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师称,以前放在货架底层供给最吝啬顾客的无牌商品现在摇身一变,变成优质高价的“自有品牌”,成为让传统食品杂货商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致胜法宝。
这种转变在最近一次的FMI(美国食品营销协会)展会上可见一斑。展会辟出很大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展示自有品牌,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上世纪70年底,无牌商品仅占食品杂货店销售额的1%至2%,而今,这一比例上升到17%,代表1,070亿美元的美国消费支出。据AC尼尔森公司称,至2010年,这一数字有望增至1,300亿美元。
卡夫食品公司(Kraft Foods)和萨拉-李公司(Sara Lee)的经营模式均基于这样一种假设:消费者愿意为名牌产品支付高价。但是,这两家公司都在进行重组和大幅削减库存价格,以挽回盈利增长变缓的颓势。
AC尼尔森的管理人员Todd Hale说:“自有品牌不再只锁定中低收入消费者,正在争取高收入家庭的青睐。”
专门研究自有品牌的Daymon Worldwide公司的总裁Peter Brennan说:“产品的质量改变了。如果食品杂货商想要求得发展,就必须能有效地进行竞争。”
一些食品杂货商试图通过开发自有品牌来夺回近年来被沃尔玛、好事多(Costco)和Trader Joe’s夺走的市场份额。这几家零售商都致力于开发自有品牌。Trader Joe’s有70%的销售额来自自有品牌产品。
AC尼尔森公司称,在过去两年里,由于这么多零售商加入自有品牌游戏,美国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的增长速度超过厂商品牌产品销售额增长率的一倍以上,分别为5%和2%。
(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