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婴童连锁业的国美”!多么蛊惑人心的比附。但博士蛙的败局,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本专题原载于《中国婴童》杂志9月刊,本章节原标题:《服装本身就是一门越来越难做的生意》)
专题研究/中国婴童连锁研究小组
外贸转内销
1987年,还在上海农工商集团工作的钟政用,偶然听说有一家做外贸加工产品的企业,因连年亏损,濒临倒闭,有意抛售。他当机立断,向银行贷款50万买下了这家企业。
钟政用发现,合资企业可以享受众多优惠政策,而且可以通过外方将产品销往海外,可谓一举两得。他便精心选择了一家日本企业,成立了中日合资的上海荣安针织有限公司。
1988年,钟政用经营的还只是一个单纯做童装外贸加工的企业。在长三角,类似的企业至今还有很多,他们闷声发财,毫不关心企业的知名度,但每天都需要担心人力或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出口形势的变化,甚至是汇率的一点点波动。
在钟政用的精心打理下,这家企业经营的还不错。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公司年出口额已达3000万美元,在行业里算是数一数二的。但在代工利润尚且红火的时候,钟政用却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他意识到,在原材料价格与劳动力成本日渐走高的趋势下,单纯做外贸的道路将越走越窄。
钟政用果断决定走自有品牌的道路。后来金融危机来袭,实力较弱的外贸加工企业立马倒掉一片。这印证了钟政用的商业直觉。
外贸转内销,是过去10年中国制造业的一大主题。钟政用在几乎20年前就要面对这样的转向问题,实在是因为上海这个城市的快速升级,迅速瓦解了中低端制造业的基础。
一般外贸转内销的路径,都是创立一个自有品牌,然后全国招商走分销渠道,利用经销商的资金人脉和经验来拓展市场。但是在本埠市场,品牌服装多选择直营终端。
和中国大多数服装企业一样,在起步的本埠直营阶段,博士蛙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总部设计并生产出服装后,直接分拨到直营门店进行销售。
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运营方法在本埠市场是完全可以奏效的,因为总部了解本地市场。但是,一旦对外扩张,这种方式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原因很简单,中国市场太大,各地的发展阶段、地域文化、历史沿革和风俗习惯都不太一样,尤其是考虑到流行趋势的变化,天气的变化,服装企业很难把握究竟生产什么款式的衣服,生产多少才适合。企业所针对的市场规模越大,预测也越困难。往往本地卖得好的款式,在外地卖不好甚至卖不动。
因此,在服装业的异地扩张上,普遍采取经销制,通过发展代理商,不但在当地找到物流和资金平台,更是为了准确地捕捉当地的市场动向,更好地卖货,降低库存风险。
因此,厂家就发展出了经销商订货会制度:厂家设计出当年或当季款式后,请各地的经销商及其门店前来订货,经销商根据自己在当地的从业经验,选择适合自己市场的款式和数量,归集后厂家再组织生产。
这样,厂家就把整个市场的库存风险都分散了。
事实证明,面对变幻莫测的服装市场,这种看起来并不先进的运营方式,是比较适合市场现实的,它能低成本地帮助服装品牌异地扩张。全世界的服装业都在这么操作,尽管这种方式依然会一不小心就产生大量库存。
奇怪的是,博士蛙在05年快速扩张期间,一直没有采取这种主流做法,而是自己设立销售大区,总部制定计划,生产出所有产品,按大区所辖门店数量分派下去销售。
这种方式在本埠市场奏效,但是一到不熟悉的外地,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数门店、多数产品滞销,产生大量库存。门店只好不停打折,6折不行5折,但门店反映其他品牌活动都是这个折扣,最后4折、3.5折都得打,不然门店都周转不下去。
直营体系终于玩不下去了。在2011年6月秋冬新品发布会上,博士蛙终于回归主流,实行店长负责制。
也就是说,直营店的新品订货会,改由所有的来开会的专柜店长看目录及样品预订下季商品数量,总部按需生产。这样,销售责任就由门店承担,总部不再大一统。
但是改革来得太晚了。几个月后,博士蛙发布201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总的应收账款达到6.76亿元,总库存已经达到7.12亿元,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也上升至200天。
众多投资机构纷纷下调博士蛙的其盈利预期。
直营模式你学不会
实际上,直营是更为先进的运营模式,这几年在全世界服装业风光无限的ZARA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大部分门店都是直营的,那么它是如何规避服装业固有的库存风险呢?
服装市场的本质特征是:你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既然风险是无法彻底避免的,也是很难捕捉的,那么服装企业运营的基本功,就在于如何平衡好利益与风险。
ZARA全年要生产大约12000款衣服,一年52周,平均每周大概230款。当然所有的款式不会在每个专卖店都上架。每个门店每周上两次新款,大概每次也有50多款,这是很难得的,一般服装企业别说一周,就是一个月也上不了这么多新款。
这么多款式,如何保证适销对路呢?
ZARA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是靠200多个年轻的“买手”在世界各地著名的时装展上抄版。
看到某些流行趋势,立马通知工厂设计人员设计、加工制造。买手制保证了ZARA能生产出很多款式,而且这些款式相当接近最新潮流。
众所周知,时尚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变,一部电影,一个MV,或许就会颠覆目前的时尚元素,当这些时尚元素出现时,ZARA的买手们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世界顶级时装展所透视出来的潮流的模仿,保证这些款式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接近最新潮流。
ZARA有别于多数传统服装企业采用的订货制,而是总部根据每个店的销售情况主动配货。位于总部的设计团队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每个单店、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款式,什么样的颜色,多大的尺码,每次补货大概需要补多少数量。
目前,ZARA从设计到运输到门店只要短短12天时间。而国内多数企业从设计到送到门店,至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
以目前ZARA具备的信息反馈系统,总部可以随时查看到每个单店、每款衣服的销售情况和现时库存,结合店长对销售报表的分析进行配货。店长发现某款好卖,下订单生产,只需要不到14天时间(减去设计时间),基本上能赶在当季供货。
门店每周配两次新货。无论是新上架的款式,还是二次补充的款式,总部发过来的数量都不会太多。
ZARA对门店的配货很准确,或者说,很保守。这说明在设计环节大大降低风险后,ZARA也没有盲目上量。
如果用订货制的眼光来看,ZARA这样的企业就像是每隔三四天就要开一次订货会。这保证了ZARA在生产数量上有所根据,不会盲目地向店内压货。
这必然导致缺货。不过,已确定下架的衣服,即使店内还有存货,消费者想买到,也不会提出来卖。这就给消费者造成稀缺感,让他们感觉到ZARA的衣服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这就是ZARA式的“稀缺营销”,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
可以看到,ZARA分布于全世界各地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基本符合零售“勤进快销”原则。
一家零售店防止库存的最好办法,就是勤进快销,尤其是快时尚类型的服装,短时间内销售不掉,不仅占用资金,占用货架,而且极容易过时贬值。
因此,ZARA通过四个环节,牢牢控制住服装业的固有风险:
1.买手大规模抄版;
2.设计到上架12天的快速上货周期,尽量不补货;
3.款多量少,稀缺营销,不贪求在某一单款上的销量;
4.终端销售信息的及时反馈。
而以上四点,则完整地展现了ZARA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勤进快销,不追求爆款上量,拉平销量和利润的波动线。
即便是这样,ZARA也不是没有库存,只是比较有效地分摊了服装业的风险,不至于在少数款上积压大量库存。
对比ZARA的直营体系,博士蛙且不说“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就是基础的“终端销售信息的及时反馈”都没有做好。据内部人士透露,这家上市公司没有数据分析表格管理等方法和工具,外地柜台靠手写传真或QQ等向总部发销售报表,没有ERP系统,总部连调个准确的数据都做不到,导致库存混乱而庞大。
订货制的硬伤
操作直营体系,要么规模不容易做上去,要么具有极强的操盘能力。这就为为什么国内的服装业巨头往往退而求其次,普遍使用经销商订货制来扩展自己的商业帝国。
这些巨头,在消费者偏好、渠道建设和市场营销上,都曾经踩对过点,否则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大的规模。但是市场在变迁,消费者迭代以及设计流行周期的一步步缩短,给厂家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李宁转型所提出的90后李宁,实际上是所有服装企业共同的问题——老一代消费者毕业了,如何招徕那些口味变化更快的新生代?
过去3年里,中国服装业曾经浩浩荡荡地掀起学习ZARA的风潮,领军者是美邦的周成建,因为美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库存问题,以至于再怎么粉饰财务报表也遮掩不住。
ZARA所代表的快时尚,有两个关键字:时尚——这个见仁见智,也跟品牌的定位有关;快——这个能跟进市场变化,直接降低库存,是国内品牌的学习重点。
毫无疑问,美邦通过研究ZARA,根据国情,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美邦董事长周成建曾颇为自豪地向外界表示,美邦的设计、试装、定稿、样衣制作、货量统计、大货生产、物流配送等环节,共需要70天的周转时间。
我们可以简单拆分下流程:设计、试装、定稿、样衣制作,这是订货会前的流程;之后是订货会;货量统计、大货生产、物流配送则是订货会后的流程。
美邦的每一季订货会大致分南北两区,每个区花费 3 天时间,总共6天时间完成订货。抛开款式设计环节(因为款式在是订货会前提前设计好的)、订货会环节,粗略估算,美邦的服装从生产到配送上市,大概在50天到60天之间。
为了加快速度,以前美邦每年召开两次订货会,现在改进为四次,时间通常在新款上市前半年,也就是6个月。参加的人有加盟商和公司高管。
在订货会上,美邦会展示100多名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服装款式,然后由加盟商来决定,生产哪些款式,以及每个款式和每个型号生产多少。加盟商会报出每款衣服自己要购进的量,所有加盟商都喜欢的款式就是所谓的爆款,成为了下一季主推的服装。
因此,某款衣服卖得再好,等到下次补货,按美邦目前的生产铺货速度,已经是将近两个月后,谁也不能断定这款衣服还能再次卖好。服装都是季节性销售,能赶在当季铺货的时间要求很短,即便美邦在供应链速度上反应比国内同行业较快,面对爆款来袭,也无计可施。
所以,按照目前的生产铺货速度,美邦最多只能提前50天生产,而且必须多生产一部分才能预防断货。万一卖不掉,就要打折促销。
但50天的快时尚意味着什么?即便美邦确实设计出了迎合时尚的款式,也不能保证50天后市场上还有需求。
美邦学ZARA,供应链反应上确实比国内多数企业快。但目前看来,50天的生产供货周期,对有效降低库存效果不大。
那么,美邦可以继续采取缩短生产铺货周期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美邦无法像ZARA一样砍掉订货会环节。
ZARA是直营体系,开发完产品,下面的直营店必须无条件销售,而美邦却做不到这点,因为订货的权利在加盟商手中,库存风险的承担者也是加盟商,加盟商必须认可产品才行。
而这个认可就复杂了,必须请人过来看货、看打版、再下单、再买料,然后再生产,如此繁琐的程序,耗去了大量时间,美邦如何生产所谓的快时尚服装?这样的快时尚生产出来,市场风向标是不是早已改变?美邦又如何将这些快时尚服装推给他们的经销商?这些都是大问题。
在加盟代理体系下,根本无法去学ZARA的快时尚。因为订货制的主动权掌握在了大量加盟代理商手中,实际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组货制。各个代理加盟商由于对货品和款式的理解不一致,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的主导权被潜移默化地削弱,极易被大家都看好的所谓“爆款”牵引,以此来获得大幅收益,对冲经营风险。
在订货制下,加盟商恨不得多进一些爆款,企业也恨不得多生产一些压货给加盟商。新款上架之初,无论是加盟店还是直营店,都会采取撇脂销售的策略,将价格定得虚高,赚得差不多了再正价销售,待分摊成本后再逐渐打折销售。如果存货太多,就需要深度打折,损失的利润,则要由前期溢价销售和正价销售的利润来补。
所以服装圈内有句话:“先赚的钱是纸,后赚的钱才是钱。”而这正是做不到“勤进快销”零售原则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无奈的退而求其次。
一般的服装,退而求其次是可行的,因为它们的销售周期比较长。但是快时尚的服装如果不能做到“勤进快销”,过时贬值的速度非常快,极容易导致打折也很难销售掉的死库存。
因此,国内品牌学习ZARA,各种速度可以逐渐提高,但自下而上的组货制,却天然地排斥着ZARA式的快。
其实,如果没有ZARA等快时尚品牌的出现,传统服装企业也可以活得不错,毕竟整个行业都这样,消费者只能在矮子里挑高个。但是即使都是组货制,也有高下之分,核心就在于厂家对自己定位和风格的把握和定力,能否在渠道中严格执行产品策略。
那些有着十年以上历史以及十亿以上销售额的服装企业,都会困惑于品牌核心消费群的变迁问题。
它们都成长于市场的蛮荒阶段,跑马圈地是本能,也是市场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谈不上什么渠道缺乏规划,有店就开,开了就能赚钱,因为这个时期的消费者辨识能力很低,消费品味尚未发育,这导致门店业态、商圈、区域各异,各门店的消费群体非常宽泛,差异很大,跨度往往从20岁到四五十岁都有,职业、收入、地域没有明确的边界。
市场早期,这不成为问题,因为消费者没有深度分化,也没有真正的品牌意识。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洗礼,消费者逐渐成熟了,形成了自己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态度,市场开始细分。
于是,这些的公司设计师就开始困惑:风格太年轻,怕丢失原来的老客户;太老气,难以讨好年轻群体,一直处于两难之中。
某品牌的订货会,公司自主开发、加工厂选送,甚至日韩直接采买的样衣款数超过1500款,品类众多、风格各异、适合的年龄层拉得很大。这些样衣陈列在会场,各分销商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下单,订货会结束前,公司统计所有订单,根据订单排名为大原则,最终选出约300款作为生产款,其余款产品全部剔除。
这种形式的订货会,实际上成了自下而上式的组货制,品牌完全丧失了产品开发的主导权。分销商订货各有不同,产品风格路线不一致,最终给消费者的印象就是品牌形象模糊。
一到订货会季,这种订货会就在中国的服装制造板块天天上演。一方面是厂家不善于商品企划、开发,另一方面,则是对前几年盲目扩张后市场现状的一种妥协。最终导致品牌定位迷失,积重难还。
面对这个问题,国内一代服装企业的代表李宁曾断臂求生,重塑品牌,但大部分品牌都只能采取妥协策略,即维护老客户群体,同时通过产品差异化,圈住新用户的中间路线,摇摆不定。
订货制高手
同样采取订货会,中国的部分本土中高级女装品牌就抓住了这种运营体系的核心。她们一开始就具有清晰的品牌定位,聚集细分的用户群体。因此商品的企划和开发都具有高度自主权,推行过程也更为强势和彻底。
比如一个成立才5年、全国门店超过400家、销售回款达7亿的女装品牌,每年开4次订货会,样衣在公司内部经过严格审核,确保风格、价位与品牌定位保持一致,最后呈现在订货会的样衣只有约350款,经过分销商的评选,确定约300款最终生产,剔除的款数不足百款。基本上,公司既定的商品开发企划方案得到贯彻执行。
而且,它们在渠道控制上则更为出色。
与前几年男装、体育品扎堆开店,有店就开的占山为王式策略不同,中高级女装在渠道扩张方面更谨慎和稳健,往往只限定中高档百货和SHOPPING MALL,门店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品牌形象高度统一。
即使销售额达到30多亿的欧时力,门店也不过1300多家。而销售额达20多个亿的雅莹,门店数量才区区600多家,已经上市的朗姿才400家店不到。
中高级女装很少采用省级代理制,普遍采取单店加盟模式,并且直营和托管门店占比一般达到30%以上,因此品牌策略、营销举措往往能不打折地推行到位。这是采取销售外包模式为主的男装、体育品企业所不具备的。
更不要说产品设计。女装讲究品牌设计风格,以及差异性、独特性,很多女装品牌都把商品设计开发作为核心,不惜代价建立设计开发团队。一个销售规模才五、六个亿的女装品牌,为争夺一个设计师,不惜开出送别墅的条件。个别领先品牌开始在时尚前沿设立研发中心,如朗姿在韩国建立了产品开发中心,拥有韩籍设计师团队达几十人之多。
博士蛙号称邀请法国、意大利的童装设计师驻公司培训,设计团队成员也由原先的6个逐步增加至60多个,每年设计两季的产品,而每个品牌在每季平均都要推出约300-600个新款。但是,一旦开始启用经销商制去拓展门店,或者在直营体系实行“店长负责制”,必然会遭遇“下克上”的组货制弊端。
这个时候就要看操盘的水平,其中一个关键点是总部不能急,不能为了业绩压货,一定要以品牌为核心来运作,而不是销售规模。同样实行经销商订货制,有的企业健康发展,有的企业天天压货,区别就在于老板是否要冲规模。
但上市之后的博士蛙很难遏制财报数据的诱惑和压力。实际上,中国本土很多服装企业,不管是否上市,都很难抵抗做大的冲动,上市了之后,迫于投资方和资本市场的要求,更是被绑架上了高速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在几年疯狂压货之后,库存终于成了不能承受之重,然后又全体系疯狂打折,最后品牌透支而亡。
服装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有人欢笑,有人哭泣,其中冷暖,各人自知。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ZARA级选手出现,服装业越来越难做了。博士蛙中途扩充品类,转向婴童连锁,不知道是对自己的服装业务自信到了极点,还是发现随着规模扩大,自己越来越无法掌控这门生意的盈利能力,索性另寻机会。(本文原载《中国婴童》杂志9月刊,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中国婴童》微信号:chinabaobbei,编辑邮箱zhongguoyingto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