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来,上海一批“新生代”大型商场纷纷开张,仅去年就有芮欧百货、高岛屋等大型商场开门迎客,今年年中,上海K11、环球港、静安嘉里中心相继开业,未来不久淮海中路上的环贸iAPM商场也将开门迎客。
不过,很多消费者反映,一些新开张的商场内部,普遍有着开业店铺不足、装修油漆味道重、部分设施不到位的现象,这些情况往往要经过半年的“消化”才会慢慢好转。大型商场为何急吼吼开业,这里面有地产开发商和商铺的苦衷,不过,有专家表示,大型商场追逐人气的背后,细节上也应该考虑完善,毕竟商场开张给消费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闭关装修”商家不在少数
号称全球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购物中心——上海环球港7月5日对外迎客,首个周末日均客流量就超过20万人次。不过,很多消费者事后反映,商场开业了,很多商铺却没有开门。
记者日前再次走访了环球港,从南大门进入,一进门就发现左侧有一家装潢正在收尾的商铺,工人们正卖力地进行着清洁工作。进去遍访一圈,类似“闭关装修”中的商铺和餐厅不在少数,大部分都在门口贴着“即将开业”的标志,让整个商场看起来美中不足。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刚刚开张的静安嘉里中心。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嘉里中心绝大多数店铺都贴着“即将开业”的标牌。商场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嘉里中心共有110家商铺,但目前开业的只有39家:“至少还要两个月,店才会全部开出来”。
记者发现,很多商铺虽然开张了,但却散发着刚刚装修完毕的呛人气味。在环球港,一位母亲想带女儿逛逛一家店铺,进门就立刻退了出来:“味道太重了,别进去了,换一家吧”。在微博上,许多消费者也表示,环球港的装修味道太浓,说要“等甲醛味道散了之后,再去逛街”。
招商有“时差”难统筹
为什么店铺还没全部装修完毕,商场就要“急吼吼”开业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无奈地告诉记者,合同期限的要求和地块使用期限,使得他们不得不赶紧开业,“而且店铺招商时间有先后,先签订协议的品牌商家已经交了租金,都希望早些营业,我们其实也想等所有店铺装修好统一开业的,但很难统筹。”
记者了解到,市中心大型商场匆忙开业,地产商更多考虑的是节约成本的问题,招商“时差”不太明显,许多店铺多在商场开业后3个月内陆续开门,但招商“时差”问题在新兴商圈的大型商场尤为明显。虹口区中信泰富申虹广场开业已有半年,一楼尚有多家店铺挂着“coming soon”(即将开业)的招牌。宝山万达广场去年刚开业时,店铺签约率一度较低,后来人气上去了,剩余的店铺才很快被租出。
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张喆分析认为,在招租率不足的情况下,商场急着开业并非良策,但也有一定的苦衷,“大型商场在运营过程中想快速回笼资金,这是为了企业今后持续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尽量缩短空置时间快速开业,可能是商场当前的合理选择。然而,作为一种服务本身,商场还是忽略了体验的重要性。”
富丽堂皇难掩服务短板
除了店铺开张率不高,很多大型商场刚开业时往往在硬件设施和服务细节上也有欠缺。
环球港开门当天,刘女士陪着女儿去逛街,中午时分想在商场内吃饭,结果“消费体验”极差,“商场门口写着开业全场打折,但说好打折的餐馆还没有开业,而且吃饭的地方人很多,买一杯饮料得排半小时,吃个饭足足等了两个小时。”让刘女士更加不解的是,当她饭后向餐饮店家索要发票时,对方却表示“暂时不能提供发票”。
记者走访当天也发现,环球港中央广场的扶梯“停工”,保安表示是因为“扶梯无法开启”。消费者需要从太阳大厅和花园中庭两处扶梯上下,由于环球港内部很大,扶梯之间距离很远,十分不方便。
“大型商场的细节设施上还需考虑完善,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张喆表示,营销学有一个理论,一个人,相比他获得某一东西时的感受,失去某一东西时的感受会更加强烈。大型商场开业时,宣传册上印得富丽堂皇,承诺这个折扣、那个服务,可最后消费者却没体验到,就会产生损失感,这无论对商场还是品牌店都是伤害。
张喆认为,大型商场要持续维系火爆人气,除了靠品牌店,更多的还要靠服务支撑。服务本身包括人的服务、设施、环境以及流程等,一旦其中有一环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消费者体验,并直接影响到商场的口碑,为此,“大型商场在开业前不妨放慢脚步,对服务的每一环,都考虑得更完善些,这比仓促上马更容易赢得人心。”
(文汇报 作者:徐晶卉 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