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环境
香港杂货零售版块很发达,而且竞争很激烈。超市是主要的现代零售业态——虽然由于超级商店和便利店不断增多,超市数量有所下降。同样的原因,百货商店的市场占有率也在流失。
无论在市区还是郊区,传统的家庭小商店仍然很常见。当地一份调查显示,近年来,家庭小商店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002年香港的家庭小商店将近2900家。街市(wet markets)仍然很重要,特别是新鲜产品方面,如肉类、海产品、水果和蔬菜等。香港居民认为,他们在街市购买的农产品更新鲜,因为它们是当天直接从田地里或批发市场运来的。另外,街市受到欢迎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比如说方便、位置近、便宜,与卖主直接打交道等。
五大零售商
在香港杂货零售业占优势地位的是两大本土商家——牛奶国际(Dairy Farm)和屈臣氏(AS Watson),他们共占有超过25%的市场,运作着包括超级商店、超市、便利店、药店、家具店和电器店在内的多种零售业态。然而,屈臣氏和牛奶国际的经营重心都放在海外市场扩张上,因此未来他们在香港的实体门店扩张将非常有限。虽然如此,两大商家也不断翻新和扩大现有门店,以在日益严苛的市场环境下提高营业额。
除了牛奶国际和屈臣氏之外,香港杂货业就显得非常不统一:永旺、华润万佳和利亚零售(Convenience Retail Asia)的市场占有率加起来还不到10%。
香港本土商家在市场上表现特别出色,知名商家中只有两个外国商家——日本的太古城(Uny)和永旺。
国际化
对内投资
外商对香港的投资一直集中在百货商店版块,大量日本运营商纷纷进入香港。目前,香港唯一知名的外籍杂货商是永旺。香港的零售环境比较艰难,而临近的中国大陆以及亚洲其它市场又散发着吸引力,因此可见的未来外国零售商不太可能会选择进入香港。
对外投资
由于香港市场容量小,这里又是许多知名国际公司的总部,因此全球一些最为知名的国际零售商都把香港当作自己的家。另外,香港零售业疲软,许多商家为实现今后的增长不得不找寻其它市场(特别是临近的中国大陆)。
牛奶国际的营业网络已经伸展到全球8个市场(包括香港在内),集团目前努力在全亚洲快速扩张,以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零售商。而且到2003年末,阿赫德以前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运营机构也将被牛奶国际控制。2002年,牛奶国际约有一半的营业额来源于海外市场。
2002年收购了欧洲最大的保健及美容品零售集团kruidvat后,屈臣氏已经在全球14个国家设有营业机构。这个隶属和记黄浦的零售公司目前在欧洲和亚洲努力扩张,特别是通过Watsons Your Personal Store连锁店。2002年,屈臣氏在香港市场的营业额还不到总收入的一半。
其它总部设在香港的零售商,如华润万佳和利亚零售也重点在中国大陆建造营业网络。
供应链特点
批发
香港的家庭小商店为数众多,它们主要依赖于一个高效的批发网络。正因如此,今后几年香港的批发商将有许多拓展机会。
法规
对外商的限制
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进入中国大陆的港口,因此这里的零售市场对所有外商投资开放——香港政府对不限制外商所有权(商业和土地),没有制订反托拉斯法,也没有关税。总而言之,香港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堪称自由放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