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场和超级商店
在香港,大卖场不是一种重要的零售业态。香港土地成本高,缺少合适的店址,而且居民家中储存空间小(这限制了市民的大采购),因此大卖场运营状况不佳。
香港只有一家知名的大卖场连锁——永旺的吉之岛。由于永旺把投资重点放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大陆,并着力营造现有门店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吉之岛大卖场的门店数量一直没有什么增长。而且,香港大卖场版块不景气,未来进行扩张似乎不太可能。另外,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超级商店对吉之岛的威胁越来越大。
虽然大卖场没有几家,但过去十年里超级商店却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零售渠道。他们使消费者逐渐从每日购物转移到每周购物习惯上来。虽然如此,许多香港居民仍然是每天采购新鲜农产品。超级商店运营商们正在努力扩大门店内的新鲜农产品份额,并改善此类商品的陈列,营造街市那样的购物氛围和商品种类。
香港的第一批超级商店于90年代初诞生,根据当地调查,2000到2002年间,香港的超级商店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PARKnSHOP是香港的主要超级商店运营商,它目前是香港的主要增长业态。
超市
超市是主要的现代杂货业态,它们一般装潢现代,设备齐全,顾客服务水平高,强调供应新鲜食品。然而,随着超级商店不断增多,零售业总体下降,超市的损失最大。根据本地的一份调查,2000到2002年,香港超市数量减少,许多小商家面对猖狂的通货紧缩和激烈的竞争无力应对,被迫关门。此外,许多知名超市运营商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大陆,因此香港的新超市开张数量非常有限。PARKnSHOP也把部分超市扩建成了超级商店。
目前在香港超市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牛奶国际的Wellcome和屈臣氏的PARKnSHOP连锁,他们共运营着400多家超市——占香港超市总量的一半还多。
折扣店
香港没有一家真正知名的折扣连锁。但是,由于经济整体疲软和持续的通货紧缩压力,物价无可质疑的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许多商家想方设法使自己具有价格竞争力。比如,PARKnSHOP最近开始在多家超市和超级商店推出单一定价的商品,以HKD8 mart(8港元)商号经营。HKD8 mart经营大约1000种日常家用必需品,定价统一为8港元(1美元)。
便利店
便利店越来越重要。根据本地的一份调查,2000到2002年间,香港的便利店数量大约增加了100间,达到650间。便利店原本占领的是超市和传统家庭小商店之间的那块市场,现在它还不断的从以上两种业态手中抢夺收入。香港居民家中储存空间有限,车辆拥有率低,当地的便利店如果装饰得当,居民就省却了光顾超市的麻烦,而家庭小商店商品种类比不上便利店,无法做到24小时营业,物价也不具备竞争优势,服务和设备少,更没有现代的购物环境,因此很难与便利店竞争。
香港有两大知名的便利店连锁。7-11是最大的一家,由加盟商牛奶国际运营,虽然牛奶国际的经营重心是在中国大陆扩张连锁店,但其在香港的门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另一个主要商家是利亚零售有限公司(Convenience Retail Asia)运作的Circle K,和许多其它便利店运营商不同,利亚零售拥有并负责所有Circle K便利店的经营。与牛奶国际一样,利亚零售有限公司的重心也是在中国大陆扩张。2003年初,PARKnSHOP以PARKnSHOP Express商号推出了自己的便利店。如果经营成功,PARKnSHOP Express可能会扩展到100家左右。
药店
屈臣氏的Your Personal Store是香港最大的杂货连锁。约有四分之一的门店设有店内药房,这意味着它也是香港市场上最大的药房运营商。
百货商店
过去百货商店一直是香港表现强劲的零售版块。然而,自80年代末以来,面对超级商店和专卖店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逐渐丢失了市场份额。90年代,许多著名的日本商家撤出了香港市场。90年代末亚洲经济危机后,许多外国百货商店运营商进一步缩小运营,百货商店版块也更加退步。
虚拟商店
一半以上的香港家庭可以上网。香港人口相对富裕,汽车拥有率低,人口密度高,这都促成他们参与电子商务。
屈臣氏和牛奶国际都开设了自己的杂货电子商务机构。PARKnSHOP于1998年推出了网上商店,覆盖全香港,经营多种食品和非食品类别。Wellcome也有自己的电子商务服务。不过,目前香港市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还很不乐观,这或许因为在香港购物原本就已经很方便了,而且市民更看重购买新鲜食品。2000年12月,一个独立的在线食品零售商adMart停止了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