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影响合肥市便利店发展的主要问题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为什么便利店业态还处于萌芽状态呢?经过市场摸底发现,影响合肥便利店业态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合肥的商业环境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便利店发展的土壤,便利店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
一个城市的商业业态的多样性和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比如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商业业态就远比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丰富,发展的程度也比中西部要高。上海不但有多家特大型的商业大鳄——购物中心,还有数目可观的大型超市,上海的便利店也是在全国发展最好的。
2005年2月,在全国购物中心建设初期,上海就成立了“上海购物中心协会”,首批会员有30多家。在2005年《中国购物中心前十强》排名中,上海的兴力达商业广场、正大广场就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六位。
全国乃至全球知名连锁企业已悉数落户上海。联华、华联、武商、农工商、万佳、物美,大润发、易初莲花、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买得等在上海竞争异常激烈。 “根据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的调查,2005年上海115家大卖场中有36家门店的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浦东联洋小区的家乐福店与易初莲花店、江湾镇的华联吉买盛店与乐购店,莲花路的大润发店与易买得店的距离更不足700米。到去年(2005年)为止,已在3个地区出现半径3.5公里范围内,集中了9家以上大卖场的局部地区饱和现象。家乐福沪上第2家分店造成方圆5公里之内,三家国有商业企业相继破产。”(《跨国零售巨头沪上"肉搏"》2006-05-15,《国际金融报》)
上海的便利店如可的、好德、良友金伴、快客等也发展的红红火火。上海可的经过13年的发展,采取直营、委托和特许加盟三种经营方式,旗下已经有19家子公司,有店面1200多家,分布在21个城市,2006年营业总额达到26.28亿元,实现自2001年以来连续第六年盈利。在2001成立的好德,当年就在上海开出150家店。上海良友金伴从2003年元旦正式运营以来,在上海的门店已经超过500家。
可在合肥,购物中心只有元一时代广场、百大CBD、易出莲花、合肥桐山国际购物广场这几家。合肥的综合超市从2000年发展以来,竞争也比较激烈,2006年合肥苏果23家门店关门调整就是中小超市“贴身肉搏”的一个体现。中小超市扎堆,相距最近的不足20米。与上海综合超市已经饱和,大型和特大型超市“贴身肉搏”的情况相比,合肥的综合超市还有发展空间。
综合超市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消费者得有“站”的时间,如果时间来不及,没有几个消费者有耐心在大超市里,围着仓储式货架转悠上个把个小时,还买不全自己想买的商品;没有大把的时间,也就没有耐心在收款台前排长队。
购物中心提供的是“一门式”服务,私家车的拥有量是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开设购物中心,开多大体量购物中心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消费者想享受这“一门式”的服务,就得先进“门”,如公交线路不能方便到达,又没有私家车,要享受购物中心“一门式”的服务,拎着大包小包挤公交车就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与综合超市和购物中心相比,便利店就像一个全能的社区保姆,提供的则是“一托式”或者称作“全托式”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各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在便利店里得到满足,即使消费者的需求店面当下不能解决,消费者也可以委托便利店来帮助解决。如店内没有的商品,通过产品预购、送货上门和宅配等服务,便利店就能把顾客需要的商品,在顾客需要的时间内送到顾客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