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作为零售人,也少不了一颗永远八卦的心。而过去的2013年,绯闻最大的当属零售界“过气明星”——卜蜂莲花,这个在中国“混了”近20年的泰国企业如今还未长大。
而公众最想八卦的是:卜蜂莲花既没有成功“卖身”物美,也没有如愿竞购百佳,究竟是什么原因?卜蜂莲花真的是靠大股东正大集团撑到现在吗?
关于卜蜂莲花最新的消息是潘石屹在北京卜蜂莲花卖苹果的消息,难道卜蜂莲花在转移公众注意力?
转型受挫、卖身未遂、百店计划成口号……与其绯闻缠身,也许卜蜂莲花最期待的是成为被遗忘的企业。
收购为何乌龙?
2013年可能是卜蜂莲花发展历史中最“动荡”的一年。
2013年10月15日,北京物美超市和卜蜂莲花宣布进行战略合作,物美超市将收购卜蜂莲花设于北京、上海及其他省市(不包括广东及湖南省)共计36家超市。
然而合作仅仅是在业界疯传了两个月后戛然而止。2013年12月16日,物美收购卜蜂莲花36家门店告吹,这恰恰紧随李嘉诚叫停百佳出售之后,引发业内猜想。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此前早有征兆,或与收购百佳落空有关。其实此前卜蜂莲花出售36家店面,其主要目的是集资全力竞购百佳。”
事实上,这此前已经被卜蜂莲花一位内部员工证实,其表示,卜蜂莲花曾对员工信誓旦旦地放言,集团将集中全力拿下香港百佳。而且,在竞购百佳的名单中,卜蜂莲花的大股东正大集团也是比较被看好的一位竞购者。
也许,如果李嘉诚不叫停百佳的出售,此时物美可能已经接手了卜蜂莲花华南以外的门店,而卜蜂莲花也可能竞购了百佳在华南的门店,转型成为一个区域型外资企业。
不过,在折腾了两个多月后,一切重新回到原点。
而李嘉诚放弃出售百佳的原因则仅仅在公告中以“不会为股东带来最高价值”作为理由。有更多的小道消息则将其归因于政治原因,虽然这样的猜测从未被证实,却在业界沸腾了很久,也间接导致了卜蜂莲花的乌龙卖店。
此时,卜蜂莲花的动荡并未结束。就在收购告吹后不久,正大集团调整了卜蜂莲花领导班子,任命更“了解中国国情和本国市场”的本土高管、卜蜂莲花资深副董事长李闻海为新一任CEO。
这位自称上任“没有火,只有爱”的CEO在一次内部讲话中透露了卜蜂莲花未来的扭亏为盈计划:将通过节流压缩成本,将本来不应由卜蜂莲花承担的费用交由母公司正大集团,同时将8家亏损严重的门店从上市公司中剥离。
不过,李闻海能否为卜蜂莲花开创一个新时代,更像一个赌注。
“雪藏”陈耀昌
而沃尔玛中国区前CEO陈耀昌入主卜蜂莲花近两年,公众所期望的陈耀昌时代并未到来。
进入中国多年的卜蜂莲花这几年每年只开3~4家新店,其在华门店数量始终维持在70多家,相比每年动辄开新店20多家甚至40多家、在华总数已达数百家的家乐福和沃尔玛,卜蜂莲花发展缓慢。
2012年4月,陈耀昌空降卜蜂莲花,担任执行董事及副董事长。
据了解,卜蜂莲花看重陈耀昌的,正是其带领沃尔玛迅速扩张的能力。3年前,陈耀昌通过在全国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广泛布点,抢占空白市场,使得沃尔玛的门店规模一举超越家乐福,成为外资零售商在华规模最大企业。最令业界惊讶的是,陈耀昌使沃尔玛一年的新开店数量超过40家,而家乐福一年的新开店约在20~25家。
但一位零售业内人士表示,卜蜂莲花的软肋在于经营能力与管理混乱:经营上,大卖场业态已经远远落后于外资甚至本土同行,且多年未能改善;管理上,家族企业弊病和各区域各自为政的状况突出。
颇为讽刺的是,在陈耀昌上任4个月后,卜蜂莲花原主席谢国民的次子请来了元老级高管Jimmy Ardell Schafer担任CEO。由于卜蜂莲花内部一直存在着多头管理和派系斗争,有传言称,这为了牵制陈耀昌在卜蜂莲花的势力。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以陈耀昌在沃尔玛的过往风格,擅长的是扩张而非精细化经营及单店业绩的提升,而卜蜂莲花欠缺恰恰是经营能力上的提升与创新。
其实,卜蜂莲花并不是没有创新过,尤其是业态。
从大卖场到高端超市,再到标超、快捷店和便利店,卜蜂莲花2011年就在上海市场没少折腾这样创新的业态。随后,卜蜂莲花部分门店以“超市生活馆”的概念升级调整,将部分上万平方米大卖场转型为1000~5000平方米为主的标准型超市,并提高进口商品比例,以提高单价。
北京望京卜蜂莲花就是这样一个案例。不过,这家店转型高端后因为卖场内商品单价上升,客流量反而下降不少。
在业内人士看来,卜蜂莲花进入中国内地多年,始终没有找到一种可持续盈利的方式,尝试各种业态导致经营更加困难。
卜蜂莲花财务报表显示,2012年全年,卜蜂莲花共亏损近4亿元。2013年上半年,卜蜂莲花业绩亏损4674万元。
一位熟悉卜蜂莲花的从业者这样感慨:卜蜂莲花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其商业模式追随沃尔玛,但又不像沃尔玛那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人才资源储备。不温不火的卜蜂莲花正陷入新一轮亏损,并可能成为外资零售的失败案例。
为正大集团而存在?
对于持续性的亏损,李闻海已经开始制订了新的战略以及止损计划,在这个计划表中,2014年卜蜂莲花预计将继续亏损2亿元,而2015年将打平,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
而在李闻海的战略中,除了剥离亏损的门店外,其明确表示要在华南地区开始扩张,2014年要开10家门店,同时还和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合作研究企业并购,将对广东本地一些小型社区超市展开行动。
零售专家陈怡认为,现在社区超市只是占据了空间便利的优势,在时间优势上不如便利店,而且现在电商发展迅速,社区超市应该考虑线上和线下结合进行创新,但是卜蜂莲花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尽管卜蜂莲花又开始在华南的新一轮开店,但这对于其他区域的发展于事无补。
不过,李闻海表示,零售行业永远都是好的,中国人口众多,零售大有可为。“未来我们将凭借正大集团的坚强后盾和雄厚资金,更好地利用正大在泰国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差异化经营。”
确实,如果没有正大集团,卜蜂莲花能否支撑到现在也许都还是个问题。
根据卜蜂莲花官网介绍,正大集团在中国投资额近60亿美元,设立企业200多家,业务以农牧业、食品业、商业零售业为核心,同时涉猎制药、机车、房地产、国际贸易、金融、传媒等多个领域,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大关。
所以,卜蜂莲花每年亏损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对于正大集团500亿的规模而言,似乎不痛不痒,卜蜂莲花的存在更是为正大集团而存在。
其实,有分析称,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泰国正大集团此前一直对其在华的下游渠道品牌卜蜂莲花寄予厚望,一直试图作为强化其农业、水产品、饲料等上游资源优势,打通全产业链的渠道支撑,但卜蜂莲花却在内部管理、本土化推进上并不给力,成了正大集团鸡肋的“拖油瓶”。
纵观卜蜂莲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万客隆到易初莲花再到卜蜂莲花,太多的并购和调整,消耗了其前期积累的实力,再加上卜蜂莲花不能随市场变化而发展,最终有可能把老本吃完。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卜蜂莲花多以单店形式存在,鲜有同城市综合体和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的结合,就商业模式而言,已经大大落后,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关店是主流。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作者:赵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