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 作者:君羊,转载于决胜职教圈
进店扫码,拿好东西,走人。三个动作,就能完成一次购物体验。这是亚马逊位于西雅图的新型线下超市Amazon Go里发生的一幕。
排队,绝对是购物最深恶痛绝的事。尤其在节假日,一排排漫漫长队充分打击了顾客购物的积极性,不少人不得不转战网上商城。如今,年轻人在网上商城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已是常态。
2016年12月6日,号称没有收银台的新型线下商超Amazon Go正式开张,开创了一种新颖的线下购物新模式。这或许将带来除网购以外的另一种有趣的购物新体验。
同一时间,Amazon Go的宣传片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很期待这种新颖的购物方式。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愁,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新零售真的要来了,收银员面临失业风险。
Amazon Go到底是什么鬼?收银员前途真的堪忧吗?还有哪类岗位会面临失业风险?
无人零售商店创业者陈维龙(曾亲自参与并实施过多套类似的无人零售解决方案系统,对整个项目的流程化体系有着较深的认知和实践经验)详细解读了 Amazon Go 以及无人零售商店项目。
“Amazon Go 的核心技术是反作弊/识别系统。”他说。并进一步分析道,“Amazon Go 反作弊/识别系统是通过‘商品—识别动作—识别承受动作的商品—商品与用户清单/用户关联’进行运作的。”
Amazon Go在进出口设置了类似超市防盗门的“转移区”,顾客进入时扫描个人二维码。货架墙壁上安装多个摄像头,每层货架底部或顶部埋着多种传感器。摄像头负责拍照,光幕/红外传感器负责制造一个水平面。当用户的手穿过此面则表示开始实施某种动作,提高图像分析效率。商品的位置和状态由压力/红外传感器表示,为用户的行为提供数据。
这些数据将进行深度学习,建立起“商品—动作—人”的判别模型,提高系统反作弊/识别能力。
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检测和识别顾客在货架前是拿走或放回商品的动作;第二,识别出被用户拿走的物品和被放回的物品;第三,确认对某商品进行了某动作的人是谁。
货物被取下后,会自动加入个人虚拟购物车,选购完成后无需排队结账,付款将在个人亚马逊账户中自动完成。
从进店,选购直至结算,几乎没有工作人员的身影。很显然,收银员在Amazon Go无立足之地。同时,在遍布Amazon Go内部的摄像头、传感器无时不刻的监控下,顾客的所有行为将无所遁形,相较之下,便衣巡逻起到的作用将微乎其微。
无独有偶,松下电器紧跟其后,推出了可自助扫描和打包商品的收银台,让线下便利店—Lawson 结账使用。技术核心在于为每个商品贴上“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识别 ( RFID ) 技术,以远程无线方式读取并存储商品讯息,最后完成计算。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大型连锁卜蜂莲花在去年年中就推出国内首个自助概念体验馆——莲花GO。顾客下载莲花GO APP,扫描对应产品的条形码,通过微信或银联支付,生成二维码打印购物,即可完成购物流程。
Amazon Go、松下电器、莲花GO,虽形式不一,但共同走上了推动零售行业的自动化的道路,这是对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的诠释。
需要注意的是,从短期来看,Amazon Go当下只有西雅图一家门店,且只对内部员工开放。也就说明,Amazon Go或许存在技术难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普及。所以,收银员、便衣巡逻等岗位无需担心。
另外,松下电器以及 Lawson 便利店倡导人与人的交流,他们认为,消费者和店员之间也是需要存在关联的。所以,Lawson 便利店仍有雇员,即便是大范围普及,也不会危及到收银员。
从长远来看,Amazon Go是一个很炫很酷的高科技,一旦普及,将成为广大年轻人的心头好。
社会变革的周期在缩短,当下热门的职业,或许很快就会出现衰退。此消彼长,也会出现一些新职业。作为职场人,必须要适应社会变革的节奏,不断自我提升,当大变革来临时,才能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