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写文章了,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但这段时间确实没闲着,在不断的学习着、积累着,也希望之后的文章能随之真正“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好了,闲言不多讲,开启今天的话题。
最近这段时间,有关便利店的话题越来越热,而身边的各种便利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遍地开花,尤其是在高端商圈与居住区可以用5步一店来形容其密度。凭心而论,起初对此我是并不看好的,因为如此小的面积与相对高昂的租金使其商品价格相交高端商场的精品超市都难有竞争力,何况诸如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卖场呢?
但渐渐的,随着便利店的遍地开花以及新生代消费群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开始隐隐感觉到异样;又渐渐的,看到越来越多就在商场及购物中心工作的员工及店员放着价格更低、距离更近的店铺超市不去,而选择去附近的便利店买水、买烟、买饭、买零食,我真正感觉到了所谓趋势、所谓群蚁食象的可能。而今天恰逢休息,又恰逢联商群里讨论便利店的话题,便开始对此深思,没想到越想越严重,遂写下本篇文章,希望会对相关同仁有所提醒。
1、冲击是这样开始的。
众所周知,超市属高频消费,因此大卖场曾几何时笑傲江湖,各大商场及购物中心也纷纷配套超市业态以增多消费者到店频率,而消费者也多以活动礼券是否超市通用作为判定活动力度大小与否的重要标杆。久而久之,超市的位置越来越微妙,尤其是配套超市,赚不着多少钱,少了吧又不大行,日子过的相对平稳,直到便利店的出现。
便利店相较于以“大而全”著称的配套商超及大卖场而言完全可以用“小而美”自居,便利店可以说是配套商超及大卖场的浓缩精华版,精选消费者最高频购买的商品销售,而又因其地理位置优势(位于居民区中),大大便利了消费者,以此淡化了消费者对于价格相对较高的怨念,日积月累,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至此,冲击已然酝酿,只是还未真正成势。
2、冲击是这样愈演越烈的。
岁月如梭,新生代消费者渐渐成为消费主力,而他们相较前代消费者对于价格是不太敏感的,新潮以及新奇更受他们追捧,因此,便利店不仅在模式上更新且又是在国外大行其道的,怎能不受追捧?当去便利店购物由新奇成为时尚、由时尚成为习惯之时,冲击已然形成,而且必将愈演愈烈。
如果你有空,大可去附近的商场超市与大卖场去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年轻消费群已越来越少,配套有电影院等休闲业态的商超还能相对好些,而余者则已出现提前步入“老龄化”的趋势,久而久之,主流换挡效应出现,倒计时已然不远。
如今的商场及购物中心配套商超,大多已沦为“活动配套”,大型活动期能聚客、有销售,但由于让利、再刨除各类成本所赚寥寥,更多是赚吆喝,而非活动期的平日销售却越发惨淡,下行压力巨大。
3、接下来的趋势可能是这样的。
随着消费意识的不断改变,大众对于价格,尤其是低单价商品价格将愈发不敏感,一瓶水是1元还是1.2元已无关紧要(毛利可是相差不止20个点啊),所以配套商超及大卖场的价格屠刀已逐渐失效,或许会发展成赔本赚奚落的尴尬境地…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购物中心的林立,商圈意识会越来越弱,消费也将由区域型进化至社区型,一个购物中心未来可能只会辐射周围几个小区而已。
因此,容我作这般设想:便利店凭借其小而美与定位精准、商品高频,完全有底气与大型购物中心配套商超分庭抗礼,配套商超必将永远只是配套,靠其他业态与整体活动反哺;而大卖场将逐渐郊区化,以降低租金成本残喘度日;而便利店将会越来越小而美,成为社区中心,附加更多功能,并借助地理及数量优势,让生鲜电商真正落地…
二、如何防患于未然以及全面反攻
既然我设想的可能成为现实,那么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想如何防范于未然以及全面反攻,抢回我们的市场,我能想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走出去。通过微信或自由电商平台,进行附近区域上门配送(仅配送附近百米范围内小区),比便利店更便利且价格还便宜,一定会反冲便利店;
2、引回来。零售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及相关人员数以千计,所以内需是巨大的,如何拉动内需则是店方更应该想的,试问若店铺员工都在店内购买商品,那每日消费数量几何?销售额几何?以一“千人店铺”为例,若内需拉动得当,每位员工每两日于超市消费10元,那一周拉动交易笔数3500笔,直接拉动销售35000元,每月14万元,每年168万元,这对于超市而言也不是小数目啊。如若单笔平均消费更多呢?那量变则引起质变了…
- 该帖于 2015/11/10 11:47:00 被修改过