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战!!!
这是在新世纪刮过拥挤不堪的零售业的一阵冷风。在Albertsons商店买汽油,在新开的BP便利店买一客新鲜的田园色拉,在Family Dollar店买一些杂货,然后到The Gap买一管护手霜。零售业已经进入了一场混战,带给消费者的是越来越多的选择,而留给零售商的确是一片混乱。零售商们发现他们自己被卷入一场复杂的游戏,游戏里充斥了争斗不休的各种零售商店形式、具有惊人相似之处的各种品牌和重复的产品品种。
在现在这个年代,一个超市的最大竞争基本不是来自另一个超市,而是附近的大商店、仓储会员店、美元店(dollar store)、超型市场(mass merchandiser)或者是碰巧也开始售卖食品的药店。更有可能的是,它同时受到来自以上5个商店的竞争。超市对此的回击是开始售卖汽油和录像机。
忙碌多变的消费者已经扔掉了购物清单,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这成为包装产品和日用百货销售的主要动力。“谁又曾想到过牛奶也会成为一时冲动而购买的商品?但是在Target就是如此。”AC Nielsen(AC 尼尔森)的高级副总裁Todd Hale说,“现在这种‘看到什么就买什么’的购物(fill-in shopping)比以前多了很多,结果就是光顾食品杂货店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超市的危机时刻来到了吗?不大可能。超市占绝对优势的顾客光顾率正是其它零售渠道(如超型市场、药店、便利店等)所要追求的目标。它们已经在一点一点地抢走超市的顾客。
根据ACNielsen统计,2000年美国家庭光顾食品杂货店的平均次数是85次,远远高于他们去其它零售渠道的次数。然而,在过去的五年间,这个数字一直在稳步的下降,到了2000年,下降幅度突然增大,比1999少了3次。超型市场也可能正在接近它们的饱和点。尽管沃尔玛是零售王国最重要的一分子,不过光顾超型市场的次数从1998年的28次降到2000年的25次。光顾药店的次数稳定在15次。光顾便利店的次数上升1,达到15次。去美元店和仓储会员店的次数略有上升,都是10次。
由于这种购物模式的更换,再也不能将零售市场上的消费者进行简单的分类。在一天的不同时候,在一周的不同天,同一个消费者就是不同类型的购物者。周六购物者为了一支价格特别好的经济装牙膏,会在沃尔玛的收款处等上20分钟;而同一个人在赶往机场时,可能会在便利店花上贵很多的价格,买一小支牙膏。
“根据商店所处区域以及高峰时段的不同,零售商在不同的商店的定价、提供的便利和商品的质量都有不同,”Progressive Grocer杂志总编Len Lewis说,“也许同一个消费者在一周的5天里都光顾沃尔玛,不过他去的是沃尔玛旗下不同形式的几个商店。”IGA正在推出三种截然不同的商店形式(便利店,标准大小的超市和Everday IGA)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所有需要,其中Everday IGA是介于便利店和超市之间的一种商店形式。
很难找到一个不在试验新的商店形式、新的商店规模、新的产品品种和新的顾客服务的零售商。超型市场里面设有食品屋、汽车修理店和眼镜店等。超市里经常会提供一个设有座位的书刊杂志区、现场银行服务和汽油等。药店开出了食品区,并在超市风格的刊物上推荐所售卖的食品。
“今天,沃尔玛遭遇到来自CVS和Home Depot的竞争的可能性和遭遇到来自Target和Kmart的竞争的可能性是一样的。”Retail Merchandiser(《零售商人》)的主编Don Longo说,“如果一个人只想买一把牙刷,理性的选择也许是Walgreens,但是沃尔玛和Kmart也可能是同样不错的一个选择,因为这里的价格不比Walgreens的贵甚至更为便宜。超型市场,不管是沃尔玛还是ShopKo,都已经证明它们在售卖美发和口腔护理产品方面能够做得跟别人一样好。在其它种类的商品上也是如此,不管是锤子、电灯泡,还是零食小吃和软饮料。事实上,一个Target家纺产品的购买者也要密切注意Bed Bath、Beyond和沃尔玛。
零售商们还会继续侵入其它零售渠道的领地,部分是因为在多渠道购物者(multi-channel shoppers)往往出手大方。在两到三个渠道购物的人比只在一个渠道购物的人要多买两倍数量的早餐谷类食品、宠物食品、碳酸饮料、咖啡和美发产品。通过多渠道销量大增的其它商品种类还包括纸制品、零食小吃、口腔卫生用品、清洁剂和曲奇饼干等。
汽油是最近才成为商店的售卖品的,Albertsons和沃尔玛率先在现有商店的停车处开设加油站。这一举措特别令便利店经营者不安,他们担心超型市场和超市会把汽油作为亏本销售的商品以招徕顾客,由此引发价格战。“便利店在销售汽油上的目标利润是1加仑10美分,所以对便利店而言汽油还很算是为招徕顾客而亏本销售的商品,而且它的确是增加客流的一个重要手段。”《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主编Claire Pamplin说,“便利店和其它零售渠道竞争的一个优势在于地理位置好、数目众多。它们占据了许许多多特别好的位置。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便利店用了很多方法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如提供酒精饮料、与快餐店合作、烟草产品专卖、出租影碟等。Tosco,Circle Kstores的经营者,成为E-Place的电子产品和日用百货销售的合作商户。E-place是一家网上服务公司,人们从家里电脑或店内提供的上网机都可以登录这家公司。网上购买的商品运送到购买者所在地的Circle Kstores店中。
纯粹的网络销售商,如Webvan和Kozmo.com,大部分都坚持不下去了。网络零售渠道的未来看起来还在于现实零售商的在线运作。包装商品没能成为网上热门商品,Nielsen/NetRating的前十位最热门电子商务网址既不是健康美容产品,也不是食品饮料。
甚至网下零售商们总想通过扩大食品饮料的供应也吸引客流的做法在未来几年中也可能会触礁。“过度供应”(over-supply)会慢慢侵蚀配送系统的效率。“对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来说,不断冒出的、漂移不定的零售渠道使得完成生产和销售任务的复杂性增大了,问题变得更为棘手。”Food Logistics(《食品物流》)的主编Katherine Doherty说,“在恰好的时间,在恰好的地方,有恰好的产品,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是零售商们还会继续开发新的商品种类和新的业务,尝试新的商店形式,侵入周围的领地。这就是竞争的本性,特别是在这么一个当今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尽管身处一场混战,每个渠道还是保留了自己的一块领地、特有的身份和经营目的。超市的光顾率虽然在下降,但一年高达85次的平均次数,还是其它渠道望尘莫及的。超市依然保留了在美国城镇里的中心地位。而象沃尔玛这样的超型市场则构建了一种消费者以前从未见过的“一站式”(one-stop)商店形式。再加上低价优势,这是一种后劲十足的零售新概念。对许多人而言,药店充当了医生办公室以外的卫生保健中心。仓储会员店吸引了很多家庭顾客,同时也是许多家庭小商店(mom-and-pop stores)的供货方。而便利店因为它的便利,也不会被轻易击败。(作者:Al Urbanski,联商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