、食品安全、网红带货翻车事件等等,一众市场现状及问题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不是要唱衰消费,而是“新”正在被过度消费,新消费该慢下来了!
01
“万能公式”真的万能吗?
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自2020年“新消费”概念爆火之后,互联网出现了一大波《新消费品牌的底层逻辑》解析文,而其中新品牌崛起路径几乎被总结成了万能公式:切入新的细分赛道+面对新的消费人群+坚实的供应链+应用新的流量营销渠道+新的高颜值产品。
但新消费“炒”热至今,这个万能公式真的万能了吗?
这一年多时间里确实涌现了不少新品牌,有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2020年有2000+新消费品牌破土而出。不过,繁荣生长的背后,使劲被挖掘的“新”消费沃土早已不堪重负。我们不妨从最底层的需求来看,用户确实多元细分,但问题在于这些需求都要被满足吗?以及新品牌们真的满足了吗?
“中国有14亿人口,可以切分成无数个细分消费主力,消费潜力巨大”、“所有的赛道都值得重做一遍”等,这是近几年来市场最常听到的声音。确实,大多数的需求都可以去满足,以及跟随消费升级的步伐,做到精细品质。
但「新消费daily」细究来看,大多数新品牌的进入都是微创新,比如“无糖饮料”更换了一部分原料;潮玩与盲盒的结合在中国市场很新鲜;美妆产品的概念以及外包装的设计等......
而这些在中国强大的供应链面前,意味着什么?可复制性极高。可以说,在中国市场,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消费品的壁垒不会超过半年,甚至三个月。
所以,喜茶、奈雪的茶带火了新茶饮,于是中国遍地是茶饮店;咖啡市场需求苗头开始变大了,咖啡品牌起了一波又一波,创新冻干粉、咖啡液,炒热咖啡豆概念、添加果味、设计更好玩的包装和喝法、要做中国的“星巴克”、下一个“瑞幸”;泡泡玛特将潮玩与盲盒结合,盲盒市场、潮玩市场、两者结合的市场都“站起来”,或许只有IP成为了壁垒,却还需要更好的故事去讲给消费者......
总之,什么细分赛道火,众多品牌就“疯”拥而上。
紧接着营销就成为品牌手中最利的一把刀,毕竟只有出圈才有下一步。去年是双微一抖,新品牌霸占线上;而今年线上线下一起霸占,高铁站、航站楼、电梯等线下广告之处一个不少;再加上明星代言,KOL合作等......“烧钱”成为新品牌惯性。
并不是说营销不对,反之营销一直都是品牌建设的利器,新营销方式兴起的好处更是肉眼可见。但挑战也不容小觑,高营销费用已经成为痛点,甚至成为了死循环。
“竞品投了100个博主,你投了一个,在曝光上就太低了,激不起一丝水花,那最后可能就是消费者对竞品的认知会比你强,那你在速度上就会慢下来。”
当然,有一部分品牌有明确营销策略,而非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效。在「新消费Daily」采访的新品牌中,就有人说,“我并不认为新品牌营销大多雷同,渠道就那些,大家都可以投,但关键在于我的战略是连贯的,是有策略的,所以影响力也是连续性的。”而有一部分品牌只是随大流投入营销,战术并不清晰,最终即使弹药充足,都砸不出一个爆款。
可高营销投入也不一定能带回高回报率,相信大部分的新品牌都还深陷其中,此前「新消费Daily」就曾指出大家对新品牌营销的看法,“平台流量越来越贵,很多已经小有成就的新品牌都是在为KOL、平台打工,但日常的销量、ROI可能并没有达到期望值”。
新人群、新赛道、新营销,新品牌们一个都没放过,就连以往只能成为附加值的产品包装设计,都有可能成为新品牌的重拳。
刚好最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视频,“一个博主说,某个牛肉面品牌的包装也变得太丑了,我就去问品牌,对方表示原料最近在涨价,为了不给大家涨价,又不降低产品品质,只能在包装上省钱,这样在直播间打折的时候,才能有微薄的利润。”视频内容是在夸赞产品品质,可反过头来想,包装钱=利润,这才可怕。
这或许能影射到很多新品牌,如果产品品质好,包装只是锦上添花;而最怕的是,产品包装才是卖点,产品真正让人使用的部分追求的只是“过得去”。
可见,万能公式并不万能,否则写出来的人,为何自己不去做?真正的路径,还要去自己深挖,别人成功永远只能是参考。
02
资本追求“快”,品牌要“钱”
这是个恶性循环
市场热得发烫,资本疯狂追逐,这依然是新消费当下的现状。就单单只拿新品牌融资的速度来说,据新消费Daily不完全统计,2021年1-8月,新消费领域就已完成了536轮融资,而2020年全年才不过200多轮。
“为什么他们投了这个项目,而我们没有跟上”这样的想法似乎充斥着资本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还看到有人评价说“资本看上线下餐饮,再次证明了资本追求简单、快的本质和盲目性”。并不完全认同,但又有其深意在。
在一定程度上,资本就像是营销,资本投资品牌,可以推动品牌的快速进展,但其照样是一把双刃剑。“资本看品牌的回馈速度、数据增长”,这本身并无问题,投资就是为了看回报率。
可对于新品牌来说,前期的量全靠“烧钱”带起,但我们看到的现状是,大多数是营销费用大于利润,但如果需要好看的“数字”,“烧钱”-“要钱”这就是个死循环。
所以这就如开头36氪提到的数据一般,某品类No.1的零食去年中单月销售额曾达到5000万,投放减少后,如今维持在数百万元间。还有两大麦片品牌间的决战,一个邀请肖战当代言人超车,另一个刚刚官宣了王一博。
本来是资本与品牌的共赢,好像在演变成资本与品牌间的“博弈”。
下半年,我们还是看到了好的变化,新消费Daily在《2021上半年新消费投融资盘点》中就有提到了,资本已经开始将大钱押注在已经稍有成熟或有所成就的新品牌上。
可以看到,2021下半年开始,资本的投资中,虽有新品牌,但更多的是已经“跑到一半”的品牌。其次就是有一部分资本的目光已经从线上转到线下,终于不再是“资本、品牌扎堆死磕”。
去年资本还是在“听故事”,今年开始看价值,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03
成在营销,败在产品
已然看不懂“新消费”
身处商业,我们从不否认营销的价值,甚至认为其是品牌长期主义的阶梯,可品牌的核心价值还是要回归产品,这才是重中之重。
任何品牌都能用营销去拉新,可能让用户产生回购的,无非两个:一是比同类产品低之又低的价格;二是真正好的产品。而要回归长期,我们需要摒弃第一种情况,拾起第二种。
而最近新品牌们发生了太多事情,如轻食产品不“轻食”,田园主义面包的碳水化合物比标称多出约16%,所含能量比宣传的多出40%;再比如高价原料很“一般”,几款高价雪糕都曾被查出过,号称高价原料其实都是品质普通的添加;此前被曝的“0糖仅是0蔗糖”,也不仅是元气一家,其实目前市面上大多都宣传自己是0糖,实际上都有添加甜味剂......
虚假、过度宣传都需要扼制,进而产品品质才是最关键的,最近曝出最多的是线下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近期,福建、广州都有对网红奶茶店进行抽检,其中广州市通报奈雪的茶、喜茶、溜六六等3家饮品店主要存在开封后的预包装食品保存不当,水池、冰箱、冰粒机等标识不够规范等问题;而福州则是通报蜜雪冰城、奈雪、一点点、益禾堂等7家网红店的食品原料未冷藏、蜜雪冰城门店存有发霉柠檬、古茗门店被发现作原材料用的桃子软化变色等等。除茶饮店外,上个月网红餐厅“胖哥俩肉蟹煲”也被曝光其门店存在隔夜死蟹充当现杀活蟹卖等食品安全问题。
线上销售的新品牌同样面临着产品品质的严峻考验。以美妆为例,在国货飞速发展的近两年,身边的女性朋友都在尝试各种品牌,但受到好评的都寥寥无几,对于护肤,大多都是无功无过;美妆则会遇到飞粉、不够细腻等问题,能让他们替换掉大牌的只有优时颜等几个真正在做产品的品牌。
资本、营销都是附加值,第一核心就是品质够硬,进而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04
结语
曾有资本方说过,“消费赛道一直就很火爆,而不是这两年才有的事。这两年更多的关注只是资本层面,而不是消费本身。”
所以,一开始,大多数新消费品牌就是本末倒置的,资本和营销放在了首位,反而产品放到了最后。前期是兵荒马乱的奔跑,再不改变,最终只会留下一片狼藉。
最终还是想说,“消费是永恒的赛道”毋庸置疑。而现在市场、资本、品牌,都该慢下来了。
未来应该是更专业的PK、更有长期主义的竞争,前提是产品、营销、品牌可以站在同一个水平线。
*部分数据引用《消费品刹车,投资人追尾 | 深氪lite》 36氪,吴睿睿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