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总听到这样的声音,慢慢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做商品还有用么?”
“做商品没用了”
“电商比我们快太多,怎么做商品也比不过他们”
“现在就得做点概念”
“深化服务吧,也许是出路”
“从客流计数到人脸识别再到单点接入锁定,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介是未来的潮流”
……
惶然,我曾经觉得这些才是对的——
回归卖场,呼唤商品的理性延展;
提升终端服务质量,达成到店客户满意度;
适度宣传,重点提升商品鲜度和深度,让虚胖的价格回落到健康,不断提升店铺黏性
……
“人招人千招不应 货招人点首即来”
这我们曾经致力探索的理念还在坚持么?是曾经的理念落伍了,还是这世界变化快?
一直没有在一线做经营,所以我用无权指责昼夜奋战,通宵达旦的他们,当他们或亢奋,或颓唐,或悲情,或昂扬,我都很沉默而平静的看着,心里却波涛涌起,百味杂陈。
看着他们满布血丝的眼睛,曾经翩翩少年,婷婷美女而今苍苍,总是很心疼;
看着他们斑斑驳驳的两鬓,曾经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他们而今惶惶,总是很神伤;
他们曾经和我一样,坚信这世间有一种力量,叫作坚持;
他们曾经和你一样,始终觉得零售有一种疯狂,叫作梦想;
他们曾经和他们一样,盯着销售、毛利、毛利率而不懈努力,为赚这分分钱而如醉似狂。
不能怪凶猛的电商,他们是也是我们,实体店和电商本就是一体,只不过中间隔了一面镜子;
不能怨下滑的经济,正是我们自己,用辛勤的双手,把曾经高企的数字埋葬。
双11又来了!该死的天猫!
莲荷行动,中国购物节,集体开炮!
实体零售,我们,你们,他们,到底在怕什么?这持续了几千年的古老行当,从不曾停止发展的步伐,也从不曾将我们抛下。回头看看自己的走过的路,认真检视自己的卖场,仔细听听营业员和顾客的交谈吧,根由自知。
做商品没用了,那什么才有用呢?买卖的本质就是商品的交换和流动,失去了商品,我们通过货币也好,金银也罢交换的是什么呢?顾客希望得到的难道仅仅是笑脸和温暖?如真是这样,所有的零售人都应该登上“感动中国”光荣榜?!
神州长霾,寒风入骨,这些都不怕,而透心的凉意却来自这颓废怪异的——商品无用论。严冬来临的时候,谁把那些一直秉承的宝贵扔在了滚滚红尘中?
- 该帖于 2014-10-22 14:35: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