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便利”北京不容易—专访北京好邻居副总经理何虓

chinabt

积分:1356    金币:782
  |   只看他 楼主

卖场的卖点在价格,综超的卖点在生活,便利店卖点就是方便

“京城的便利店可以说是由上海联华快客便利店的进入而带动起来的。”北京港佳好邻居便利店副总经理何虓在接受《中国商贸》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他所在的“Hi-24好邻居”连锁便利就是北京便利店市场上知名品牌之一,那么如何在京城树立起一个响亮的便利店品牌呢?《中国商贸》记者带着问题对何虓进行了采访。
《中国商贸》:在便利店形成初期,尤其是在北京这样各种成本相对其他城市较高的情况下,发展便利店是不是存在很大的困难?
何虓:北京的便利店起步是比较晚的,可能因为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缘故,当时北京还不知道什么是24小时店。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比较茫然,大概做了一年后,也就是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种业态唯一能被出租车司机所接受。因为司机们晚上可以有个着落,有个吃饭的地方,有个上厕所的地方。
直到2004年,一些大型综超,比如物美、京客隆也开始做便利店,这个时候在北京做便利业态是最累的。不仅有上述综超业态做便利店的挤压,还要受到一些局限,比如一些批发市场、一些小的烟酒食杂店等商业方面的局限。在南方,政府基本上会全部取缔批发市场,取缔自行的烟杂店,在政府的决策中促进便利和连锁的发展,而在北京却不是这样的。
《中国商贸》:您提到北京最开始并没有给便利店的发展创造环境,那么好邻居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在京做出品牌,应该能证明这个地方还是有适合便利店发展空间的。与便利店做得好的城市上海相比,北京有那些优势呢?
何虓:北京的商业氛围比上海足足短了20年,差距拉得很大。上海从根本上解决了便利店、连锁的问题,比如商业地产,从造房子开始,那边所有楼房下面一层全是商铺,而且商铺的利用率是很高的,都是在90% 以上,商业地产呈面式发展。而北京则是一个个点,或一条线,呈线式发展。比如西单,也就是从新街口到护国寺这一段有商铺,护国寺到缸瓦市这一段就没有了,然后再从缸瓦市到西单,这样中间就存在一个断层。
不过,现在北京商业区的变化很大,首先是马路菜场都取消,批发市场也规范了,特别是奥运期间。北京便利店的氛围,从城市基础建设的角度讲,应该是一下子提高了,也花了不少钱,提升幅度是很大的,所以现在做便利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甚至更多外地的品牌也看好了北京市场,如天津的大发便利在海淀的大宅门有一家、苏州街开了一家。
《中国商贸》:7-11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是一个成功的便利店品牌。7-11有个特点就是您刚才说的做餐饮,那么国内便利店为什么不能像它那样做呢?
何虓:刚才我也说了,现在国内的便利店还做不到7-11那样的标准,便利店如果涉及到餐饮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便利店搞餐饮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引进餐饮企业,这不大现实,因为北京市政府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另一种情况就是自己做餐饮,但是投入是相当大的。厨房这块估计要投入50-60平米,所以在租店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达到餐饮的标准,还要经过环保部门的审批。
《中国商贸》:如今像物美、京客隆这样的集团也细分出了便利店这个业态,发展也是相当迅速,是否会加剧这个市场的竞争?
何虓:我认为企业的理念不一样,物美、京客隆虽然也做便利店,但是他们并没有专门去研究这个业态。其实,联华快客的前身是联华便利店,和现在的物美、京客隆一样,它只是把综超的模式缩小一些,变成便利店。但是它的内涵并没有变,商品不变,只是存在价格优势。
如果专门研究便利店这个业态会发现不是简单地把综超缩小的概念,比如在产品上,便利店更需要时尚的、小包装的、轻便的。所以,大卖场的卖点在价格,综超的卖点在生活,便利店卖点就是方便。就像一个小包的纸巾在卖场和综超不会卖,但是便利店可以提供。
《中国商贸》:好邻居便利店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何虓:便利店的发展是注重规模的,规模就要看投资者的支持。便利店不像综超的单店那样盈利,它必须有规模支撑。好邻居由其母公司港佳控股,而港佳是香港上市公司,如今控股万方物业、桂香村、天福号、元长厚等企业。
与这些食品类企业合作,能够更好地完善便利店的产品。我们在卖场和综超是很难看到上述企业产品的小包装,好邻居有这样便利的平台就可以做到。
《中国商贸》:近两年来北京的商业地产也是飞速增长,在这样的条件下好邻居在选址方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何虓:2004年以前北京比较好的地段的商业地产租金在每天每平米5元左右,2006年到8元,现在已经是12元、15元,甚至东单有到50元的。像我们便利店,能承受的租金每天每平米不能超过15元以上,如果超过这个成本,之后的运作就会出很大的问题。
之前我一直做公司的营运,今年5月份开始负责网点。我不会去讨论这个网点是多少钱,如果盈亏没问题我就敢开,首先做个盈亏表、统计册,还要密集型开店。比如从小西天到西单,我会规定这条街开多少店,成本好算,包括物流配送、供应商,关键是在该地区的老百姓心目中树立威望。对于插不进去店的地方就不会考虑,要开就要在某条街开足一定数量的店,这样才有效果。
《中国商贸》:在物流配送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便利店应该怎样做?
何虓:可以说现在北京还没有一家成气候的便利店,因为便利店最终竞争一个是信息系统,一个是体系保障,目前在国内发展的快客和7-11在这两方面是做的最好的。快客的信息系统就是早上9点打开电脑就能看到前一天的全部销售,北京还没有哪个零售企业能做到这一点。另外,上海联华可以投资了几个亿,专门从事餐饮配送系统。
北京没有哪个便利店能投资几个亿做信息系统的。因为北京现在的信息系统、物流都受限制,只有到一定规模,才能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物流配送方面,北京的便利店做餐饮的物流不是很理想,这方面也需要大投入,这就是为什么便利店不会有生鲜产品。
《中国商贸》:在特许加盟方面,好邻居是怎样做的?
何虓:加盟是便利店的发展趋势,但是北京的便利店做加盟我觉得早了点,因为发展得还不够好。好邻居推广的是内部职工加盟,起初是几个领导带头一起做。做加盟应该比较谨慎,因为快客在2005年加盟的店,在2007都关得差不多了,因为你价格没有优势,只有靠物流体系,但是没有一个供应商能做到。
如果自己不会做生意,自己不会上货,没有任何技巧,家里没人从事这个行业,那一定做不起来。过分地追求加盟可能会导致管理的失控,就像上海的华联超市,它没有竞争过联华,因为它急于求成,大力发展加盟店,结果局面失控,所以加盟要慎重又慎重。好邻居的做法是在一切都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发展内部员工,因为便利店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有这样的人员储备。
《中国商贸》:应该说做便利店是件很辛苦的事,在零售业的所有业态中,便利店的收入往往也最低。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做这个行业呢?
何虓:你说的没错,这个业态在整个零售行业中是收入最低的。我有个特点就是做事比较执着,我是从便利店的员工开始做起的,一干就是8年。最初做一线员工很辛苦,没有空调,吃喝要站着,没有厕所。但是,我的执着让我一直在这个行业打拼,从员工做到现在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旅程。
另外,这个行业吸引我的还有一点,就是它很有挑战性,也面临发展的机遇。挑战在于艰苦的环境,还有发展中接踵而至的挫折。但是不代表这个业态没有希望,尽管从收入来上来讲,便利店是所有其他零售业态中最低的。但是这个业态的毛利却很高,一般大卖场的毛利会保持在10%,标准超市会在15%-18%之间,而便利店基本在22%-23%。有的时候可能是30%,所以说便利店的毛利空间是非常大的。便利店需要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环境中生存,依照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多3年就能将便利店发展得更壮大。

何虓,这位身高1米9的男人既有上海人的精打细算,又有北方人的豪气冲天。从事了近10年便利店零售业的他可谓业内资深人士,在短短的采访过程中道尽了便利店发展历程的辛酸。也许是执着的心态成就了这位成功的经理人。8年上海快客便利店的从业经验让他对便利店这一零售业态难舍难弃,尽管途中曾经转过行,最终他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这片乐土——便利店。既拥有在快客曾经积累下的可贵经验,又有了好邻居这个新的平台,此番来京他希望大干一场,闯出一片新天地。   《中国商贸》记者  董雯(实习)齐鹏/文

TDI.

积分:80    金币:42
  |   只看他 2楼

我篇文章我受益匪浅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