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宜家一见如故。
第一次去是出差到北京,有三天的培训课程,最后半天自由活动,特意去了宜家。培训地点北京南站附近,而宜家几乎在城市的另一角。坐了记忆中时间最长的公交车,终于看到了那栋蓝黄相间的楼。
一进入宜家的世界,就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处处都爱不释手,哪样都想带回去,放到小推车的商品,再拿出来,往返多次,人力有限,只能带最喜欢的。在情景布置的卖场里,每样商品都恰到好处地摆在那里,看到一样,就立即想到家里或许也需要。虽然那些商品不能试用,但是却让我产生了联想体验,情景化的布置让人感到家的温馨。结账的时候,实在拿不动,只能舍下一部分,但都不舍得放回,收银员提醒我可以邮寄回去。发了快递,那些物品和我分别到了家中。
现在书桌上的一个便签架就是那次买的,我一直用着,每天有重要的事项都记在便签纸上,夹到架子上。如果哪天没有便签纸,说明今天还算轻松或者已将重要事项做完,这个小小的架子成了工作生活的重要帮手。
第二次去宜家是和朋友,还是在北京。我们逛得乐不思蜀,几乎忘了下午的火车。实在累了,就在餐饮区买了可续杯的咖啡小饮起来。当喝到第三杯的时候,才想起还要赶火车。朋友对北京熟,为避免堵车,飞奔到地铁站,下了地铁直奔火车站。我们踏上火车,火车徐徐起动,我俩相视一笑,如果再晚一步,或许就留宿北京了。
第三次是在南京。刚好有一天的假期,一早起来就直奔宜家。这次时间充裕,把每层楼都细细转了,看到好的商品和场景布置也偷偷拍了照,作为日后的资料。宜家的商品设计精巧,贵在创新。它的设计不张扬,也不古板,还考虑了实用价值,因是批量定做生产,价格也算合适。那天不是假日,卖场里依然有不少的顾客,还看到了老年人。一对满头银发的夫妇牵手闲逛,热切地讨论着商品,还时常驻足研究。在餐饮区我又看到了他们,他们要了杯茶和套餐,悠闲地看着报,这里成了他们的休憩地。老人在这里找到了休闲时光,店铺为顾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店铺与顾客完美相融,彼此温暖,那一刻我有些感动。
第四次、第五次……
宜家成了我去一个新城市的必到之地。每出差到一个新城市,我总要先去网上查查是否有宜家,如果有,就算再忙,我都要抽空过去。去看看不同城市的宜家,也看到了不同城市的风貌。宜家在不同的城市保持共性的同时,也保有特性,每到一处,总要捎回一些小物件,那些商品成了我去过城市的标记。
有次去宜家,刚好看到了他们的员工招聘启示,写了招聘要求,也写了待遇,许多人在等待排队拿表。看到他们热情洋溢的笑容,或许,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最美的工作场所。
一个店成了一个城市的记号,也成了那个城市的记忆,对我来说,这就是宜家。
柳二白- 该帖于 2014-7-9 15:33: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