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称,他们已经证实,无线识别标签抗攻击力不强,可能会受到有效攻击的破坏。
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研究者在本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当数据负荷过重时,所谓的“第一代”无线识别标签和读取器就无法发挥功效。
“我们已经发现,最新的UHF式无线识别标签存在弱点,这对考虑在重要领域采用无线识别系统的企业来说是一大担忧,”该所大学的SCISSEC研究学者如此警告说。
虽然已经有许多商家和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上尝试应用无线识别系统,但该系统还尚未普及应用到涉及生命的重要领域。然而,无线识别标签已经被美国军方用来追踪供给品。
“第二代”无线识别标签比第一代来说要高级复杂得多,它能以四种不同的速度运行。但研究者认为,“第二代”无线标签可能也存在同样的不足。
无线识别标签所依赖的是读取器在识别范围内读取数据。读取器在预先设定的频率内与标签信息交流。由于读取器遇到干扰时能在不同频率内自由跳动,因而人们认为无线识别的安全性更高。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测试中占满了标签所应用的所有频率段,从而阻止了标签与读取器之间的“交谈”。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自由变换频率并不能阻止这类“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式攻击,因为标签本身不能变换频率。
他们进行了演示,在大约三英尺的范围内,通过让标签处于“沟通故障状态”,从而破坏标签和读取器之间的交流。
虽然读取器在遇到干扰时能在指定波段内自由变换频率,但无线识别标签不能,因为他们把整个波段视为一个渠道。
而在上个月,荷兰研究人员宣布说,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足以感染无线识别标签的病毒。
(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