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摄入过多钠的危害,并且全球各地的政府机构也要求减少食品中盐的含量。但英敏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过去几年推出的新低钠产品呈下降趋势。2010年到2011年间,全球低钠/无钠/少钠产品量下降5%,仅占2011年总新产品量的2%。
英敏特全球食品和饮料分析师,Chris Brockman说到:
“全球大部分食品公司仍然担心减少产品中钠含量,会影响其销量。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近年,很多低钠产品由于销量惨淡,而被永久下架。生产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盐的替代品,不得不把很多低钠产品撤出市场。尽管商家们做出了努力,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多无钠的替代品,但是这些食品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虽然担心食盐摄取过量,但又不愿意牺牲食品的口感。”
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中数据表明,欧洲仍然是产品创新最活跃的地区。2011年低钠/无钠/少钠新产品全球占有量与2010年持平,约为35%,但2007年,欧洲约占39%。2011的,北美地区低钠/无钠/少钠新产品量占全球26%,但2010年和2007年的比例分别为32%和28%。2011年亚太地区低钠/无钠/少钠新产品量位列第三,占全球19%,而2010年和2007的比例分别为18%和19%。
在欧洲,英国2011年推出的低钠/无钠/少钠产品占新食品的3%,这个比例高于荷兰以外的其它的主要欧洲市场。荷兰这一比例高达9%。2011年,法国低钠/无钠/少钠产品占比为2%,西班牙为1.4%。意大利和德国占比更低,仅仅只占1%。
Chris解释说:“荷兰此类食品占比较高,是因为他们在食品行业开展了‘放心选择食品’运动。食品包装上的标志特别说明该新产品或者新配方产品是低糖、低钠和低饱和脂肪的。”
在亚太地区,新西兰低钠/无钠/少钠产品占比最高。2011年,占新食品的3%。澳大利亚低钠/无钠/少钠产品占比为2%。该地区的其它市场情况分别是泰国此类产品占比1.2%,韩国(0.8%),新加坡(0.8%),日本(0.7%),台湾(0.7%),中国(0.5%)及越南(0.4%)。
英敏特同样调查了消费者的态度。54%的美国消费者表示他们会节制食用袋装零食和其它包装食品,因为他们认为这类食品盐或者钠的含量过高,并且53%的消费者非常关注盐或钠的摄取量。但是,消费者并不会轻易放弃食盐。总体来说,49%的英国消费者同意“食品的口感比卡路里含量更重要,”在美国,60%的人在餐馆就餐时更倾向于点他们喜欢吃的食物,并未考虑食物的健康性。而且,当提及无钠食品或者使用食盐替代品的食品口味时,近半数(46%)的美国消费者他们认为口感没有传统食品好。在英国调查情况类似,仅有一小部分消费者(22%)购买低盐产品,并且只有4%的消费者出于健康考虑,在餐桌上不使用酱料。
Chris总结说:“商家如果想成功,就必须改变消费者对于低钠低盐产品的偏见。幸运的是,这完全有可能。很多食品品牌已经开始开展渐进式脱盐项目,逐渐减少食品中盐的含量,这称之为‘隐性健康’。逐步减少食品中的钠含量,可以让消费者慢慢习惯口味的变化,不需要在包装上特别指明其含量的变化,这样就可以打消个别消费者认为口感不好的偏见。其它品牌会绕开健康问题,推出其它不同风味的食品,比如辣味或者酸味的食品,减少钠含量的同时也可以保持口感。”
2011年,全球低钠/无钠/少钠的食品中零食和调味酱&调味品类的产品最多,分别占16%和14%。另外,考虑到父母对于小孩饮食的担忧,全球低钠/无钠/少钠的食品中,婴儿食品占12%。早餐谷物类产品和面包产品分别占10%和11%,奶制品占8%。
所有呈下降趋势的产品种类包括低卡/零卡/少卡食品,低脂/零脂/无脂食品,低粮/无糖/少粮食品,低胆固醇/零胆固醇/少胆固醇食品。英敏特新产品数据库的数据表明2010年到2011年间,全球低卡/零卡/少卡食品下降19%,低碳/零碳/少碳食品降幅最大,下降41%,低粮/无糖/少粮食品下降9%,低胆固醇/零胆固醇/少胆固醇食品下降9%,低脂/零脂/无脂食品下降8%。
这一调查结果也与英敏特所推崇的“以假乱真”潮流相吻合。我们要考虑怎样开发出比原版更可口,更健康,更环保或者更实惠的食物替代品。
英敏特首席行业趋势分析师Richard Cope解释说:
“有些食品,其替代品的危害可能更小,特别是酒精类食品。生产商可以选择放弃宣传食品的口味,侧重气味,骗过消费者的味蕾。这也是我们的食物研究员在调查我们的“以假乱真”的潮流时发现的。B&Q出售的假草,免晒型美黑和肉类替代品等的销售都非常成功。”
关于英敏特(Mintel):
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全球知名的市场分析和调研公司。为客户提供消费品、零售、金融服务、美容行业,食品行业等多方面资讯和分析。详细资讯可访问www.mintel.com 或关注英敏特新浪微博@英敏特咨询。
版权:联商网授权发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于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