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等超市进驻海口 或致中小超市洗牌 海口零售业“贴身肉搏”愈演愈烈
华润万家超市进驻形成3+1竞争格局 海口消费者最终受益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advertisement code end
近年来,海口市区内大润发、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牌超市陆续进驻,为扩大各自商圈范围,纷纷开设的免费购物班车已经成为街头一景。在海甸岛得利新村旁,一条不太宽敞的马路上分别停靠了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三家超市的购物班车,购物班车的线路交叉也从侧面反映出海口各大超市依然处在“贴身肉搏”的竞争阶段。
华润万家登陆海口或致中小超市洗牌
2012年1月17日,华润万家海口名门店正式开业。经营种类涉及家居、玩具、体育、数码、个人护理、婴儿护理、红酒、休闲食品等八大品类。这是继家乐福、大润发之后第三家境外连锁品牌进驻海口市场。业界人士认为,华润万家海口店选址蓝天路名门广场,不仅打破了海口大型超市聚集国贸、明珠一带的“惯例”,更是改变了大润发、家乐福等境外连锁品牌垄断海口市连锁超市的经营局面,加之本土南国超市的稳步发展,海口超市业基本形成3+1竞争格局。
“华润万家落户海口,一方面反映了各大品牌零售企业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认可,对海南未来零售业发展形势的看好;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海南零售行业,特别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为主的超市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郭延江,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减速,零售业还处在衰退之中,面临海口超市业竞争加剧,行业洗牌不可避免,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由于不能消化经济复苏过程中成本上涨的不利因素,将会最先败下阵来。
郭延江认为,从海口目前的形式来看,“3+1”格局让本土尚未形成连锁的中小超市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这些企业缺乏讨价议价的能力,缺乏在经济低迷时期的低利润运行或抗亏损的能力。同时,一部分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企业也会因此失去继续经营零售行业的耐心,华润万家选择此时登陆海口,或许正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抄底机会。“外资零售企业为本土企业输送人才的时代已经结束,每当一家外资零售企业开店,其门店的员工有80%以上都是来自当地本土企业。”郭延江指出,本土企业正陷入人才流失,为外资企业免费培养人才的窘境,本土超市在未来竞争中十分不利。
货品种类与消费习惯决定超市客流量
近几年,大润发来了,家乐福来了,华润万家来了,沃尔玛、麦德龙也在“跃跃欲试”,反观本土超市,喜佳超市关门,万福隆超市退市,南国超市退出海秀商圈。海口零售业,在经历了数次“狼来了”之后,本土超市生存越发艰难,声势渐微。面对境外连锁超市在海口不断圈地设点的现状,市场饱和的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境外连锁超市制胜法宝是什么?本土超市的软肋又是什么?
购物班车快捷直达、超市商品分区合理,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生鲜、干货、休闲食品、家电、服饰等一应俱全,同一件商品都涵盖众多品牌供市民选择……这大概是大型连锁超市带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根据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曾基于大润发(国兴店)和家乐福(南亚店)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其中“您之所以选择该超市的原因”,“货物丰富”成首选约占30%,其次是交通、价格,最后是服务。
郭延江曾是该项调查的指导老师,据介绍,2010年家乐福商品种类在3万种左右,大润发的商品种类则在3.5万种左右。同一种类的商品,选择范围境外连锁超市要大大超出本土超市。此外,客观上还存在着人们愿意到大型连锁卖场购物的心理。
由于零售巨头资金充足,可以实现全国采购,巨大的规模使他们的议价能力远远超过本土超市。同时人才储备丰富,服务质量高,良好的购物环境,也让本土超市在竞争处于劣势。面对快节奏生活,利用周末、假期集中采购,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超市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本土超市突围须特色创新+农超对接
中小超市未来的出来在哪里?本土超市又将迈出哪一步?对此郭延江认为,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只有进行特色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向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现代业态转变。在经营产品、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上进行不断创新,如专业店,应立足居民小区、利用网络和电话等销售手段、改变传统的“坐商”模式,引进“行商”的观念,送货上门、延长营业时间,并形成“自由连锁联盟”,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本土超市要发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优势,在本土特色产品上下功夫,将经营目标直接定位于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贴近居民生活,走“农超对接”之路,与“农户、基地、公司”直接联合,形成“自由连锁集团”,同时提供优质、特色的服务,运用灵活多样的决策和服务手段,与境外大型连锁超市抗衡,展开突围。
随着外来零售巨头正以不惜代价的方式抢夺一二线城市市场,未来海口市零售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本土超市或将被迫向三四线城市转移或向专卖店、便利店转变,个别企业还将退出零售市场。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人力资本的大幅上扬,零售业的利润将会越来越少,未来零售业一线员工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甚至会出现“智能化、无人化管理”超市的先例。预计,到2015年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将是2011年的两倍,而我国劳动力规模呈收缩趋势,届时将会出现制造业与零售业互抢劳动力现象,在行业与行业的竞争中,未来大型连锁超市的生存概率将会更大。
记者手记
细分市场避开同质化竞争
元旦期间,记者走访发现,境外大型连锁超市内,成群的消费者在货架前挑选着各自所需的商品,超市收银台前更是排起了长队,然而本土超市内往往“过于安静”。在这“冰火两重天”中记者觉察到,细分市场或许是出路。
以常见的火锅底料为例,在国贸大润发内,设有烧烤区、火锅区,一些常见的火锅底料、蘸料、丸子蔬菜牛羊肉卷等应有尽有,然而在南国、旺加旺等本土超市,这些原料都散落在超市的各个分区内且种类有限。超市根据消费需求,设置“川菜区”、“野炊区”、“年夜饭区”等,通过细分市场,或许能在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
此外,在不少企业仍在继续进军传统模式大卖场、标准超市时,中小超市不妨试水社区便利店、精品超市、本土品牌超市等,避开与传统超市的同质化竞争。
(国际旅游岛商报 /source记者徐立)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