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利茨的城外购物中心,上一世纪80年代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纷纷在城外的绿色草坪上拔地而起,令城市居民叫苦不堪,传统的城中购物中心被破坏,给市中心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德国目前拥有399个这样的所谓购物中心。在未来的数年中还将增加30个,然而与上一世纪80年代不同的是,这些大型的购物中心几乎都将建在城中。相关城市理应为此感到高兴,但事实却要复杂得多。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消费者都偏爱城外的购物中心,喜欢去那里购买东西。但另一方面,消费者们也舍不得城里,因为市中心毕竟有自己的独特魅力。现在的发展趋势则是将绿地和城市中心结合在一起。"
对马克-阿兹贝格,科隆研究所EHI的负责人来说,近年来,大型购物中心纷纷撤回城市中心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有消费者的地方才会创造盈利。道理就这么简单。为了提高利润,ECE等一家又一家购物中心的所有人竞相购买最廉价的地皮,"为此,所在地的开发商们都非常老练地处理一系列与此有关的手续,比如如何获得建筑许可,如何获得城市不同委员会中的多数支持,如何说服当地居民接受在那里开设大型购物中心等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使用了一切营销手段。"
开发商们甚至要求城市决策委员会去其它的购物中心做报告。也有人声称,诸如ECE等大投资商为了获得建设大型购物中心的建筑许可,愿在该城修建幼儿园、足球场和游泳设施等。也有一种说法是,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有助于活跃城市中心,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这样的许诺可并不总能得到兑现。柏林德国城市研究所的格尔德-库恩表示:"新建这样的大型购物中心当然是所在城市的福气,但这与某些条件是分不开的。新的购物中心往往会破坏其与老城间的平衡关係,如果新的购物中心的面积远远大于老城的购物面积的话,就会破坏老城的商业生活。"
如此一来,新旧间的平衡关係被打破。1998年,拥有10万居民人口的齐根就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一年,齐根下城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2万3千5百平方米的城市购物中心,远远超过了上城所有零售商和分店的占地面积。上城的分店店主不再挣扎,迁址新的时髦的购物中心,消费者于是拋弃了老城的购物街道。不久之后,齐根上城30%的商店纷纷关门停止营业。购物中心的批评者们也认为自己的论点得到了证实。但后来又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商店关门,房租下降吸引了新的客户。人们在齐根上城展开了新的结构攻势,绿化植树,美化门面,大作广告,使齐根上城和下城间又恢復了原有的平衡。而且返回城里的趋势重新抬头。
阿兹贝格说:"要达到市场饱和还需要一段时间。购物中心的经营者当然首先聚焦大城市,之后是较小的城市。发展空间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Copyright 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